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稿 | 中国双/三年展的广州经验 跨越20年的变与不变

2023-03-02 08:41:37 作者:江静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于2023年1月10日在广东美术馆正式开展,于2023年2月9日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同时还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展览学术会议。在筹备期间正值疫情、而且在开幕前后恰逢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如期开幕的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成为今年国内首场艺术盛会,开幕式当天的人流量让人见识何为“人气爆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ed7049863ac740d8075d1e2e0f47018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b95716f60505c7e7c848916f176ae5a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94e95af6792ee2344240e811a21fefd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174e74267acf5e5bced6a34633bf361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6b170f496afd51ec8c63d2695447e0e1.jpg

广州三年展开展当天,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同时开启,同期展出的还有首届武汉双年展和第八届艺术长沙、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近年来,随着双/三年展在国内各大城市落地开花,对于这一展览体制的讨论也逐渐聚焦。当观展进入城市中人们的文化消费首选行列,如何平衡大众和学术的关系?如何看待城市和双/三年展之间的互相作用?作为先行者的广州三年展能够提供哪些启示和经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的策展人、艺术家以及观展观众,从本次展览出发,从自己的角度对展览本身以及由此生发的问题进行回答。从这些话语中,我们或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主题

本届展览被广东美术馆王绍强描述为“筹备尤其艰难”。广东美术馆自2021年起积极投入前期筹备工作,与国内外学者、“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学术委员,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多次研讨,对品牌项目的学术背景,以及本届三年展的策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确定了关注“变化”这一展览方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fae58c95e74aeb284ebc0f8ecfc3f36d.jpg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以“化作通变”为题,由王绍强(中国)担任总策展人,吴洪亮(中国)、菲利普·多德(英国)、艾墨思(德国)、姜俊(中国)担任策展人,从各自的视角去探查“变化”这一话题,展开了“边缘” “慢板” “触屏” “内生”四部分片段化的叙事,并邀请到来自更加广泛文化背景之下超过5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及团体参展。

对于“化作通变”这一主题,王绍强和四位策展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王绍强表示,“化作通变”这一题目正是对当下这一时间节点的一种回应。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打破了人类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预期,全球化格局出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变化,“不确定性”成为了社会无法回避的时代语境。广州三年展在全新语境下提出阶段性问题,希望能更好的激发起全球化范围内对于艺术的在地性与本土意识思考 ,以及对于当代艺术的一次阶段性反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c3440cc7a74277dbc667cbb5224d73f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3c501d37856480fc92bb84d82aca646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b80449654049554d538d4558f4cb4109.jpg

在吴洪亮看来,“化作通变”是面对现实的一种态度。特别是,这四个字很中国,可以正着读,也可以反着读,更可以循环着读。无论怎样读,既不激进昂扬也不悲观躺平,都各有滋味。

由他策展的板块“边缘”源于对改革开放40多年与广州三年展两个话题的回应。“广州是本次策展生成的起点。广州不仅是中国地理位置上的南部边缘,更是经济、文化艺术的前沿。”展览也由此拓展到其他非中心城市与乡村,拓展到思想方法、艺术门类、创作方式、生活形态等等。流行歌曲、美发厅、民营小企业、火车站台、周日的动物园、在城市空间中游走的cosplayer等这些带着“广州印象”的场景出现在展厅。在作品的选择上大家会看到改革开放前的某些萌动,展览在有意之下呈现为表面上的纷乱与内在线索的并行展开。“有些状态甚至有点像开在菜市场中的一个书店,烟火气中的淡定。”吴洪亮如是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2974e9b57faf698eaa82a9c89b468ae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b00dc24148eb5f3607121e169fc4d655.jpg

“化作通变”的出处分别来自《庄子·天道》和刘勰的《文心雕龙》——“化作”有化育生成之意,《通变》论述了文学创作的继承和革新问题——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在策展人姜俊看来,这构成了文艺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文艺创作的变化必然应和着天道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而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时局转向之刻,关于‘变’的思考非常与时俱进,它勾勒了我们当下的生存心态。”

由姜俊策划的“内生”板块,将视角投入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性”的变化与发展的反思。姜俊认为,在过去以“内需”为主的三年中,艺术生产、推荐、接受、欣赏、赞助和收藏都在剧烈转型,前期中国当代艺术中某种自我“东方化”“自我异域化”的“中国特征”和“中国情调”正在消退,表面的符号性运用遭到摒弃。姜俊希望通过展览引导观众共同思考,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参与到本土社会的建构之中并引发本土观众的共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7852a0ec88290ed7f6d80dd0848240ef.jpg

“触屏”板块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29fedaeb43c0df20715ce0e47835b6ac.jpg

“慢板”展示现场

两位国际策展人则给出了更多样化的切入角度。菲利普·多德的“慢板”尝试通过慢艺术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做的经典关系,重新思考创作的意义。同时它发对艺术的商品化逻辑,将时间从市场化的商品属性中解放出来;艾墨思策划的“触屏”板块是触及到科技的讨论,试图从人的物质性身体的角度去切入的关于技术变化与速度的思考:当科技深刻地嵌入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未来时,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质与非物质间变化的伦理中自处与相处。

变化

变化的还有广州三年展本身。

从2002年第一届“重新解读 —— 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2004年第二届“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2008年第三届“与后殖民说再见”、2012年第四届“见所未见”到2015年第五届“亚洲时间”、2018年第六届“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再到本届“化作通变”,每届三年展的主题都是一种对当时现实与热点的回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b1ac8847452e2317a52de03cdabb5360.jpg

厉槟源《建造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7a8d55bd1381955ce33e70a74127d6f6.jpg

徐冰《小企业七言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9c3a16fa4818af7b817064c30b3affeb.jpg

安哥《纪实广州》

如果说上一届广州三年展更多的是看向未来,带着科幻式的图景与冷峻的深思,那么恰好跨过特别三年的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则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再次出发前的回望。展出的作品缺少了一些尖锐的先锋性和实验性,而是多了一些温和与温情:安哥《纪实广州》、五条人+陈侗《梦幻丽莎发廊》、辛未《浮园遗梦:广州儿童公园遗址》、钟嘉玲“白云山”系列等等都是带有明确标签的广州记忆;宋冬《无痕碑》、尹秀珍《不能承受之暖》、林天苗《缠的扩散》、路易丝·布尔乔亚《无题》等作品的媒材温暖;徐冰《小企业七言集》、贾樟柯《站台》、曹斐《角色》、厉槟源《建造美术馆》、胡庆雁《金山2号》、胡介鸣《格物系列》、李青“窗”系列等作品皆是表现大时代里小人物遭遇的时代切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60a1bc7ea40ad564a7d1c5b3dfdad607.jpg

观众在黄一山作品《楼宇》前

作为参展的本土青年艺术家黄一山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第一届广州三年展:“在当时是全国最前沿的展览之一,汇聚了很多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装置影响类的作品很多。可以说,广州三年展伴随着我和很多广东艺术家的成才。”20年过去,他在广州学习、工作,并观看了历届广州三年展,今年首次以参展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其中。

本次参展作品《楼宇》是黄一山专门为本次展览而作,于2022年耗时5个月完成。在延续个人创作的同时,这件新作最大限度地将视频与绘画融合,运用其特有的语言技法,用综合材料复刻了楼房的立面,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楼样式,勾勒出现今中国城市居民的居住场所。《楼宇》一方面回应过去的疫情三年,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当代城市生活状态的表达,并对绘画边缘性进行探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b2ebb582d7e4300431b6815d26589c48.jpg

特别让黄一山感到高兴的是,此次展览可以跟艺术家前辈隋建国一起展出。隋建国先后参加了第一、三、七届广州三年展。本次参展作品《云中花园·24 个瞬间》,以巨大的体量在广州美术馆前厅呈现,这件原属于“触屏” 的作品成为观众进入广州三年展现场后看到的第一件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ba30080f187fa818098a23cc5187838b.jpg

批评家尹吉男首次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加展览,书籍装置《说说我的鸭绿江》在“边缘”板块的第一展厅展出。作品用手稿加装置的方式讲述了尹吉男曾经生活过的鸭绿江畔的城市变化和个人经历,与对面的鸭绿江影像相呼应,图文并茂。手稿最初写于2022年3月,应邀参展后进行重新抄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aeda19762149da39be6a59934c94b767.jpg

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委员之一,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发现,比起特邀创作,来自美术馆馆藏的藏品在此次展览中特别突出。与那些新科技相比,艺术史家作为创作者进入展厅留下有意义的书写,花一点时间让展览回到作品和现场,让内容变得有趣而又可解读。樊林站在诗人西川作品前久久回味,想要体会艺术传达出来的那种很强大的力量,以至于遭到了一个急于拍照打卡的姑娘两次拍肩提醒。

问题

由这次被拍肩的经历出发,樊林将一个近些年颇受关注的话题在研讨会上郑重提出:对于美术馆来讲,我和她都很重要。但是对于我来讲,这种被催促就有点像我以为我们在做一个理想,但真正的现实却在对岸活生生的提示我。一个三年展综合了媒介、艺术、大众、文化、博物馆、全球化和地方性等各种要素。作为生产者的策展人,在当下语境里,如何在兼顾大众的前提下依然保持学术理想和文化思考?

这不仅是广州三年展的问题,也是所有双/三年展需要面对的问题:当大众走进美术馆,美术馆如何正确对待流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参与了多个城市双年展的吴洪亮对此有自己一套工作方法:美术馆并不是只有客流这一个指标,知识生产和打卡不冲突。他希望通过展览这个传播体系,让公众从熟悉的事情开始进入:“作为一个观众,如果这个展览里有70%的内容是我了解的,对于另外不太了解的30%可能会试图去了解一下,而这个部分正好是我们想要传递的内容。”吴洪亮希望展览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展,同时对双年展的发展趋势表示乐观:“以前很多人提起美术馆都会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但是现在人们跟美术馆的关系开始变得密切。双年展还要大量地做,要让大家知道美术馆在干嘛,艺术家们在干嘛。从这个角度来看,双年展越来越多是一件好事。同时也对美术馆和策展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如同策展人王晓松在学术会议上发言中重申自己策展的目的:“我不是为了推新的艺术家和作品,也不是为了推新观念,我只是借助艺术和展览的方式来探讨某些问题。展览只是形成思考秩序的工具和方法,而且它一定是会不断变化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9d7da4d7f6b88cec6f29d5ad5f8d097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b0487beb72d543f70c95758709752976.jpg

“边缘”板块中的第3展厅,展示了五位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艺术家讲述的故事,其中四位为女性。展厅中间为宋冬作品《无痕碑》。

“双/三年展”不同于一般常规性展览的学术品牌,它具有其特殊的意义。除了必然的规模性、持续性与可期待性之外,还需要考量其当代性与前沿性,更重要的还有国际性与本土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思考。

在王绍强看来,问题意识成为广州三年展一直持续至今的关键所在:“一路走来,我们始终保持严谨而独立的学术立场,关注、感受、思考、表达。作为一个成熟的展览机制,三年展既是国际视野下的艺术联动,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这一充满活力的展览机制又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从广州这座丰富而包容的城市身上所汲取更多的‘前沿’文化精神,不断拓展更广阔的对话平台。”

共融

追溯双年展的诞生,从欧洲、美国到亚洲,从一线城市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皆源于城市发展自身的需要。对于城市来说,三双年展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展览,一个成功的三双年展促进城市品牌提升,带动各方面的收益。其中的关键是它如何在兼顾商业、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平衡中找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在大众与精英、学术与经营中数者兼顾。

自第六届开始,“广州三年展”尝试通过分展场、平行展的方式,重新整合广州周边的各个当代艺术机构。不仅推动本城、乃至本地区当代艺术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艺术的方式推动地方性和全球化议题的交流,实现大湾区、乃至东南亚艺术生态的对话和融合。吴洪亮对此评价:“广三不是一个景观性的双年展,一直很有态度。广东人务实肯干的广东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以完成事情为驱动实现目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9bcf0a0c37085f0a9510f72b444f1a4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21dbf9ba087c4d8629d9f096759147e5.jpg

平行展现场:盒子美术馆,由顾振清担任策展人的展览“白皮书:共识宇宙”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文献展也在广东美术馆中呈现,以“通变”为关键词,结合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相关的艺术大事,并配合馆藏重要文献,系统梳理了自1977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此外,四场平行展分别于盒子美术馆、与亨美术馆、观空间、东莞21空间美术馆同期启动,串联起广州、佛山、东莞等多个城市的艺术生态。

2023年,广东美术馆白鹅潭新馆即将落成,未来广州三年展的展出场地也将迁往新馆。如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所说,本届广州三年展是一次集结又是一次新生,让我们在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的实践与创造中连通共融,万象更新。

责任编辑:江静

推荐关键字:姜俊 广东美术馆 广州三年展 王绍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