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衣以载道 “无用”回家

2016-05-05 10:43:48 作者:张莹 来源:深圳商报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她从巴黎时装周走来,她为政要设计外访服装。

  当外界在这些光芒中寻找马可时,她早已卸下荣耀,前行很远了。

  北京初夏柳絮翻飞的美术馆后街,“无用”家园低调朴素。马可不施粉黛,一袭素衣,站在无用“家人”围坐的中央,首次向外界倾诉十年“无用”之路。

  其后,本报记者专访了这位服装界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

  十年前,当马可停下穿梭世界时尚之都的脚步,转向国内农村,和传统手工艺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她没有再停下来。“这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完全扭转了我看世界的方式。”马可说。

  从时尚之都回归中国农村

  在农村,在传统手工艺人身上,她重获内心平静的力量,找到了精神的归属感。老一辈手工艺人敬天、惜物、爱人,他们依四时而动,取材自然,做出带有温度和情感的东西。与这种心无旁骛的匠人精神相对应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制作者和物件之间的知己知彼,物件和使用者之间的温厚体贴。这样的以物传心,朴实、自然、健康,引发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2006年,马可只身来到珠海建立工作室,取名“无用”,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最为有用。

  在那里,她坚持所有出品手工制作,一件衣服从手织布的粗织纹样开始,到缝制和植物染色,都用手工。她请来贵州掌握传统女红技术的手工艺人,有时候,听着隔壁女工织布的声音,马可感动得要掉下泪来。

  当今世界,奢侈的已不再奢侈,惟有安于清贫的心最奢侈。类似的话她曾说过多遍,十周年庆再次说起,语气仍难掩激动和不容置疑的坚持。

  她把物质的属性分两种:一种是奢侈品和时尚快消品,拥有越多,越觉得不够;另一种,简单朴素,一旦拥有,别无他求。“无用”,以曾经给过她巨大感动的手造之物为媒介,向外界倡导一种精简到最少的,节制、知足、朴素的生活精神。

  反对顾客大量购买

  北京77文化创意园的无用生活空间,马可花了两年多选址建立。大到房屋构建,小到物品摆放,全部经过精心设计。

  两层的空间由展厅、家园组成,展厅摆放收藏诸多能代表“无用”精神的藏品,家园内设冥想室、客厅、书房、卧室、洗手间,儿童房,从书籍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服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每件产品的价格标签做成“出生证”样式,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名字、生辰、材质标识。所有的物件都是手工制作,你需要花时间和它们相处,生出情感。

  展厅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一个时间段仅接待一拨客人,为的是让参观者有充分时间品味“无用”的生活理念。家园不设VIP卡和打折,反对大量购买,倡导节制购物,器物衣物损坏均可送返修补。

  在贾樟柯以马可为主角的获奖纪录片《无用》里,工厂批量制造成衣,这是工业化时装产业的缩影。马可的“无用”企图再现传统手工业盛行的年代,“里边有很多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功夫。”

  不断做减法的生活方式

  没有人生而不凡。起初,马可的衣柜里也有不少于100件衣服和数十双鞋子,也曾为按时推出“例外”品牌的每一季新品忙得不眠不休。她深谙时尚之道,可以准确预计创业品牌几年后的销量,也曾坐在时尚评委席阅评成千上万的时尚品牌。最终,她把这些统统放下。

  今天,马可穿着9年前的手做衣服,用着4年多的铜质眼镜盒,被书包肩带磨破的衣服缝补后再次上身。招待宾客剩下的点心,用作次日早餐,发布会后尚未枯萎的鲜花,插在案头摇曳。“我计算过,每个月维持我的家庭必需的开支,四五千元已经够了,主要用于买食物和书。大部分最有用的东西都不用花钱,比如阳光、空气、山泉水。”

  在珠海市郊一个清幽的百年园林,马可安静地设计,家人和鸡犬相伴,同事匠人相知。大部分日子工作至夜深,闲时爬山远足。这样朴素的生活,非但不单调乏味,相反丰盈知足。

  为传统手工艺开辟高端之路

  然而,一个绕不开的质疑是,如何理解无用倡导的回归自然理念与部分产品售价高昂的矛盾。这或许是少数能让马可情绪激动的问题之一。

  以衣物为例。纺纱织布大概一个月织一匹布,后期的制作和植物染色又要耗费半个月时间。遇上天气不好,或者植物短缺,等待的时间更长。这样的全程精工细作,加上别具匠心的设计,让“无用”的衣物的确价格不菲。

  马可希望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开辟一条高端之路,反对优质手工艺品和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制品拼价格。但眼下的潮流是,很多人一年买几十件工业成衣不惜钱,却对一两件相对昂贵的传统手工制品望而却步,尽管后者按使用寿命来计算花的钱更少。这就不难理解“无用”为何反对个人重复消费(即“客单量”,时尚品牌最看重的数据)。

  另一个现实是,“无用”从成立起就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不是为自己而存在的企业,它为众人而存在。“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我已决意不为金钱、利益和名誉而努力。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使命太大太空,但是,有人迈出第一步,会有很多人跟上来的。”马可说。

  挽救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

  十多年来,马可深入边远农村探寻几乎消失的传统手工艺,其深度和广度,令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制片人惊叹。每当遇到喜欢的手作,花再多钱也要买下来,费再多工夫也想学。“她可以蹲旁边看着人家绣花,蹲几个小时,然后自己拿着学。”一起调研的同事说。

  马可对布料有着天生的敏锐,200种面料,1分钟辨别毫厘差别,挑出最需要的几块。一次工作室停电,她在黑暗中逐个触摸一整架的面料并判断是哪种材质,来电后,正确率达到95%。

  “对我来说,布料是有生命的。看到布料,就已经看到衣服。一块布料,最终做成怎样的衣服,不是思考而是直觉的结果。设计师只需解读和顺其自然去做,无需刻意创造。所以我花80%的时间认识面料,剩下的时间做设计,犹如和一个人相识相知的过程。”马可说。这种手艺人和物件之间的互相知照,正是传统手工艺的精髓所在。

  然而,马可发现,中国传统手工艺一代不如一代,真正的传统手艺守护者只有老人,“一旦他们离开,这门手艺就永远消失了。”接下来,马可要和时间赛跑,最大限度地留住行将消失的传统手艺,并改良、推广之。

责任编辑:潘慧敏

推荐关键字:马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