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重构:当代摄影与中国传统”大型群展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展出

2024-05-07 11:01:11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618cb73577dc951449ccb3408a9deb02.png

“重构:当代摄影与中国传统”

联合主办: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学术主持:杨小彦

策展人:郑梓煜

展览时间:2024年4月4日-6月10日

展览地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二楼1、2、3展厅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笔画排序):马良、王庆松、卢彦鹏、史阳琨、丘、亚牛、孙彦初、李舜、杨泳梁、张兰坡、张克纯、陈荣辉、陈秋实、邵文欢、林舒、周子杰、洪磊、姚璐、郭珈汐、塔可、董文胜、曾忆城、缪晓春、颜长江、魏壁

特别鸣谢:金酉鸣、翟霖峰、影上书房、+3画廊

2024年4月4日-6月10日,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的“重构:当代摄影与中国传统”大型群展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展出。由杨小彦担任学术主持、郑梓煜担纲策展人,本次展览以摄影为基点出发,着手全面梳理始于2000年前后当代摄影创作对中国传统绘画、书法、戏剧、典籍的取法和再造所构成的艺术现象,并对这一蔚为大观的现象背后的历史渊源、时代语境、类型衍化和学术理路予以廓清,从繁多的作品中去芜存菁,汇集代表性创作并落实为结构完备、层次清晰、细节丰富的展览实践。

展览共分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历史先声”展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摄影“中国化”部分原作和文献回顾。以“写意”消弭摄影天然的“写实”来赋予其艺术身份和中国特性的这种现象,构成了本展览的历史先声,与主体部份形成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回响。

展览的第二板块“图式重构”展出的作品以1998年洪磊的“仿宋画”系列为开端,呈现了包括王庆松、缪晓春等在内的一批艺术家对绘画的母题、图式和形制的借鉴与重构,尤其是对手卷这一传统特色形制的转译。

第三板块“空间考古”的艺术家依据传统典籍的记载,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中寻访穿越千年的传统印记及其现代样貌,最典型如塔可依据《诗经》所创作的《诗山河考》,林舒对古塔建筑的寻访拍摄。

第四板块“观念演绎”里的董文胜利用激光笔和摄影长时间曝光对南宋马远《十二水图》的致敬,张克纯对传统园林艺术所做的空间置换形成的《悬园》。都体现出追慕传统可以不只是静默的远观或者想象式的重构,也可以是当下进行时的介入与演绎。

第五板块“媒介共生”围绕不同艺术家基于摄影和传统文化媒介的融合,所进行的不同探索展开。如李舜利用摄影长时间曝光形成的光轨迹所创作的“书法作品”,邵文欢利用新技术重构经典名画的物理空间,在传统绘画视觉风格的表象之下置入数字化生成的全新图景,孙彦初在暗房中用显影液在相纸上直接感光作画得到的“摄影的绘画”与“绘画的摄影”等。

本展览是从学术上较全面梳理当代摄影对中国传统的取法和再造这一艺术现象的首次尝试:把不同艺术家的创作置于一种互为上下文的结构中,以期更清晰和结构化地呈现背后的历史渊源、时代语境与类型衍化,为重新观察和评价这些语言、逻辑和样貌上殊异极大的创作,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框架和视角。

关于策展人

郑梓煜博士现任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兼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研究员、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学术委员,曾任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高级编辑。他长期聚焦于视觉传播研究、艺术批评写作、当代摄影研究及策展,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画刊》等学术期刊,出版有《外国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他曾任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策展人、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第一届1839摄影奖评委。曾获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中国优秀摄影策展人飞马奖(提名),曾被评为中国十佳图片编辑、两届广东省年度最佳图片编辑,入选2022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作为策展人,他的核心工作是在当代艺术情境中探寻摄影与其他媒介的复杂纠葛,主要策展包括《再影像:光的实验场》(湖北美术馆)、《非常日常:2020春夏的影像》(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马格南手稿:摄影经典的诞生》(深圳大学美术馆)、《图像之间:摄影与绘画的纠缠》(岭南美术馆,联合策展)、《二手卧游:李舜个展》、《诗、镜子与招魂术:马良个展》(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蒋鹏奕个展:我的生命贯穿好几个忧郁的月份而活跃地发出火花》《光的尽头奇象丛生》(谢画廊)、《逝者如斯:长江三峡、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影像考察》(上海零时艺术中心、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殊途:从广东出发》(艺术广东)、《历史的底稿》(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后遗症》(大理国际影会)。

​前言

当代摄影与中国传统:一种历史性视角

郑梓煜

在192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艺中,摄影从未彻底摆脱其含混而独特的角色,这种独特性是西学东渐与现代民族国家转型历程中“旧与新”“中与西”“道与术”之间持久张力的显现,而最典型地体现在摄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纠葛中。

上世纪20年代初,摄影开始脱离照相馆的实用匠术,成为一种比附文人画的业余雅趣。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论争旷日持久,文化民族主义于日甚一日的家国危局中影响至深,以陈万里、刘半农、郎静山、吴中行等为代表的摄影者,致力于在摄影中承继与发扬“中国人特有的情趣和韵调,故而有以文人画改造摄影的第一次高峰时”刻,更不乏把国际沙龙影展想象为民族国家文化展演与竞争的“擂台”者,用心其切,令人唏嘘。

及至2000年前后,当中国再次汇入全球化的澎湃风潮,其摄影在新的全球语境中“何以成为当代艺术”与“何以表征中国身份,是既老又新的命题。身份政治于今仍是全球当代艺术”中的显学,而摄影日渐成为一种语言实验媒介,亟需跳脱于出此前“唯美”和“纪实”的双重羁绊,回应全球艺术出位竞赛中的“前卫性”挑战。而且,中国在新世纪以来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时空折叠式的认知眩晕与传统的价值重估,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对传统的再发掘成为“当代”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较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式画意摄影,当代艺术家与传统对话的方式以及创作逻辑、作品形态、传播情境皆已截然不同,但两者仍堪称跨越近百年的先声与回响。值得注意的是,自后殖民理论兴盛以来,援引传统的艺术创作便常面临“迎合西方”和“自我他者化”的责难,这种一刀切的矫枉过正带来了一个悖论:既批评中国艺术家缺乏文化内生的原创性,又批评中国艺术家从传统中汲取资源是取悦西方的“自我他者化。”

萨义德说:“每位知识分子都诞生在一种语言中,对于当代摄影创作来说,这种”“语言”泛化为创作时所指涉的母题,所征引的图式、符号与所置身的文化情境。重要的不是用什么材料、语言或图式,而是针对何种议题以及如何用,尤其不应仅仅基于视觉所见的表象之物便作粗率评判,更不应动辄诉诸动机而作诛心之论。

本展览意在学术上较全面梳理当代摄影对中国传统的再造,所邀请的25位艺术家,年龄与创作的时间跨度都颇大,虽仍不足以尽摄全貌,亦可整体把握。以“历史先声”“图式重构”“空间考古“观念演绎”“媒介共生”为题,把不同艺术家的创作置于一种互为上下文的结构中,以”期更清晰和结构化地呈现背后的历史渊源、时代语境与类型衍化,为重新观察和评价这些语言、逻辑和样貌上殊异极大的创作,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框架和视角。

责任编辑:江静

推荐关键字:摄影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