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he Times」—上海嘉禾2025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于2025年11月15日20:00正式举槌。专场呈献180余件拍品,以宏阔的艺术视野、创新的国际视角、系统的学术思路,用海纳百川的“新海派“精神树立新的当代艺术的经营面貌。本次拍卖特别推出「无畏先锋」:中国抽象在上海板块,聚焦中国抽象艺术的辉煌成就,精选了多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板块领衔拍品周长江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美术馆馆藏级的《互补系列NO.120》现场以300万元起拍,1,050万元落槌,加佣金1,207.5万元成交,取得了开门红的好成绩。
正签:长江89.3。
出版:
1.《海上油画名家实录·周长江》P26,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2.《世界艺术(WORLDART)》P10,中国抽象艺术杂志社,2008年。
作品集:
1.《ZHOUCHANGJIANG》P5,90年代。
2.《手书・状态(HANDWRITTEN·STATE)》—周长江作品集P40,2013年。
3.《天・人之问》—周长江作品集P103,2009年。
4.《周长江作品集(ZHOU CHANGJIANG’S WORKS)》P19。
展览:
1. 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1989年。
2. 莱昂纳多・达芬奇——人体机械学展,视平线艺术空间,上海,2007年。
3.「写」之域─当代艺术十一人展,视平线艺术空间,上海,2008年。
注:此作品于1989年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出版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界,周长江的《互补系列NO.120》横空出世,于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银奖,成为建国以来首幅获得全国美展奖项的非具象油画作品。这一突破性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抽象艺术获得了官方认可,更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篇章。周长江的《互补系列NO.120》代表了中国抽象艺术的高度成就。它不是对西方抽象主义的简单模仿,而是基于中国文化根基的现代创造。作品中那些张弛有度的布局和遒劲有力的笔触,都体现着他对中国书法传统的敬意。更重要的是,这件作品本身,也是一种以东方哲思回应全球现代性对话的文化宣言。正如周长江所言:“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已经学西方有100来年,到了应该思考自己,怎么样用我们自己的文化平台来说话的时候。”

周长江《互补系列NO.120》局部
《互补系列》的创作灵感源于周长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入思考。艺术家从“阴阳互补”这一东方哲学核心观念出发,通过造型、色彩、笔触、肌理等视觉元素,探索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互补系列NO.120》这件160x170cm的大尺幅作品中,周长江以厚重的深红色铺陈出整体的视觉基调,这种深邃而饱满的红色既带有东方美学的象征意味,又呈现出现代绘画的表现力度。画面中,深褐色与深灰色的线条笔触交错纵横,那些不规则色块的巧妙安排,仿佛阴阳二气的交织与转化。《互补系列NO.120》不仅是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历史坐标,更是中西艺术对话的重要成果。它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生命力,为后续艺术家的探索提供了宝贵启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