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谁是中国艺术品国际买手?

2012-03-19 04:46:50 作者:王歌 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欧洲艺术及古董博览会展会现场

  告别冬日的寂寥,早春三月海外的各类艺术盛会正唤醒沉睡中的艺术和艺术市场,其中包括3月15日盛大开幕的TEFAF(欧洲古董艺术博览会)和即将举槌的纽约亚洲艺术周。近几年,由于国内艺术品价位的逐渐攀升,海内外已然形成了艺术品“价差”,这也使得大量的中国艺术商人涌入这些国际艺术盛会。不自觉中,这些中国商人已然形成了国际艺术品市场中一股强大的购买力量。

  2011年秋,记者采访过一位常驻英国的中国艺术品商人。问及他这几年最大的感触时,这位先生微笑地答道:“中国商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2011年似乎特别的明显,刚过去的伦敦亚洲艺术周,邦瀚斯的拍场内几乎全是中国人。只有最后排坐了两三个外国籍的商人。拍场上的竞争根本没有给他们什么机会。我印象里,其中一位很早就离场了,另一位,举了两下牌子,也叹气地走了。你没看到他们当时的脸色,很是无奈,也很是滑稽。”

  John是位英国的艺术品商人,他的古董店主营的是西方古董,但这几年他也开始留心中国古董了。他向记者透露,“我开始意识到中国这个市场,是在2010年一件乾隆瓷器被拍了5500万英镑,当时我吓了一跳,应该这么说,所有圈内人都吓了一跳!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就连地铁上的报纸都有这条新闻。后来我也注意到,有不少中国人经常光顾我们的市场,而且他们出手很大方。我父亲早年也曾经营过中国古董,现在我想重新拾起来... ...”

  I. 利益诱使中国古董商人国际化

  从上述二位的描述,我们能感受到今天中国人在海外淘宝已经到了疯狂之地步。中华五千年历史孕育了无数璀璨瑰宝。西方人包括日本人一直都非常欣赏中国的陶瓷艺术和青铜器艺术。战争、掠夺、贸易,使得无数中国艺术品流落他乡。早些年,中国人开始持重金从国外购流失艺术品,先后从国外“抢救”回圆明园兽首便是例子。我用“抢救”一词是想说明这种购买的行为是“爱国主义情结”!

  然而,到了今天,中国人如此在外大面积的“寻觅”失落的艺术品,除了强烈的爱国情结外,也有来自利益的驱动。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使得国内艺术品价位不断攀升,同时海内外的中国艺术品出现了“价差”。这一价差,便是今天中国淘宝热的最根本原因。

  常年从事古董经营的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我们详述了他从“出口艺术品”到“进口艺术品”的这一过程的转换。蒋先生承袭父业,自己是经营古董的第二代。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在做古董生意。那个时候他通过文物商店,将艺术品运往香港,再从香港运到日本、欧洲等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中国各地大点的城市开始有了文物商店,文物商店最早是做文物出口的。文物商店自己并不主动征集东西,大部分的时候是被动的等人把东西送上门。我们开始做这个生意的时候,是自己找第一线的商人——指那些直接从百姓家中,挨门挨户收古董的商人,人们通常称他们为文物贩子。从他们手里大量的拿货,然后送到文物商店,文物商店加盖个火漆印,这样东西就能出口了。我再通知运输公司,把货运到香港。不知不觉,到了90年代末以及2000年初的时候,我开始发现这价差开始有逆转的迹象了。这几年,已经特别明显了,中国的艺术品往往是国内贵、国外便宜。所以现在又开始把东西往国内拿。”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是下属雅昌集团的独立艺术市场监测及研究机构。我们的分析基于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自1993年至今统计到的500+家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的10,000+拍卖专场中近2,500,000件拍品成交及图文信息。在充分尊重和理解艺术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严谨的整理和分析,并据此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观测艺术市场走势,分析艺术品类以及艺术家的市场行情,提供艺术品估价信息参考,并提供相关讲座和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徐翠云

推荐关键字:国际买手 艺术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