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 | 黎俊杰
策展人 | 杨 数、林江泉
学术主持 | 奥罗拉·维文齐奥
展览总监 | 林晓尘
展期 | 2023年4月2日-5月7日
地点 | 棠美术馆B2展厅
指导单位 | 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东莞美术馆联盟
主办单位 | 棠美术馆、广东大家美术馆
协办单位 | 玛缇瓷砖
林学明:在两点之间迈向建筑现象学
绘画是林学明场所精神的所在,而一座建筑却是他瓦解三维制度的平面,两者之间的种种媒介在声光电中不断联觉。
1
《一座建筑与卑诗的湿地(上回)》是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林学明迄今***型的个展, 通过策展机制的推演,整个展览面积达到8848平方米;这是艺术家集合多媒介的集大成个展。持续性的发展的项目将展览分为“上回”和“下回”。世界的当代艺术收藏史早已发展到了“收藏建筑”的领域。棠美术馆的主持建筑师是林学明,策展人通过城市学、建筑实践和当代艺术的三位一体的研究策略把这个富有雕塑属性和装置内核的美术馆设置为展览的一件当代艺术作品,与美术馆互为关系的“世界工厂”东莞的老工业区同样是林学明长期的城市研究项目,这成为了一个持续性的实践;同时在美术馆展出林学明源自加拿大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湿地的绘画作品《湿地》系列、装置《墙之魂》、《无名城邦》、棠美术馆建筑影像和针对全球化断裂现象的户外装置等。《湿地》系列的感知机制与建筑作品“棠美术馆”场域精神如出一辙;棠美术馆的水脉与卑诗的湿地遥相呼应,出示了艺术家从珠三角出发抵达北美生活和实践的广阔艺术轨迹;是次策展策略在加拿大体验湿地公园的绘画实践中打开了东莞链接北美的隐秘路径;隐藏于东莞工业区中的美术馆与遥远的北美湿地公园构成了一个艺术家思考自然环境的新模型。这个展览与广东大家美术馆同一个月内举办的另一个林学明个展《触山之外》形成了互为关系的平行展。
2
从绘画到装置、陶瓷、雕塑、影像、建筑等,林学明在每一种媒介中进行长途旅行,他的实践不输出主体,而是建筑现象学的输出。他精心构建的对象是一种“非物体”和“去视觉化”,始终与对象保持距离,与社会、现实和哲学达成内部协议。从《湿地系列》到一座建筑棠美术馆,他都预设了一个场所的指向,只要向前凝视或调动多种感知就是“场所精神”的所在,一旦观众进入他的“时间差”--拉近或推远感知的距离,前瞻与后顾同步进行。
林学明以色彩与图形深入联觉和心理景深的实践超越了对象的现实性和物理学概念,可视、不可视和复视的信息也从中进进出出--材料、细节和空间构造相互重叠所引发的连续性演变和沉浸式体验让人进入到一个囊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场所内部。
3
林学明四十年的艺术实践是建筑现象学的集中表现和充分反映。只有当人的感知经历了场所的意义时,他/她才拥有精神的栖息地。在对建筑的感知上, 现象学鼓励我们切身体验场所的存在。对现象的体验,不同于对物体的感知,是一种在特定时间、空间里生长的,这为建筑学铺垫了一个“前理论”范畴。这样的感知是先于逻辑而存在的,它只会在思想的先天状态下产生。现象学不是先知,它依赖于我们对预先存在条件的认识,在名副其实的哲学范畴中,将我们对事物的感知还原到生活体验里。建筑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解释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人首先经过一个特定的心理过程:要拓宽建筑学中对于感知的理解,我们必须抛开质疑,挣脱理性思考的束缚,仅是简单地玩味和探索。所谓的缘由和怀疑必须让位于发现的视角。在这个实验室里,学说不值得相信,直觉才是我们的属灵的源头。”从绘画到建筑都是林学明“知觉的建筑”,“现象的”建筑能够提供开创性经验,抵达帕斯卡所言的:“理性的最后一步就是意识到有无数事物是它力所不及的。”他的场所精神是在建筑现象学中生成的,但这一切的起点是他继承了先师的“形式”论,他的实践归根到底是形式的实践,而他的形式早已是在自然法则中得到的结果,而不是虚构或设一个“计”。
4
似曾相识又不可名状;秘而不宣又原形毕露;欲言又止且悬而未决......林学明的艺术实践是洞察性“建筑现象学”的储备结果,他在图像生产和空间孕育的隐秘处提取火种,把“光”放出来,形成了感知的考古学,并对各种结果时刻准备着生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进入时间的深度或浅焦。他把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时间化为多变的综合材料,最后回收到自身的时间之中。每小时、每分钟的时间随着肌理解开千丝万缕的内心活动和理路,在日常的情形下突如其来,或渐渐陌生。
绘画是林学明场所精神的所在,而一座建筑是他瓦解三维制度的平面,两者之间的种种媒介在声光电中不断联觉。林学明的物象系统有一种隐藏在平静中的紧张预感,仿佛任何事物都可能降临在他营造的意象内部或外沿。引发意外的图像,不断陌生化的场域,林学明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每个符号、角色和场景,甚至每一平方米、每一厘米的色块和光影都会卷入意义褶皱的回旋中。每个符号在运动,每一片色块在变幻,每一根线都是一场长途旅行,在迻译场所的途中。
文/林江泉
“关于艺术家”
林学明
林学明,1954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四会市,在华侨背景的家庭中成长,自小开始思考中外文化的交汇点和差异性。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承吴冠中、张光宇、张仃、郑可、祝大年等名家,被吴冠中先生评为“最会画画的学生”。1987 赴美入读圣迭戈州立大学,加入美国加州洛杉矶当代艺术家协会。1988年移居加拿大,从事绘画艺术创作,先后在卡尔加里和多伦多举办多次个展,此后数年间,林学明往来北美洲及世界各地。
林学明(左)与恩师吴冠中(右)
他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作为活跃于国际艺坛的当代艺术家,其艺术实践涉及绘画、装置、陶瓷、雕塑、影像、空间、建筑、小说等。曾受邀参加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在多个重要艺术场馆举办个展,包括红砖厂当代艺术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798“桥”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今日美术馆等。他的作品曾多次在联合国、中国、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新西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十数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和多个公共艺术机构收藏。近年,他的20多个大型陶瓷壁画、大型烤瓷铝板壁画、大型玻璃镶嵌壁画、全域空间灯光装置、空间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参与了青岛地铁的建设;最新公共建筑作品包括棠美术馆等。
他是当代设计巨匠,参与创办并主持广州美术学院集美设计中心,被誉为中国珠三角室内设计的奠基人和创始人,深受新中国第一代设计教育家的影响,是中国室内设计领域的传奇人物,他亲历了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在广州,“设计界”这个词因他而得到集中的表现。
2006年往川藏地区,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亚丁、稻城、理塘一带高原地区采风,出现肺水肿病情持续五天,后患急性左心衰竭,几乎失去性命。病愈后著自传体小说《不知天高地厚》,以叙事艺术重新思索生命意义。
“关于策展人”
黎俊杰
棠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
杨 数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大家美术馆创始人、馆长
策展人
林江泉
中国当代艺术家、建筑师,艺术实践涉及绘画、装置、建筑、电影、艺术批评、小说和诗歌。受邀赴五大洲艺术场馆举办个展,包括葡萄牙国家文化中心佩索阿纪念馆画廊、瑞典奈舍美术馆、艾尔玛美术馆等。应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之邀赴英讲学。
艺术作品被公共美术馆和学术机构永久性馆藏,包括英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女皇御用书馆、瑞典皇家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Prada费尔特里内利奖机构、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杜克大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麦克纳利·杰克逊、纽约大学、柏林国家图书馆、法国路易斯·努塞拉公立图书馆、Freyschmidt‘s Buch(卡塞尔)、Buchfink GbR(明斯特)、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瑞士欧瑞尔·福斯利(巴塞尔)、Mondadori(威尼斯)、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博物馆、洛杉矶Hennessey与 Ingalls建筑艺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教保文库中心、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波恩大学、里斯本大学等。现任广东大家美术馆艺术总监、Cloud-heart Art museum馆长。参编绘画与雕塑类国家美术教材,在瑞典设有工作室,曾获丁玲文艺奖(1998)。
寻道,或追溯本质
--论林学明抽象立体主义绘画
林学明1977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清华美院前身),在张仃、吴冠中、郑可等前辈大师的影响下,接受了正规而严格的视觉艺术基础训练;此后二三十年中,他致力于中国设计领域的开拓与创新,成为一位面向未来、引领时尚并卓有成就的设计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设计界,是最为向西方开放的文化领域,欧风美雨各种新的文艺思潮,无不得风气之先。
来自广东四会的林学明的绘画艺术, 很有欧洲的1912年SECTION D-ORO立体抽象主义风格的特色。特色在于通过打破象形能抽出的物体的本质,如他的《湿地系列》。
彼此就像最后一批立体派艺术家一样,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分解形式并从不同角度重新组合,突出色彩的使用,来达到物体的本质。“85美术新潮”之后,形成了一股新的创作热潮, 新世纪以来自觉利用本土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当下艺术创造的潮流,也表现在抽象艺术的创作。所以这种书写性抽象的概念,让林学明先生的绘画实现了那些与西方Section d-Or共同的元素:即到达对象的极限形式,但没有落入纯粹的抽象之中。如果有的话,就是抓住了物体的最深刻的本质,从而也抓住道。
有意思的是,作为多媒介艺术家林学明先生的绘画把握“道”的本质, 并不是来自于 “金科 “艺术家所宣称的冷酷、几何和理性的抽象主义,如康定斯基或蒙德里安,罗伯特-德劳内与索尼娅·德劳内的艺术,而是他始终通过使用自由、不连续的笔触来实现。一种不创造精确形式的笔触,在某一点上中断了构图,并在画布上留下了体现道的空白部分。物质的 “潜在性 “被表现出来,留下了想象力的空间和一切 “潜在 “的东西。林学明先描绘不可见的东西并让它显现出来,正是在形式的破碎中。
也许这就是林学明先生与早期抽象派的主要区别之一。欧洲艺术家认为事物的本质被铭刻在一个完美的准则中(所谓的黄金分割),而对中国艺术家来说,本质是体现在空旷的地方,不受任何理性方案的影响。虽然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些思维方式乃至语言方式已经在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滴画法与、马克·托比(Mark Tobey)的书写性笔触那里初露端倪,但是像波洛克、马克·托比的艺术,主要还是在西方既成框架内去安置来自东方的艺术思维, 也并没离开理性的概念。林学明先生的绘画本身成为一种和合圆融、空灵虚荡的更高具象的体现。
然而林学明的看法和马克·托比也有一些相同的点。对他们两来说,抽象绘画揭示事物表面之下的真实本质,是创造新世界的手段,因而它必须是以个性化的方式观察世界的结果。对于抽象绘画,任何模仿和重复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为此,马克·托比继续创作了丙烯画,而林学明曾经以水墨为主要媒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为的是与所有西方抽象绘画大师拉开距离;但与一般从事水墨实验的艺术家不同,他并没有局限在水墨媒材上,或许是受内心感受与需要的触动,大约在2008年以后,他将丙烯引入抽象水墨的创作,并因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地追寻着抽象艺术在中国本土发展的可能性。2012年之后,他的方向愈来愈明确,他完全抛弃了传统文人笔墨的写意方式,而通过排刷式书写将丙烯颜料的理性、明确性、硬朗风格与水墨媒介的感性、随机性、柔和面貌统摄在别致清新而又力道感强烈的抽象构图之中。
其实,林学明的艺术不仅在西方和东方的技术层面上充当媒介,而且在概念层面上也是如此。他探索的是丙烯与水墨这两种异质媒材的结合所产生的艺术表达潜能,不如说他是通过两种媒材之间的张力关系去实现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对话。
人工材料(丙烯酸)和自然材料(水墨)的结合使用,使得通过 “人工 “重现人类与自然经验的那种真实而生动的关系成为可能。而这个概念在他的《触山》系列作品中出现了,是在08年的书写系列的基础上结合了?定的叙事性的再抽象. “2005年林学明在西藏有过一次生死劫难的人生体验,那场劫难改变了他对生命与世界的许多看法,包括他对微观世界的敏感和他对”周而复始“的时间的感知。在视觉表达和精神建构上,慢慢形成个?抽象表现的基本框架。这种框架的”形“以形式的?貌出现,因此”形“的原形已不复存在,反而能够表达出道,并且也引起?们的共鸣,如此抽象的?的也就达到了。(写于那不勒斯美术学院)
文/奥罗拉·维文齐奥博士
(意大利当代艺术学者、任教于那不勒斯美术学院)
编译/林江泉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