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窑 战国原始青瓷残碗
战国时期的德清窑,无论窑场范围、数量,还是青瓷的质量都达到了鼎盛时期,窑址有冯家山、南山、亭子桥、下阳山、鸡笼山、塔地里、前埠、窑坞里等30余处。战国青瓷无论是瓷土加工技术、成型技术、装饰技术、配釉技术、窑炉与装烧技术都为浙江青瓷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德清窑址以生产原始青瓷为主,这与绍兴等地的窑址兼烧印纹陶的情况有所区别。那么德清窑战国原始青瓷大概有多少窑址?生产规模如何?主要产品有哪些?器型和装饰风格又有何特点?装烧工艺如何?浙江德清博物馆研究员朱建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解析:
器型丰富
德清战国原始青瓷产品除有碗、盘、盅、钵、洗、盂、罐等日用器外,还有豆、鼎、尊、瓿、匜、钟、錞于、悬铃、悬鼓座等仿青铜礼乐器最引人注目。碗的造型改变了战国早期直腹盅式碗的形态,取弧腹造型为主,有深腹、浅腹大小不同的数种。盅作为饮酒器产量很大,直腹平底、最大腹径在下部。豆小巧别致,上部为浅盘,下承喇叭形圈足。瓿是新出现的容器,且产量很大,直口平唇,丰肩弧腹,平底,肩部堆贴铺首或铺首衔环。罐类造型与其相似,不同之处是在肩部堆贴小圆穿。它们的肩至上腹部有的装饰水波纹、弦纹、瓦楞纹、还点戳正反两个C形纹组成的S形纹,施青或青黄色釉。
器物成型
如小件的碗、盘之类以一次拉胚成型,器形规整、胎体厚薄均匀、外底可见线割痕迹。瓿、罐为这一时期很流行的容器,一改西周春秋时期筒形罐大口、直腹的形态,以小口、丰肩既增大容量,又便于加盖封存。但是制作时难以一次拉胚成型,就采用上下分制后衔接的新工艺。轮制技术娴熟,如瓿、罐的小直口规矩匀称,碗、盘等内底至腹多见旋坯痕。铺首或铺首衔环均为模制后胎接,C形纹组成的S纹为点戳而成,弦纹在陶车转动时用锐器一点而就。而此时极流行水波纹,则巧妙地在陶车快速转动时用篦状器斜贴着器表作上下移动,既快速又使线条匀称柔和。
器物装饰
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手法多变,一般来说纹饰多与同时期青铜器相仿。如刻划弦纹、水波纹,或弦纹间夹水波纹。在碗的口沿下,罐类的肩部,杯、洗的上部为常见。罐、瓿的肩部多见压印瓦楞纹、云纹、C形纹、刻剔锥齿纹等。瓿的肩部堆贴铺首或兽衔环,铺兽的兽面作牛头形,是用模具模制后在施釉前进行胎接而成。铺兽有两种形式,一种较扁平,在牛鼻的位置突起一环形穿,有的作桥形,其中衔环。另有少量发现的钟、錞于的标本,钟的纹饰为模印,突起的线条将其分成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线条上饰斜纹,长方格内有回纹,枚是堆贴胎接,有的容易脱落。錞于用正反C形纹作S纹,是用锐器戳印而就。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装饰采用刻划、模印、堆贴等手法,使这一时期的陶瓷艺术绚丽多姿。由于装烧的需要,器物均为局部施釉,凡是适合于套装叠烧的碗、盘、缽等,内外底不施釉,瓿、罐等较大的容器,釉不及底,无釉露胎处因受二次氧化呈朱红色。釉层厚而不均,釉色有青黄、青绿、酱褐色多种,有的胎釉烧结较差,剥釉现象较为常见。
器物装烧
由于德清战国时期的古窑址没有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对这一时期的窑炉结构无法了解,仅在窑址堆积中见到很多黑色的烧结物和红烧土。根据烧结在一起的标本,可知碗、盘、缽之类都是套装叠烧的,叠烧的间隔物已不再使用春秋时期常见的垫珠作间隔物,而是用一种白色粉末作器物的间隔,几乎所有器物的内、外底和窑具的托面均有此类物质。以往被认为到东汉时期才被广泛使用的窑床垫底窑具此时已大量使用,这种窑具呈筒形,上部为圆形托面,筒身有镂空,有的有刻画符号或记号,说明制瓷工匠已经认知窑场底部窑温相对较低,需要用这种筒形窑床垫底抬高其窑位了,以增加烧成的成品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窑炉技术的改良与进步。
总之,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制作工艺从表象来看,主要表现在器型丰富一改前期仅碗、盘、盖之类的单调局面,这一方面说明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生活器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拉胚成型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器物装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改变了前期以素面为主的状况,显现出多姿多彩的陶瓷工艺艺术。胎的烧结程度、釉面的质量和胎釉的结合比较前期有不尽人意之处,反映出当时原料、窑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器物的装烧、套装叠烧间隔材料发生了变化,从中可以窥视窑炉技术的改革。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