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1年,社会公众对艺术收藏及投资的广泛关注以及金融资本的积极参与,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向和宏观经济以及流动性资金动向息息相关。而持续性银根收紧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切切实实经历了先扬后抑的动荡:春拍的爆发和秋拍的回调。
2011年春,拍卖盛况空前,成交额高达445.31亿元人民币(统计时间为1至6月),同比2010 年春成交总额增加了107.28%。而秋季拍卖市场中(统计时间为8至12月),虽然作品上拍量、成交量均比春拍增加,但成交总额增加幅度较小。2011秋拍作品上拍数量环比春季增加91,976件,增幅达35.54%,为350,791件,但成交总额增幅进一步下调,为461.97亿元人民币。细究461.97亿成交额的背后,拍卖规模的急剧扩张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之间的矛盾导致2011 年秋拍成交率仅为44%。这一轮上涨行情强弩之末的势头显而易见。
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2011年春从宏观经济观察显示整体经济已经进入下滑的趋势,但资金流动性相对过剩。而2011年秋,流动性过剩的形势有所逆转,不少企业甚至出现资金短缺现象,此一社会资金状况明显反映到秋拍成交结果上;第二是卖家对于2010 全年乃至2011 年春季虚高成交价格的攀比,导致许多拍卖行为了拿货迁就寄售方的奢望,估价过高,造成流标;第三是由于市场价格高涨带动卖家逢高套现的冲动,使大量近期成交的作品又涌进市场,因为间隔太短并且过于频繁换手而遭到买家抵制。
预知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详情,请看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隆重推出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1年)》。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rt Market Monitor of ARTRON, AMMA)是下属雅昌集团的独立艺术市场监测及研究机构。我们的分析基于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自1993年至今统计到的500+家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的10,000+拍卖专场中近2,500,000件拍品成交及图文信息。在充分尊重和理解艺术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严谨的整理和分析,并据此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观测艺术市场走势,分析艺术品类以及艺术家的市场行情,提供艺术品估价信息参考,并提供相关讲座和咨询服务。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