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大藏家仇焱之:千元捡漏鸡缸杯

2016-08-22 22:29:25 来源:腾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吾所从事,世间至上,作息生活于菁华雅器之间,亦无上级,只对吾自身负责。”

 

  —仇焱之

   仇焱之(1908-1980),江苏太仓人。早年师从晋古斋古玩店业主朱鹤亭,精于瓷器鉴定。民国34年(1945年)由卢吴公司在沪负责人吴启周介绍, 结识英国古董商厄宝德,为其在沪办理古玩出口托运业务。民国35年以200万法币独资开设“仇焱记”(又名“仇焱之文玩会”)于嵩山路44号。同年出任上海市古玩商业同业公会候补监事。民国38年结束在沪经营活动,在香港、瑞士继续经营古代陶瓷。

  仇焱之13岁于上海一家古玩店当学徒,其掌柜对古陶瓷鉴定十分善道。仇焱之在掌柜的调教下,勤学敏悟,练就了一双辨别古陶瓷的“慧眼 ”。之后,便自立门户,立志经营古陶瓷,因其家学渊厚,有独特的古书画鉴赏天禀,故十分注重对古陶瓷的画工纹饰与造型的研究,这在“圈内”可谓标新立异。

  古往今来,古玩鉴赏界就存在“玩画不屑瓷”、“鉴瓷不研画”的弊端。而仇焱之如此高屋建瓴的“鉴瓷观”,沿及今日,在“鉴瓷界”仍乃先卓。到上世纪40年代初,仇焱之凭借其手眼独出,成为上海滩商贾云集的十里洋场中的风云人物。

  上世纪40年代晚期,仇焱之赴我国香港发展,与敏求精舍的创始人胡惠春、徐伯郊等俦侣成为第一批南下的香港第一代收藏家。

  10余年间,在此弹丸之地,衔泥筑巢般地收藏了众多历代官窑瓷器,传其曾以1000港元捡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誉为业内佳话。

  鸡缸杯是明成化斗彩杯之一。饮酒用具。造型为敞口,浅腹,卧足。因杯身以斗彩描绘线鸡啄早哺雏,姿态栩栩如生,辅以牡丹、兰花、柱石纹,故名。据《成窑鸡缸歌注》:“成窑酒杯,种类甚多,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质莹洁而坚。鸡缸、上画牡丹,下有子母鸡,跃跃欲动 。”《陶说》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

  上世纪50年代在香港,仇焱之曾经用1000元港币,买下了一只别人都以为是假货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一只鸡缸杯之后又被坂本五郎、ESKENAZ、玫茵堂等世界级收藏家或者机构收藏。

  鸡缸杯现知存世十四件,仇焱之就曾拥有四件。仇氏一生仅售出两件,其一归于英国贝克街Leopold Dreyfus夫人,另一件,则由藏家刘益谦于香港苏富比(以二亿八千一百万港元)购得。

  抗战期间,仇焱之在北平收藏了一只宣德雪花蓝大碗。 从这只大碗的价格变迁,很能够说明收藏家能够成为富翁的原因。这只大碗原先为晚清时期一位盐运使所有,后来家境破落,孙子成了大烟鬼,宣德雪花蓝大碗在被不识古董的子孙盛了二十多年的黄酱之后,终于以5元的价格换回了5只大烟泡。天津劝业场的一家古玩铺以5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只碗,北平琉璃厂陶庐斋经理又以500元得到了它。仇焱之买的时候,价钱已经升到了800元。到了1980年,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仇焱之瓷器拍卖专场中,这只碗竟然卖到了370万港元!

  繁忙的生意之余,仇焱之始终笔耕不辍,于1950年相继出版了《抗希斋珍藏明全代景德镇名瓷影谱》、《斋珍藏历代名瓷影谱》,成为国外专业人士研究中国官窑瓷器最有价值的书目之一。备受世人仰慕的是:仇焱之超人一等的“眼力”和流利的英语,亦为其游刃于古玩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责任编辑:裴刚

推荐关键字:仇焱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