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姜国芳&姜川:父与子共同讲述紫禁城的故事

2012-07-08 23:30:10 作者:刘倩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0次浏览

姜川《大玻璃系列》局部

姜川《大玻璃系列》局部

  姜川:作品源于西方古建筑的彩色玻璃

  小的时候经常跟父亲一起去故宫画写生,从那个时候就觉得故宫这个东西挺有意思,就是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多,图片也比较多,对我来说就非常自然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创作起来,自然而然有小时候童年的感觉,没有什么太多的优势,后来出国以后基本上喜欢这种古典建筑,在教堂里边,去国外也是在一个教堂里,我们每个星期六也会做礼拜,所以这种东西接触很多。

  可能是因为我大学是学建筑的,我记得大学一年级刚上专业课的时候,教授讲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就是光是建筑的源泉。最后又陆续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用光的大师。毕业后,由于长期在国外跑,古典建筑尤其是以教堂为主的建筑类别让我很着迷。简单的说这次玻璃画创作的灵感就是我对光的痴迷,几乎所有玻璃画的内容都来自我长期一个人在国外留学工作的经历。都是我对记忆、对生活和对现状的一次对话。

  我很喜欢巴塞罗那的的教堂里边,你走进去的时候很多游人开始去之前都非常热闹,很想去照相的感觉,但是一旦他进入到那个大门的时候,有这种光的感觉打在他的脸上,他就把这个问题忘记了,老老实实站在那儿,所有的人像虔诚的教徒一样看着,从那儿以后我也加入他们其中的一员,我看到那种光的时候,我也有那种感觉,不光是巴塞罗那,欧洲很多国家都有,所有的教堂都是这样的,虽然服装没有这么多的华丽、五颜六色,但是起码这个时候给我一个深深的烙印,那个时候我已经想往这方面发展了。

  雅昌艺术网:姜川你与你父亲在题材上都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景,但是表现方式上差别很大,你父亲是超写实主义,而你在表达画面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以不明确的人物来表现场景,例如人物的面孔都是忽略的,你觉得这种差别原因何在?

  姜川:因为我觉得我画得不是很好,我要画起来很累,我画不出来这个效果,所以干脆用这种方式完成,其实我感觉所有的人不需要很多面孔,他们很多表现已经能把他们讲什么或者看到什么全部表现出来,对我来说没有那么大的什么兴趣,东西方来说,可能我是一个中国人,但是我觉得我比他们做得很好,周围人的细眼睛,面部的特质,在中西文化国际化的状态下可以慢慢地体现出来,大家都是人,不需要分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就是这样的。

姜川《大玻璃系列》局部

姜川《大玻璃系列》局部

姜川《大玻璃系列》局部

责任编辑:刘倩

推荐关键字:姜国芳 姜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