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承办,广州美术学院教务部、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中国游协数字艺术专委会、爱普生光影研究院共同协办的“咸水、湍流与算法地景”:首届湾区·艺术与科技三年展在大学城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嘉宾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由洪荣满和王乃一担任策展人,旨在从艺术与科技层面回应数字化生存境况,展示国内外媒体艺术家的前沿创作趋势及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媒体艺术与文化产业创新方面的本土经验,力求为艺科融合的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范勃,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院长秦俭,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院校美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罗礼平,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委员王亦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中心主任郑工,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院长詹蕤,福建省美术馆馆长邱志军,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副主任陈晓阳,湖南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孙婵,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委员盛瑨,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史纲,北京航空航天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委员叶风,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制作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副秘书长杨树,四川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委员汪泳,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委员王帅,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副院长陈峰,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茂宁,尚榕美术馆馆长常芳等嘉宾;
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秘书长费俊,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艺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冯梦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艺委会委员郑达,田晓磊,邹麓阳,黄钺;以及策展人、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总监王乃一和广州美术学院各院系、部门领导、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洪荣满主持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范勃、费俊、冯梦波、王乃一分别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范勃致辞

中国美协数字艺委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冯梦波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洪荣满主持开幕式
范勃在致辞中阐述此次三年展以人文地理、创新生态为根基,展现艺术家视角下对当前世界的洞察与再想像。三年展将持续的聚焦于未来与科技,这与学校未来发展高度契合。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系统推进艺科融合的发展途径,在求新与传承之间培育优秀的艺术人才。未来,三年展将持续致力于构建艺术、科技、产业与社会深度互嵌、共生共进的新生态,并促进湾区文化与艺术科技的共同进步。
费俊提出此次展览是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聚焦未来与科技的创新平台,三年展致力打造全球艺科融合的未来引擎,以广州为核心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文化软实力”。本届三年展让艺术成为理解科技的方式,让科技成为感知世界的语言,希望以此为艺术与科技对话开辟新的想象空间与实践路径。
冯梦波在致辞中以自身与广州的渊源为切入点,感慨艺术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光明前景,并衷心祝愿三年展在未来能持续、稳步地开展。
王乃一介绍本次展览以“湍流回响”为主题,从湾区独特的水域文明、文化肌理和技术现实出发,探索艺术、科技与生态交织的未来范式,推动思想共振与创新生成,并寄愿这个持续发酵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在未来成为新的路径。


策展人、导览现场
11月15日上午,在美术馆2楼南通道展厅举行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数字技术重塑下的地景叙事,以及湾区特有的生态与文化等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



艺术家导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4日。
图文:由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提供
责任编辑:江静
推荐关键字: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 咸水、湍流与算法地景 广州美术学院 首届湾区·艺术与科技三年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