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介绍:
邵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绘画史、书画鉴定的教学和研究。2015—2016年期间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
邵彦
导语:
2017年秋,故宫博物院两年一度的大展再次掀起“故宫跑”的旋风。大展以《赵孟頫书画特展》和《千里江山图: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双展的形式,展现了绚丽多彩的艺术图景,呈现了巨大的时间跨度、学术深度和信息含量。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邵彦老师以新颖独到的视角就两个特展分别做讲解,并为美院师生特设双展导览讲座。
主题:赵孟頫和王希孟的世界
第五部分:文人浅淡青绿山水以及明代明艳色彩的复兴
再看另外一个系统,文人的浅淡的青绿山水,这是完全的是另一个系列,这个技法就是以小青绿和浅绛为主,小青绿就是用花青和汁绿。花青是从植物提取的深蓝色,花青加一种树胶藤黄,调成草绿色,叫作汁绿,草汁的汁。所以小青绿就是用植物色,色调相当柔和。这种技法我觉得是中国的水墨山水吸收了外来的青绿的观念,但是非常有限度,非常有节制的吸收。
王诜《烟江叠嶂图》卷
小青绿:花青 藤黄=汁绿
这是王诜的《烟江叠嶂图》,也是非常完整的水墨山水,然后薄涂上颜色,这种小青绿就是以汁绿以及一些花青颜色为主调,显得非常淡雅。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
小青绿山水,笔法变精谨为抒放
接下来就是这件《万壑松风图》,这些画构成了和青绿不同的另外一个体系。《万壑松风图》我们看这个图有点儿发黑,我们看原作拍的,用汁绿,就是花青加藤黄调出来的草绿色。
使用了汁绿,作横点积染成山,这是“米氏云山”之法
画法和《烟江叠嶂图》不太一样,是以横点积染为主,山体的骨架是用类似于董源的那种披麻皴的线条勾勒出来的轮廓和结构。然后,山体上用了汁绿作一层一层的横点,这个山体上也有汁绿的横点,这儿全是汁绿的横点积起来,这个技法叫“米点”。“米点”据说是北宋末年的书法家米芾创造的,他的儿子米友仁,也是米氏云山的代表人物,又是南宋初年在宋高宗的朝廷里非常受崇信的士大夫画家。赵伯骕和米友仁是同时代人。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部分)
这是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这一段比较朦胧,我们可能看不太清楚,但是这儿用的就是标准的米点的技法,就是米家山,横点积染而成,形成山体表面的质感和体积感。
所以,赵伯骕这种青绿山水虽然使用了设色,但是他吸收了最新的文人画的那种时兴的风尚。这两件作品的面貌,我个人感觉可能比较接近所谓中国传统的著色山,从唐代以来甚至更早的,你要把这种青绿的面貌接到《洛神赋图》去,也毫无违和感,这是中国本土的著色山的面貌。
钱选《浮玉山居图》卷 局部
属于浅绛山水,用花青画植物
再下来看钱选的《浮玉山居图》,也是小青绿,花青的成分更多,里面这个汁绿是偏花青色的,和山体的这种淡墨的色调取齐。
再看第三展厅,明代是明艳色彩的复兴,明代的这种复兴虽然是打着仿古的旗号,但是其实它不是简单的仿古,而是创新,现在已经有学者指出,并且我也非常同意的,就是这种仿古仿的古也是很少,实际仿的很多是市面上的那些假画,这是董其昌根据他当时碰到的大量的苏州片,苏州人伪造的那些假的张僧繇,假的杨昇,假的赵伯驹,假的赵大年,然后想着他们应该画成大红大绿那么鲜艳,认为这是一种特别高级的古,咱们就这么画。这是一种可以说是歪打正着的创新,他的目的是为了市场上更好的吸引顾客,所以我把它称为为了市场的青绿。
这和前面的为了宗教的青绿以及文人的那种著色山不同,又是另外一个系统的,从宗教的青绿当中化身出来,摆脱了宗教的神秘色彩,而纯粹是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而设色的。清代沿袭了这个趋势,一直到我们现代都是这样,就是世俗的,就是为了市场、为了好看。
明 蓝瑛《澄观图册》之一
明 仇英《桃源仙境图》
这一件应该说是明代青绿山水的典型之作,这次我去的第一期没有看到展出,后边不知道会不会换展上去,但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这张图右边这个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册页,蓝瑛的《澄观图册》,里面有这么一开红树青山,这是蓝瑛受董其昌的影响,并且自己也有所发展形成的一种面貌。你们看在仇英笔下,青绿其实还是带有非常浓厚的装饰性的色彩,所以它是顺着轮廓涂的,比较小心的,但是在明末董其昌、蓝瑛这些人的笔下,青绿已经感觉像是一种墨的替代品,或者是花青藤黄的替代品,在山石上的涂覆是相当自由的,没有顺着轮廓要很小心的勾描这样一种工艺性的画法,甚至是一种水墨山水的画法,青绿已经加入到墨的队伍当中,成为淡墨、浓墨、干墨、焦墨之后,墨分五彩当中添了一个新成员,这种浓重的色彩也可以当成普通的国画家调色匣里的一种颜色来用而已,跟用墨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
大家想想这个青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最后终于在中国文化当中得以安身立命,发展到这么晚的阶段已经完全世俗化、市场化的山水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青绿色在中国山水画中才终于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完成了凤凰涅槃。
清 任熊《十万图册》之一
画苏州太平山“万笏朝天”的地貌
所以到了这件作品任熊的《十万图册》这件展厅里说它是一种现代性的变化,有可能受到外来影响,因为这件视觉效果很强烈,主要是用了金笺,而用金笺是在明代的吴门派就非常流行的一种行为,当然这种金笺有可能不是国产的,而是从日本进口的,在明代就用,所以使用金笺和使用这种涂得还是蛮小心的青绿色色彩,这一件作品任熊的《十万图册》,我们往回放,你们觉得是像这个还是像这个?像左边仇英是吧,仇英是没有用金笺,但是金笺在吴门也用,所以任熊这幅画其实很传统[接近明代吴门的传统],甚至都不如蓝瑛来的更现代,蓝瑛这个倒有点儿像现代画家画的。
张大千 泼彩山水
展厅里放了吴湖帆,还不是很现代,我们再看一件真正的现代画家画的,这个也是展厅里缺少的一件,应该有,青绿走向现代真正是在张大千手里完成,张大千是一个把青绿推向真正现代的画家。正因为青绿它是外来文化,相对于中华文化来说有一种骨子里的不同,所以反而很容易变得现代化了。
这是张大千受波洛克影响发展出来的泼彩,整体上还是山水画,但是局部确实是受波洛克影响,抽象主义大师波洛克,但是它并没有离开中国传统的山水的具象的范畴,所以在细部一定会有一些山头、草亭,还有一些树木,以及这个很见功力的水口,水口很难画的,这些细部的勾勒。所以我们最后看到这个不是抽象画,这还是一幅山水画。
总体上我觉得这个展览还是非常好,虽然我到现在为止只看了一遍,但是收获非常多。每个展览当然都不可能把所有该有的作品都摆齐,它有很多缺环,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很多问题。
这是我就这个展览以及这一段时间各种方式的授课引发我思考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分享。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今天这两个展览的讲法不太一样,赵孟頫讲了比较多的研究方法,后面这个我假设青绿大家都能看得懂,所以我就去试图多发掘一些大家在排队匆匆走过的时候可能不会去注意的画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告诉大家其实除了眼睛的愉悦之外,青绿也可以是很深邃,也可以是很有思考空间的。这就是我今天讲的内容,谢谢大家!
邵彦老师音频课程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