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负趁花期——祝大年写生与造型研究展"展览现场
2022年4月10日,"春风不负趁花期——祝大年写生与造型研究展"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凹凸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势象艺术中心协办、龙源海外冠名支持,是凹凸空间举办的中国现代主义先锋系列个展之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首席代表萧斌现场致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首席代表萧斌在致辞中引用了祝大年先生的一句话,“抒广大,叙精微,这才是我绘画所追求的”来介绍中欧开展艺术美学教育的初衷,她说,于广大处,一切伟大的商业文明,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滋养;而于精微处,正是那些看似无用的智慧,让我们积淀走向更远处的力量。
龙源海外创始人、中欧EMBA校友国胜军在现场致辞
龙源海外冠名支持了此次艺术展,龙源海外创始人、中欧EMBA校友国胜军在现场致辞中表示:“每个人都希望追求美好的生活,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些艺术展,能够把艺术带给更多的校友,让校友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艺术的美好。”
势象空间(势象艺术中心)创始人李大钧现场致辞
势象空间(势象艺术中心)创始人李大钧与在座观众分享了为何祝大年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特别重要的一名艺术家。他表示,祝大年既继承了中国最好的文脉的传统,同时也隶属在20世纪这一最重要的历史时期,祝先生创造了独具个性的、他自己的艺术。“有这样展览的品格,我觉得一切都是源于美好,也归于美好。”他说。
祝大年的长子祝重寿现场致辞
祝大年的家属也专程来到了活动现场,祝大年的长子祝重寿表示,这次展览的作品很多是首次展出,感谢所有人的到来。
策展人冯兮在展览现场介绍展览情况
据策展人冯兮介绍,本次展览是对祝大年基于写生的创作进行“对景写生”和“对物写生”两条线索的梳理。展出了祝大年先生近 20 幅不同时期的画作,同时辅助展出他的教案、漫谈等文献与资料。
从左至右: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策展人冯兮、李大钧在展览现场对谈
开幕式中,李大钧与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策展人冯兮就祝大年的绘画风格和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对谈。卢迎华回顾了1970年代以来的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同时强调了当大家在看祝大年的画时,需要了解的不仅是形式美,还应该关注其中人文精神的支撑。李大钧也强调祝大年的重要性尚未广为人知,他和他的老师林风眠和吴大羽,是把美放到一个崇高、卓越的位置上。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2019年,中欧北京校区在商学院界创新性地推出首个校园艺术空间——凹凸空间,并先后举办“中国现代主义先锋系列展·张光宇的大美术”“笔下生息——曾孝濂自然科学画展”“心目吐彩——吴大羽蜡彩艺术展”“我们的旅行——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古代建筑考察文献展”,为企业家群体提供了一个探索人文艺术的窗口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大榕树林,纸本设色,98×161cm,1980年代
春风不负趁花期
冯兮/文
“春风不负趁花期”取自宋代词人晏几道所写《采桑子》中: “春风不负年年信,长趁花期。”以此为题目,对祝大年基于写生的创作进行“对景写生”和“对物写生”两条线索的梳理。
当时间成为创作的条件时,瞬间成为记忆的黑匣子,光影的变化让世界增添了冷暖的弧线和情感的温度。花开花落,时间制造出人的情绪、感知和现实所表达的不同语境,如天空与大地、自然与人工、物质与精神,以及描述人与世界善恶美丑的基本元素。
碧桃,纸本设色,44×44cm,1980年代
垂钓,纸本钢笔,39×53.5,1972年
孔雀,纸本设色,87.5×102cm,1993年
玉兰花开,纸本设色,164.5×327cm,1980年代
香蕉,纸本设色,39×39cm,1980年代
月下人家,纸本设色,82.5×90cm,1980年代
祝大年的写生,是漫步在“写实自然”,和“创造自然”的两条路径当中。70年代,下放河北农村期间,钢笔成为祝大年劳动之余重要的绘画工具,创作了大量的钢笔素描作品,并由此贯穿了祝大年后半生的写生创作。钢笔素描是对自然和现实进行写实的“第一现场”,画面中繁复而芊细的线条,呈现出每一笔准确的描绘和造型的优美。而之后,由钢笔素描为母版,再次创作的纸本设色作品,成为了祝大年绘画中“创造自然”的“第二现场”。纸本设色作品,在构图与造型上,严格遵照钢笔素描的原始形态进行创作。同时,祝大年将立体的造型压缩成为脱离透视关系的平面构成,放弃对自然色彩的还原,进入完全的自我主观化,却保持着极度协调感的色彩关系。在极强的装饰性表达中,脱离自然的语言,让祝大年在“创造自然”中,充满了超越现实的梦幻感与神秘感。
对景写生,包含第一现场“写实自然”与第二现场“创造自然”中的作品,其中对人物、动物、植物等对象,基于自然与现实之下,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的描述。凹凸空间的展厅,一面巨大的落地窗,俯瞰窗外正在生长的各类植物,对照了“写实自然”的第一现场语境,选择第二现场“创造自然”中创作的海棠、丁香、碧桃,面对窗外植物的生机。祝大年最重要的作品《玉兰花开》,将以原尺寸的高仿真绘画,呈现在最重要的位置,对应窗外盛开的玉兰花。《玉兰花开》从花簇到黄鹂鸟的矩阵排布,似乎有着应和天地之道的神秘暗示,并伴随浓重的宗教般的仪式感,成为超越现实后,写实走向“写神”的一扇窗口。
兰花,纸本钢笔,39×54cm,1980年代,
令箭荷花,钢笔赋彩,39×53.5cm,1980年代
令箭荷花,纸本设色,39.5×39.5cm,1980年代
牡丹,钢笔赋彩,39.5×39cm,1980年代
牡丹,纸本钢笔,39.5×40cm,1980年代
水仙花,纸本设色,72×72cm,1992年
玉兰,纸本设色,72×72cm,1990年代
对物写生,以祝大年编写的《静物装饰画课教案》为基础入手,从教案中整理出三个不同阶段的写生方法,分为三个星期的教学方式示范,以递进式的学习方法,将祝大年的静物写生,从教学到实践,进行研究性的呈现。祝大年提出:静物写生并非真实自然,例如:物象中的花瓶和桌布有些是“有机艺术”与几何艺术的结合,加强了装饰效果。在《静物装饰画课教案》中,祝大年强调讨论造型和装饰性的关系。同时,重视绘画者的身份和现代性的联系,祝大年的绘画,充满了现代性、民族性和装饰性的语言关系的结合与转换。
《罗梭江畔》局部
《紫金山天文台》局部
1931年,祝大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画,师从于林风眠、吴大羽等先生。在杭州国立艺专的学习,让祝大年开始了现代性的启蒙。1935年,经蔡元培先生推荐赴日留学,考入日本帝国美术专门学校学习陶艺,师从富本宪吉、北大路鲁山人。受到日本装饰绘画和现代派的影响,对未来的创作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绘画之外,祝大年陶瓷、壁画和雕塑等创作,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979年,为首都机场创作陶瓷壁画《森林之歌》,更是里程碑式的作品。通过展示祝大年撰写的关于《漫谈“造型观”》《生产·美术·设计》《谈中国传统装饰画》等文献与资料,试图呈现出他在艺术与教学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及祝大年所倡导和研究的传承传统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同时,发现了,祝大年一些绘画的元素,与亦师亦友的张光宇有着相关性的联系。在其绘画中,局部细节的趣味性,在两次语境不同的写生过程中,有着不同寻常地对造型认知的线索,以及所形成的个人语言。
1980年代《青岛海岸》钢笔写生与纸本创作分析(两次创作中细节的变化)
1989年《青岛之夏》钢笔写生与纸本创作分析(两次创作中月亮取代了松树,转换了时间的概念)
回到时间的逻辑,祝大年每次写生的过程都非常的漫长,一个对象前坚持作画一天的时间,因此被好友和同行们戏称为“铁屁股”。可想而知,他对绘画认识,所具有的耐心、严谨、细腻与尊重的态度。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作品中都流露出朴实兼具浪漫的气质与格调。祝大年艺术的独立性和开放性,由现代性与民族性、造型与装饰性、写实与写神的独特认知而来,具备着明显的区别性价值。在祝大年身上,时间成为“创作的身体”,描绘的对象成为“空间的语言”。春风不负画家,趁花期,画家不负天地,用画笔诵咏自然和真善美。
[展览现场]
艺术家简介
1979年,祝大年在壁画《森林之歌》前留影
祝大年(1916-1995),中国现代工笔重彩、现代壁画和现代陶艺的开拓者,艺术教育家。
1916年生于浙江诸暨。
1931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习,师从林风眠、吴大羽。
1934年在北平国立艺专学习雕塑与绘画。
1935年经蔡元培推荐,留学日本东京帝国美专学习图案、陶艺美术,师从富本宪吉、北大路鲁山人。
1938年回国,在郭沫若领导的“第三厅”画抗日宣传画、壁画。
1950年应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之邀,来北京任轻工业部高级工程师,主管全国陶瓷行业。1952年祝大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为副教授。1952年11月至1953年2月,开展“建国瓷”设计与组织工作。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任陶瓷系主任、教授,并在装潢、壁画、工笔重彩、特艺、陶瓷等不同专业任教。
1979年创作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
1989年为北京航联饭店烧制陶瓷壁画《玉兰花开》。
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祝大年美术作品展”。
2011年在百雅轩798艺术中心和国家大剧院举办个展。
2012年在苏州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举办个展。
2016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年百年——祝大年先生百岁诞辰艺术展”。
2021年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写生·创作:祝大年艺术作品展”。
中欧-龙源海外艺术系列
中国现代主义先锋系列展
展览名称:春风不负趁花期——祝大年写生与造型研究展
展览时间:2022年4月9日——8月20日 10:00-16:30(周一闭馆)
开幕时间:4月9日14:00
主办单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协办单位:势象艺术中心
策展人:冯兮
冠名支持:龙源海外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