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1830-1904) 行书七言联
壬寅 1902年作 238×51×2cm
释文:忘形马迹车尘外,得意山光水影前。壬寅三月松禅老人翁同龢。
钤印:翁同龢印、叔平
此翁同龢行楷七言联,尺幅甚大。其用笔潇洒,奇肆率意,气息淳厚,较之颜楷,体格更加宽博,较之北碑,则脱去斫削痕迹,而更具自然的趣味。
翁同龢(1830-1904) 行书
纸本 立轴 壬寅 1902年作 85×45cm
释文: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此间有句无人见,送与襄阳孟浩然。
题识:郭熙秋山平远东坡。壬寅三月,瓶庐翁同龢。
钤印:翁同龢印、叔平
翁同龢(1830-1904) 行书苏轼《送鲁元翰少卿知卫洲》四屏
洒金笺 立轴 138×33×4cm
题识:泳春大兄姻世大人鉴正,叔平弟翁同龢。
钤印:翁同龢印、叔平
释文:冗士无处著,寄身范公园。桃李忽成阴,荠麦秀已繁。闭门春昼永,惟有黄蜂喧。谁人肯携酒,共醉榆柳邨。髯卿独何者,一月三到门。我不往拜之,髯来意弥敦。堂堂元老后,亹亹仁人言。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欲饮径相觅,夜开樷竹轩。搜寻到箧笥,鮓醢无复存。每媿烟火中,玉捥亲炮燔。别来今几何,相对如梦魂。告我当北渡,新诗侑清罇。坡陀太行麓,洶湧黄河翻。仕宦非不遇,王畿西北垣。斯民如鱼耳,见网则惊奔。皎皎千丈清,不如尺水浑。
翁同龢是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一向为人推崇,他早年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并吸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之长,融南北诸家之长,含英咀华,冶古今碑帖于一炉,开创了苍老道劲、刚健浑穆、含蓄朴茂的“翁体”。
徐珂《清稗类钞》:
“翁同龢书法: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南园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
杨守敬《学书迩言》:
“松禅学颜平原,老苍之至,无一稚笔。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洵不诬也。”
这几件作品都流露出一种沉静闲雅、从容大气,不见剑拔弩张,点画丰满,力量中含,给人以含而不露、威而不猛之感,从骨子里透着雍容之气,从容之风,是翁同龢书法中的精品,悬饰厅室,更添庙堂之气,为藏家珍藏多年释出,宜当宝之。
翁同龢(1830-1904)
字叔平、声甫、讱夫,号瓶庵、松禅、玉圃、瓶笙,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状元。历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垂三十年。工诗文,擅画山水、木石、杂画。工书,称同、光间书家第一,名闻于时。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