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肖像摄影大师曼·雷摄影作品欣赏

2013-02-12 15:48:06 来源:摄影之友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人像摄影是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题材,自从有了摄影这玩意,摄影家便将镜头对准了自然风光和人类自己的面孔, 摄影者对人类自身的关切甚至超过其他物体,这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于摄影师来说,人像摄影是以人为主要 拍摄对象的活动,所以摄影师除了必备的摄影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与被摄者建立起互信的关系, 这样被摄者就可以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拍摄任务。

  曼·雷肖像摄影作品展伦敦举办

  美国现代主义艺术家曼·雷的人像摄影作品展于2月7日在英国伦敦的国家肖像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出150多张他从1916到1968年所摄的人像照片。【详细】

  下面我们一起解读两位世界级的摄影大师的人像作品,他们分别是美国摄影家阿诺德·纽曼和曼·雷。

  在艺术史上曼·雷不仅是一位摄影家,还是达达派、超现实主义的画家、雕塑家,他1890年出生于费城,20岁的时 候,曼·雷认识了美国当时被誉为“摄影之父”的斯蒂格利茨,并从他所主办的《摄影作品》杂志中获得大量关于摄 影的信息。他移居巴黎之后,他为了维持生活,在巴黎开设了一家照相馆,并开始摄影创作活动,在此后的时间里他 始终以绘画和摄影双栖型的艺术家身份从事创作活动,直到1976年在巴黎去世。所幸的是,国际摄影界并没有忽略 他在摄影方面的杰出贡献,例如:1961年荣获威尼斯摄影双年展金奖,1966年联邦德国摄影学会授予他文化奖,他 的摄影作品先后在欧美各国相继展出,尤其在他去世之后,1982年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回顾展,1988 年美国国立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曼·雷生平回顾展等等,这些足以说明摄影大师曼·雷的重要地位。

  勇于创新的 摄影家曼·雷

  女郎和木雕(之一,1926) 这也是曼·雷的代表作之一,也曾是拍卖价钱惊人的一张作品,画面上女 郎紧闭双眼的脸和木雕面具在某种程度上是何等的相似,同时黑白对比又 是何等的强烈,他在似与不似,对比与协调之间找到美的平衡点。

  泪珠

  这也是曼·雷的代表作之一。 曼·雷摄影上的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思想,这张作品他突破了模特与摄影师之间的距 离界限,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模特的双眼特写,零星点缀的几颗“泪珠”显 得晶莹剔透,画面极具冲击力,更有意思的是那几颗“泪珠”居然是玻璃 珠而非真正的眼泪,这一小小的细节足见曼·雷叛逆而多变的个性。

  与其拍摄一个意念不如拍摄一个梦幻深受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绘画思想影响的曼·雷,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他宁可去创造一个个充满幻境的世界,也 不会拘泥于对客观对象的简单重复。正像他所说的那样:“与其拍摄一个东西,不如拍摄一个意念;与其拍摄一个意 念,不如拍摄一个梦幻”。

  勇于创新的探索者尽管曼·雷三十出头才开始涉足影坛,但是,凭借他灵活多变的手法,精湛的技术和在绘画上的深厚功底,他的作品 往往透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清新气息,其作品风格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独具特点的中途曝光作品。做法 是在底片冲洗的中途打开灯,让原本没有曝光的部分突然过度曝光而造成负感反转现象所致。曼·雷对中途曝光法特 别喜爱,并用这一技法制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2、负像效果照片。对于负像照片的制作比较容易,只要将一张负片 拷贝成正片然后用正片来放大即可。

  3、实物直接曝光法。 是将实物直接放在放大纸上面利用放大机或其它光源进行曝光而得到影像的方法。这种类似现在通过复印机或扫描仪直接扫描实物而得到影像的做法,不同的是曼·雷用的是 透射原理而复印机用的是反射原理而已。此外,曼·雷还尝试了多底叠放,故意虚焦等后人常用的技法,并创作了大量作品。

  杂技演员巴尔比特(1926)

  这是一张带有超现实味道的作品,曼·雷将杂技演员巴尔比特男扮女装的两个形象通过 两次曝光的拍摄手法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里,被摄者直逼镜头的暧昧眼神和妖艳面孔下的男性身体,以及背景上婀娜多姿的舞蹈动作,使画面充满梦幻与荒诞之感。很难想象 那是同一个男性演员。前景的形象使用人像摄影中最忌讳的低角度布光,更加增加了画面的超现实感。

责任编辑:佟雯

推荐关键字:摄影展 曼·雷 肖像摄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