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艺术人物】再识赵望云:在“长安画派”的盛名之外

2017-04-10 22:34:19 作者: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1956年在莫斯科的赵望云

晚年时期赵望云

  导言:提及赵望云,人们必然联想到“长安画派”,知他是位大画家与“长安画派”的奠基者之一。关于其他,一直被历史烟云掩盖:他是“一个顶爱国的画家、一个成功的艺术教育家、一位开宗立派的国画大师、中国画革新的先锋……”

  2017年04月13日 至 2017年05月14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回望云峰——中国美术馆馆藏赵望云作品巡展(西安站)》即将在陕西美术博物馆展出。1977年,赵望云先生逝世后,家属将其352件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此次展出其中的150余件以纪念赵望云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借此时机,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位被“疏冷”了太久的“艺高人正”的先生,这位理应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占据大量篇幅的先行者。

  “长安画派”仅是望云先生艺术实践的“一个果实”,他的很多令人心折的贡献在“长安画派”之外。

1956年赵望云(右一)与石鲁(左二)等在埃及访问写生

20世纪50年代,赵望云(后排左一)与汪锋(前排左一)、常黎夫等合影

1962年为《甘肃画报》作画

1962年为学生做示范

1961年在社会主义教育学院

  那就从“长安画派”说起吧

  今天的人们熟知赵望云,是从“长安画派”开始的,那么我们便从“长安画派”说起吧。

  戏剧的开端总从全剧的四分之三高潮处开启,如果赵望云先生的人生是一部起合转承的大戏,那么“长安画派”的那一段,恰好是他戏剧的四分之三处。

  1961年,中国的辛丑年,那一年赵望云先生 55岁。那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件有:春,同何海霞、康师尧、李梓盛等深入秦岭山区,在宁陕县火地塘林区写生。8月,到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学习。10月1日,与石鲁、何海霞、李梓盛、康师尧、方济众一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国画习作展”。画展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新颖的时代气息,引起全国画坛关注,被誉为“长安画派”。本年度创作有《森林伐木》、《林间山径》、《秋林归牧》、《火地塘写景》、《浓密的山林》、《林场》、《延安道上》、《春耕图》、《西山之雪》、《雨后春游》、《西山古松》、《林区写生组画》等。

巴山春耕 1958年 赵望云 150×82厘米 国画

雪天驮运图 1954年 赵望云 146.5×80厘米 国画

万山丛中 144x313cm  1955年

幽谷新村   129.1×68cm  1960年

晚秋 1962年 赵望云 83×50厘米 国画

  “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具体解决传统艺术形式时代化这一重大而艰巨的课题,在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了经验,”美术批评家、《从学徒到大师---画家赵望云》的作者程征在书中序言这样评价,同时告诉读者,“长安画派这一支国画新军大体由两支力量组成的。抗日战争时期,西安是大西北的文化中心,许多画家聚集到这里,当赵望云1942年从四川来此定居之后,就成为西安画家的核心。他组织画会,创办刊物,开设美术社,组织画展等等,初步奠定了西安画坛的基础力量。随着全国解放,又一批国画家从解放区来到西安,他们较早接受了延安文艺思想,其代表人物是石鲁。”

  那时,赵望云先生是全国美协西安分会的主席,是从民国走来践行“艺术大众化”的平民画家,早已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盛名。石鲁从延安到西安后,从版画创作再度转向中国画,他坦言:“受影响的第一个人便是赵望云”。

  程征先生这样评价赵望云和石鲁:“他们一个是杜甫,一个李白”。赵望云“农村写生”出身,一直实践中国画革新,关注民间疾苦,“从不画不劳动者”;石鲁天纵其才,具有系统的理论和所向披靡的独创精神。两位探险家都对“长安画派”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长安画派”在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自觉地努力逐渐形成,赵望云先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但,“这也仅仅是其一生丰硕成果中的一个”。一直从事赵望云研究的批评家魏高良说。

1933年秋,赵望云(右)与冯玉祥(中)将军在泰山合影

赵望云(右)与表兄王西渠摄于家乡河北束鹿

20世纪20年代,赵望云(中排左二)与李苦禅(中排左三)等画友在北京

1942年,赵望云(左)与关山月在重庆

20世纪30年代,赵望云(后排左六)与张大千(前排左四)、于非闇、张恨水

1943年赵望云(后排右三)、张振铎、关山月(中拄杖者)在西安举办画展时合影

  看看“赵望云的朋友圈 ” 他和那些民国先生们的往事

  赵望云最初成名于1928年的北平。《大公报》上刊登其早期作品《疲劳》《贫与病》《倦》《幸福梦》等作品,在风云际会的大时代背景下,这些充溢浓烈现实批判主义的作品,唤起民众情感,被称作“苍头特起”的艺术先锋。他得到新闻界、民主政治家和大众的支持和关注。

  赵望云之所以成为中国画“艺术大众化”的先驱,除了五四时期倡导普罗艺术的时代大背景外,与他的成长背景密切相关。1906年赵望云生于河北束鹿一个兼营皮具的农家,家中有7个姐姐,15岁父亲去世,家境衰落,被迫被母亲送到辛集镇恒盛皮店学徒,稀有生活乐趣。但天性里痴迷绘画、戏剧、音乐,尤其绘画,做学徒的日子依然痴心不改。18岁母亲去世,更加备尝底层生活艰辛。

  1925年,赵望云的人生出现转机。远房表哥王西渠是束鹿县富商,怜其身世与艺术天才,出资将之送往北平京华美专。1927年转入国立艺专选科学习国画。因进步甚速招同学嫉妒和排挤,未考取正式班。因此迁居僻巷,发奋自学;并开始攻读艺术理论著述,比如托尔斯泰的《艺术论》等,这些新思想影响了赵望云,确定了其改造中国画的志愿。

  1927年,赵望云常与友人同往西山碧云寺附近专心习作乡村人物速写,创作暴露社会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的处女作《疲劳》,以及《风雨下之民众》、《贫与病》、《雪地民生》、《幸福梦》、《厂笛》、《倦》、《郁闷》等,与侯子步、李苦禅到北京中山公园展出,引发社会关注,这批作品后来刊发于《大公报》。此年,开始用赵望云的笔名立于画坛。也就是这时,结识《大公报》的总经理胡政之和艺术周刊主编王森然。

疲劳-天津《大公报》1928.3.3刊载

贫与病-天津《大公报》1928.3.17刊载

幽静的山村  43x65cm  1933年

难民图   68x45cm   1935年

《大公报通讯写生》

哈萨克舞  40年代

  赵望云的朋友圈中,王森然占据早期的重要位置。他曾任《大公报》艺术周刊主编,参加过五四运动,是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画家,赵望云青年时期曾直接受到王森然的影响。王森然在1928年在《大公报》上发文,称赞赵望云是建筑在“战与爱”的基础上的“群众画家”。1932年,《大公报》扩充版面,提出以绘画补充新闻的办法。赵望云在自述中写道:我名义是特约旅行写生记者,并不是《大公报》的长期雇员。我从1932年底开始在农村写生,1933年2月,我又从故乡束鹿起身,旅行了冀南各县,截止五六月间所作通讯画稿发表于报端者共一百三十幅,并由《大公报》印成《农村写生集》。

  《大公报》的写生通讯发表后,又为赵望云的朋友圈增添一人,为艺术界增添一段佳话。当年隐居泰山的布衣将军冯玉祥看到那些作品非常感动,经常剪报题诗每天看报的时候,并在文章中写道:“最先耀在我眼前的就是那幅朴素的、动人的图画;而且总要使我的视线在那里逗留很长时间。我很想把它全部保存起来,所以天天从报上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以便随时翻阅。虽然我每天很当心这件事情,但因为事忙,终于遗失了几张,觉得非常可惜。”

  当赵望云的农村写生集印出单行本后,冯玉祥即派赵逸云携带他的题诗从泰山到天津,商议印写生集的题诗本,并邀请赵望云去泰山小住。于是有了《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集》。《大公报》不断派赵望云前往农村旅行写生的同时,冯玉祥将军也陆续出资为赵望云办画展,并在抗战爆发后,出资办《抗战画刊》,赵望云任主编,成为美术抗战的重要阵地。

  1941年,《抗战画刊》坚持了30余期停刊,赵望云离开了冯玉祥将军,开始职业画家生涯,结识张大千,观赏其收藏的古代书画名作,对系统钻研国画艺术的优秀传统技法获益很大。张大千不止一次地回顾了他和赵望云的友情,说望云是个愉快的人,善拉京胡,会吹笛子,能唱京戏,称得上是个音乐家……

  赵望云在世时常讲到张大千,他的画室里也挂着张大千的一幅仿石溪山水轴幅,他认为大千先生的艺术是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新的发展,认为自己和大千先生的交往中在山水画技法上得益不少。一九七二年,张大千侨居美国,他在《四十年回顾展自序》中又一次提到赵望云。他说,在画马上不及徐悲鸿和赵望云。认为悲鸿画的马是赛跑的马,望云画的是耕田的马、拉车的马。

1936年书法

晚成庐藏书画集锦 20/34  1936年 赵望云 22.5×30.1厘米 国画

《赵望云农村写生集》 封面

《赵望云塞上写生集》封面

《泰山社会写生石刻书画集》封面

《抗战画刊》封面

  其子赵振川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一九八O年春天,日本画家腾原楞山先生来到西安。他向西安美术界介绍了他在台北见到张大千的情景,他说:“张大千先生是赵望云的好友,当他得知赵望云已于一九七七年去世的消息,异常震惊,“啊唷唷……”一声长叹后,情不自禁地把眼镜搞下来,摔出丈把远,眼镜被打得粉碎。他是多么悲痛啊!

  此外,郭沫若、老舍先生均和赵望云交往甚密。1943年1月,赵望云在重庆举办“西北旅行写生画展”,引起美术界强烈反响,冯玉祥、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汉、阳翰笙等社会名流到场祝贺、参观。那次画展中,郭沫若当场为画展题诗:我手写我心,时代维妙肖。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

  老舍与赵望云惺惺相惜,他说“每逢看见国画的山水,不由得我就要问:为什么那小桥上、流水旁、秋柳下与茅屋中,总是那一二宽衣博带,悠悠自得的老头儿呢?难道山间水畔,除了那爱看云石的老翁,就没有别的居民?除了寻诗踏雪的风趣,就没有别种生活吗? ”赵望云的绘画里,他看到了“别的居民、别的生活”。

  赵望云的朋友圈里,也正是其早期艺术实践与艺术主张的印证。那些志同道合的民国先生们,同时装着“忧天下”的心,改变与推动着大时代。赵望云亦是其中的佼佼者。

  解放后,赵望云有了新的朋友圈,同时与他们延续着友谊。

1973年的赵望云

  “图开西北”的拓荒者 晚年进入创作黄金时期

  赵望云曾说“为了描绘现实,我爱图画;为了寻找画材,我爱旅行。”在他人生履历中旅行写生或者是深入生活创作,始终贯穿于各个时期:20世纪30年代他深入冀中写生,《大公报》开辟“赵望云农村旅行写生”专栏;40年代三次西北旅行写生;50年代带领西安画家不断地深入生活,陕北、陕南、黄河沿岸、秦岭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留下了大量来自于生活的作品。正是由于三次西北之行,赵望云爱上了这片厚土,并定居西安,成为西北文化事业的建设者和画坛西北风的拓荒者。

  1933年8月5日,赵望云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此后我要以这种神圣的责任,做为终生生命之寄托”。赵望云这样的说,终身在这样做。在生命的中后期,赵望云受到种种波折,但是只要他可以握笔,便坚持外出写生,坚持画“劳动者”。他的《牧羊图》、《边塞风光》、《深入祁连山》、《雪天驮运图》都呈现出西北风貌,这在中国画的历史上也是开先河者。

青海湖风波  35x51cm  1973年

深山欲雨1973年35×51cm

深夜行1973年69x46.5cm

霜林晓色 1976年 赵望云 65×33厘米 国画

云深不知处1975年74×46cm

竹林池塘 68x33cm  1976年

紫竹园内即景 1972年 赵望云 25×105.5厘米 国画

  赵望云一生波折,晚年更是被被打成过“右派”、被造反派连续批斗,最终导致左半身瘫痪。但是,其对于艺术的热诚从未消失,其子、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回忆:后期,父亲被美院的造反派不断斗争,终于有一次被打成半身不遂。他平时一直温和乐观,我记得那次他哭了,他说:“我怕我再不能拿起画笔了啊”。由于身体左半边瘫痪,右手还可以握笔,赵王望云依然坚持作画。这个时期的作品,注重强化主观情怀的表现,作品的意境呈现出诗化、音乐化的特色;艺术表现力也更加强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绘画成为其精神寄托,借此排除苦闷,却将一生精华释放出来。

  1976年赵望云70岁 ,身体日弱,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病榻上坚持作画百余幅。这年的作品有:《竹林池塘》、《海水扬其波》、《山高气爽》、《清江一曲抱村流》、《松坡长泉》、《山色水声》、《霜林晓色》、《溪山幽静》、《幽林麋鹿》、《清夏》、《蜀山农舍》、《山村五月》、《终南山居图》、《春到人间》、《崖树临壑》、《汉南怀古》、《岭上青松》、《夏收晌午》、《山林飞瀑》、《秋山牧羊》、《秋色山野》等。

  1977年,71岁,3月29日,因病重治疗无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逝世。赵望云一生立志创新,数度变法。他早年的作品泼辣、质朴,中年呈现出诗化、音乐化的特征,晚年更强化主观情意抒写,将本色、理想、魂魄化入老辣、拙厚之笔墨,意境新奇,形的松散化与神的内敛化,到达炉火纯青的艺术化境。

  也许,正因为生命后期诸多命运磨难,他的声名一直受到压抑,外界对其认知远不和其贡献成比例。

1948年,赵望云与友人及赵振川、赵季平合影

1973年学生方济众看望赵望云

1973年与尚小云和孩子们在一起

赵望云与家人

赵望云与夫人及儿子赵振川、赵季平在一起

  赵望云的赵门   星光熠熠

  赵望云的赵门,星光熠熠。印证着他是极其成功的艺术教育家。

  除了自己是艺术大师,赵望云更是运用自己的艺术观培养了艺术界不少星光闪闪的大咖:黄胄、方济众、徐庶之……赵家孩子更是各个出息:赵振川是西北画坛领军人物、赵振霄是中国顶级大提琴手、赵季平更是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主席……

  他们都从赵望云身上得到人品艺品的双重熏陶,谈到先生便激动不已。赵季平自幼受看父亲作画,听拉二胡、唱京剧,从小立志当作曲家,后来果然先后为电影《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等影片作曲,并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他说:“我小时候经常搬着小凳子看父亲作画,从他的画中我看到了音乐和节奏。我的创作中也有画面感,这些都受父亲影响”。赵先生从不干涉学生和孩子做什么,他教给他们方法,也鼓励他们坚持。赵季平记得,当年考音乐学院附中时因为家庭原因成绩优异未被录取,赵望云告诉他:认准的路子就执着走下去,不要受外界左右。于是,赵季平学会了“躲在不起眼的角落起飞”,最终飞到最高处。而他今天从事音乐创作一直坚持“民族化”,坚持为大众创作,这些都是赵望云先生艺术主张的继承。大学毕业分配,赵季平被分到陕西戏曲研究院,想从事西洋音乐的他闷闷不乐,赵望云却告诉他:分的太好了,民族音乐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赵季平从此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并且深刻贯彻父亲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最终获得诸多成绩,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虽然赵望云先生温正谦和,但在赵季平心中“父亲是座山”,他对其“高山仰止”。

学生黄胄

学生方济众

学生徐庶之

长子赵振霄:国内顶级大提琴手

次子赵振川:著名国画家

三子赵季平:著名作曲家

  教育孩子如此,教育学生也如此。他不具体教给技法,而是让学生从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赵振川回忆黄胄在赵家学习的时候,白天经常被赵望云赶上街头画速写,晚上回来整理创作。正是其“走向十字街头”走向生活的理念体现。黄胄正是继承了这些,成为了艺术大家。

  方济众回忆赵望云的教育方法:“老师只须引导学生进入艺术领域就行了。好比教走路,会走就行,不是抱在怀里,代他走路”。方济众也是赵望云偶然间发生的艺术才子。方济众为陕南贫寒子弟,一次画展上看到赵先生的作品,非常崇拜,得以认识。1946年9月以后,方济众住到了赵先生的家里,成了这个和睦家庭的一员。方济众曾说:“当时赵先生的一家,除了老师、师母,便是三个小弟弟,加上我和做饭的老孙,总共是七口之家。这对经常处于物价飞涨的西安古城来说,光靠望云老师举办画展维持生活,也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从我到他家一年多来,几乎没有看到他一天停笔不画,即使朋友们来了,他也还是边画边聊天。据我估计,最少每天他总得画一张画才能保证一年有两次展览。而如果没有两次展览,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要遇到困难。因而我就愈来愈感到在他的家里增加一个象我这样可有可无的人,的确是一层额外的负担。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却从来没有感到过他有任何另眼看待我的地方。他甚至还经常站在学生的一边,为我们奔波,为我们争取生活和学习条件。”

  1947年3月收徐庶之为学生。徐后来也和黄胄一样去了新疆,沿着赵望云的路继续开辟西北美术新章节,也成为画坛成就斐然者。

1954年筹建西北历史博物馆,赵望云(右二)与文物专家何正璜(左一)、范文藻(右一)、陈尧廷等合影

赵望云主要出版物

  西北文化事业的守护者

  解放后,作为赵望云前往甘肃接管敦煌、筹建西北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继而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及陕西省美协首任主席、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并倡导西北艺专(今西安美院)成立国画系。

  除了艺术创作、教育后学,后期的赵望云同时承担了大量的文化保护工作,为今天的西北文化事业繁华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长安画派”之外,赵望云的世界天高云阔,朴素端正,充满了“战与爱”。

  结束语:批评家程征在《从学徒到大师—画家赵望云》的序言中写道: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取得地位,是由于他作出了别人无法重复和取代的贡献。至少这样两类画家的贡献是不可重复和代替的,一类是开山鼻祖,另一个是登峰造极者。赵望云的早期属于前者,晚期在向后者攀登,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这是对于先生艺术成就上的评价。在此之外,赵望云先生对于底层生命的关怀,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意识以及虔诚的文化担当,更令人动容。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今日重识,启示后学者。

责任编辑:无此用户[628]

推荐关键字:冯玉祥 艺术大众化 赵望云 长安画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3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