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对话 | 钮方正:以“译”之名,重构江南

2025-11-11 10:39:03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地域题材早已超越地理与风物的再现,成为艺术家精神表达的重要源泉。对于出生于苏州的艺术家钮方正而言,江南不只是故乡的符号,而是一种深藏于心的文化身份与精神归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88b2d4aeed5066724af891a1419fa861.png

展览现场

近期,以“心译江南”为主题的钮方正油画作品个展正在金鸡湖美术馆展出。展览标题中的“译”字,是钮方正艺术思想的核心线索,它既意味着形式语言的转换,也象征着情感与文化记忆的重构。通过“译”的姿态,他在主观感受与理性构思之间,完成了一场心灵与故土的深层对话。

钮方正将西方油画的厚重肌理与东方水墨的空灵意境相融,使江南的烟雨与光影在视觉中呈现出可触的质感与精神的深度。他笔下的“灰”是一种带着微光的“高级灰”,既源于苏州低调、含蓄的城市气息,也寄托着艺术家对江南诗意与静谧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带有情感温度的语言。它时而偏蓝,时而泛紫,甚至带着微微的红调。正如他所说:“不同的心境,用不同的‘灰’来译出江南的诗意。” 这种来自内心的色彩意识,使作品在静谧中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张力。

“我是苏州人,对故乡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份情感贯穿了钮方正的创作,也塑造了他独特的艺术叙事。画中斑驳的粉墙、磨损的石板路与黛瓦深巷等,凝结着江南的历史与人文精神,带着时间的厚度与生活的温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fdc4080b07a592f6f9b1beec7fa199a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355c4595e5485312f603b495c924bad2.png

展览现场

走进展厅,观众会被一种安静的力量所包围。灰调主导的画面,如烟似雾,光影在层层堆叠的肌理中游走,既有现实的厚度,又有梦境般的诗意。他以纪念碑式的构图,让柔婉的苏州风景呈现出雄浑的精神维度。钮方正以这种方式回应着他心中的江南——那是一种超越温婉的坚韧之美,是在静默中的底气与自信。

“心译江南”不仅是一次绘画展,更像是一场关于文化与自我认知的对话。钮方正以“译”的姿态回望故乡,把江南从记忆的图像转化为精神的风景,让观众在他的画作中,感受到一种被岁月打磨后的宁静与力量。

【对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2097089aee23075fa1b7517109350f2.jpg

艺术家 钮方正

“译”是一种状态

Q:我们注意到展览主题是“心译”,您为何选择“译”这个字来定义您与江南的关系?

钮方正:我选择用“译”字,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我们平时习惯说“画江南”“描绘江南”或“写江南”,这些说法我觉得是从客观角度表现江南。而“译”字包含了我个人的主观思考、筛选与挖掘,用自己的理解表现江南。

从我的创作历程来看,我也是从“画江南”“写江南”阶段走过来的。但到了一定程度后,我觉得江南的内涵太多了,需要我进一步去认识、去理解、去挖掘,并整理、归纳、提升。

这就像翻译外国的著作一样,既要忠实于原作的真实,又不能只是机械地直译。我们需要理解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然后用母语的语境去重新诠释。我觉得用“译”这个字,能比较恰当的来表达我目前画江南的一种状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ce60a0c17b0eb7d2c631a73ef76aa0f8.jpg

粉黛之境 190x100cm 2021年

Q:您希望通过画笔,“译”出一个怎样的、属于您内心的江南?

钮方正: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原文化相比较带有一种诗性。江南在中国人心中,早已是承载诗意、乡愁与文化记忆的精神符号。

在我心中,江南是复杂的。它是柔性的,有诗意的,有底蕴的,有积淀的,却又蕴藏着一种坚韧的力量,一种自信。我想通过画中的小桥流水、粉墙的斑驳感、石板路的磨损痕迹,表达时间沉淀下来的诗意,带着历史温度的文化气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7b0e69f76ce68e2b0cd79290cae64c4.jpg

姑苏人家尽枕河 170x120cm 2022年

两把解读江南的钥匙

Q:您拥有美术设计与油画专业的双重背景,这样的经历对您的油画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如何融汇到您如今的“江南叙事”中的?

钮方正:我既有设计的教育背景,又有绘画的学习经历,两者相辅相成,是我描绘江南非常有力的两把钥匙。也许,我比别人多了一把解读江南的钥匙,这让我感到很庆幸。

我认为设计中的一些美学原则与方法,更加有利于我现在绘画的创作。绘画发展到今天,融入了很多设计的理念,如构成感、形式美、黑白灰布局、点线面构成、节奏韵律等,是我曾经系统研究、学习过的内容。如今成为我油画创作风格的突破与绘画革新的有力助手。

Q:很多人提到江南,首先联想到的是水墨意境。在您看来,油画在表现江南的湿润、光影与诗性方面,相较于水墨,有怎样的独特表达?

钮方正:油画和水墨是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各具表现的独特性。油画表现手段非常丰富,或厚重堆砌、或轻盈薄涂、或刀刮、或笔抹等等,可以用实实在在的、可触摸的质感来传达江南的诗意、空灵、湿润、光影与内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4efa65e4add22d41801dde3c9c958120.jpg

静静地小巷  170x120cm 2020年

Q:您作品中“高级灰”的运用令人印象深刻。这种灰色调,除了对苏州城市色彩的客观提取之外,似乎也包含了您的主观情感。

钮方正:是的。我对“高级灰”的运用,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第一,是源自苏州这座城市本身的色彩。它的色调稳重、含蓄而低调,是烟雨朦胧的,自带一种灰色的属性。这种“灰”是苏州客观的城市色彩。第二,是我对江南的主观解读。我认为用这种“高级灰”来表现江南的诗性、烟雨朦胧的、湿润的、安静的气息更加恰当。我将这种客观的灰色归纳与凝练成某种带有紫色、蓝色的灰,甚至带暖色红的灰。不同的心境,用不同的“高级灰”来表达,这是我主观的一种创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c25650e26a67abd8f5805005d10f2a7.jpg

巷陌深处1  120x50cm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a1b8a0c0c651bffcc8a7ecb9a6734fa6.jpg

巷陌深处2  120x50cm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e724f281d699ee24b8953ac1e74573db.jpg

巷陌深处3  120x50cm 2024年

江南文化的“进行时”

Q:在您的“巷陌”系列中,描绘了斑驳的粉墙黛瓦与静谧的水巷,少有人物。您想通过这些画面,传递一种怎样的时间感与历史叙事?

钮方正:我在风景画中很少直接描绘人物,即便有,也常常隐藏在画面之中,与环境融为一体。我认为江南精神并不一定要通过人物来呈现。在我的风景画创作当中,更多的是通过江南的民居、小桥流水、磨损的石板、斑驳的粉墙、暗灰色的瓦片来表达。这些元素虽然看上去是物质的,它们实际是江南的历史与文化精神的载体。

不同于现代建筑的光滑与鲜亮,苏州的老屋,越看越有味道。它们承载着时间的痕迹、历史的厚度与人文的气息,是一种无法复制的积淀。如今,这些老屋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们不只是过去的延续,更是江南文化的“进行时”。我抓住了这一点,即使画面中没有人物,也依然能让观者感受到江南的精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e0100bb17912a3978bc62fedc1a10826.jpg

象外之象2  50x40cm 2025年

Q: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系列名为“象外之象”,您为什么会以此命名?您如何理解“象”?

钮方正:前面的“象”是客观对象的“象”,后面的“象”是我心中江南的“象”。在创作中,我将那些剥落的墙面、老旧的门窗,提炼、升华、转化为艺术语言,用现代构成的方式,通过点、线、面,以及黑白灰的关系、肌理的叠加等,重新建构一个我心中的江南“象”。它既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我对江南精神的理解、提炼与再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374795faaee27c277e97a34539c5ee9.jpg

象外之象1  100x80cm 2025年

Q:在描绘园林时,您除了表现其物理空间的精妙,更侧重其作为精神栖居地的哲学内涵。

钮方正:园林的精神内涵,高于其物质形态。它是古代文人、士绅在功成名就或当官失意后回归家乡、寄情山水、逃避世间喧闹,所营造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园林中生活、读书、游玩、会客,园林是他们精神世界外化的载体。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石景,这些都是精神的依托。从造型之美到精神承载,都代表着非常高的精神文化和审美水准。

园林“闹中取静”,在人间烟火中,为自己营造出一方精神的归处,既满足了生活的功能,也安放了心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f3c9b776a3e1bb5e0a9bda8adb60cf3.jpg

午后的狮子林  170x120cm 202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29608769a15e8fd413d8d486e5f19286.jpg

网师园夕照  100x80cm 2022年

“看苏州就像看双面绣”

Q:张永博士评价您对光色的处理带有一种“非现实的幻觉”和“宗教般的神圣感”。您是如何在园林这个传统题材中,通过光与色彩的运用,从而创造出这种直击心灵的视觉张力的?

钮方正:我上大学时就对色彩感兴趣,色彩能够在心理上、生理上直接地影响人的情绪,也能从精神上唤起人的各种感受。在创作中,我利用色彩来夸张、放大、强化我想表达的精神内涵。我往往会用非现实的色彩。比如,当我想表现一种朦胧的氛围时,我会让它朦胧到极致;当我希望传达强烈的情绪时,我会将色彩推向极致,强化色彩的作用。我有一幅作品表现夏天的绿荫,就使用了纯粹、强烈的绿。我也会再加上一束光,产生一种仪式感和神圣感。通过对色彩与光的提炼与组合,我希望将作品升华到一种精神层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cd653cf0f35fb76cae46aac0b885b57.jpg

櫓声渐远 130x170cm 2025年

Q:在您作品的构图中也能感受到这种神圣感,这也是您刻意设计的吗?

钮方正:是的,你看到了我的用意。我画的苏州街景,可能与别人不太一样。我看苏州就像看“双面绣”一样,它有两面性,既有小桥流水的唯美与温婉,也有坚韧大气的一面。我想将另外一面挖掘出来。

我画的小街、小巷,侧重表现张力与大气,向外扩张,希望表现出苏州人、江南人的自信与力量。苏州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本身就充满能量。因此,我选择用纪念碑式的构图,用大斜线、大透视来增加画面的张力和气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842320d78be0526f176d8d7d03e23ed.jpg

静谧之光8 60x80cm 2023年

Q:您的人物作品,无论《远方的礼物》中的少女,还是《午后醉听评弹》的人物,都仿佛沉浸在一个静谧的、诗意的世界里。您是如何通过人物来承载江南的“温润与灵秀”之气的?

钮方正:在十年前,我的创作以江南人物为主,尤其是江南的村姑。她们身上穿的“拼布衫”,如今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那时倾向于通过人物来表现江南的柔美,选择那些面容姣好、气质灵动的少女、村姑,她们的神态与服饰很适合表达江南的秀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74635e89ad9192c6467afd20f1535dc.jpg

远方的礼物 160x130cm 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b1e7332c74fab63548742cb5be8b422.jpg

午后醉听评弹 160x130cm 2014年

不断突破、否定自己

Q:您早期是以人物画为主,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到以风景画为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钮方正:从2015年之后,我就很少再创作大幅人物作品了。虽然还会画一些肖像,但以人物为主题的创作基本上就暂停了。

我表面看起来比较安静,但内心始终有一种求新与创造的欲望。我认为艺术的真谛就在于创造,要不断突破、否定自己,创造新的图式或新的主题等。尽管我的作品主题围绕着江南展开,但在表现手法上却一直在探索与突破,这也是我的艺术追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1c5433d757ddbe91d659684d08cca63.jpg

窗外的风景 170x120cm 2020年

Q:对于当今油画的发展趋势您如何看待?

钮方正:油画发展到现在,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风格多样,更加注重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索。从过去对客观的立体感、光色的冷暖、科学的透视、质感等的追求上,逐渐转向扁平化、装饰性、构成感,更加注重形式背后的内涵。油画创作也逐渐脱离了纯客观的描绘,越来越注重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观察,以及对社会的批评等,从而扩大了绘画的内涵与外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7af662d6b54f3b84d8033d9796047a9.jpg

午后狮子林3 100x80cm 2022年

Q:在“江南”这个母题之后,您是否有计划将您的“心译”笔触转向其他文化或地域主题?接下来会有哪些创作计划?

钮方正:此次展出的作品只是我创作中很少的一部分。我同时也在画其他地区的风景,如新疆、黄土高原等。但目前我主要还是聚焦于江南地域,还想再挖掘一段时间。

Q:最后,对于即将走进展厅的普通观众,您会建议他们带着怎样的问题或一种怎样的心境观看这此展览?

钮方正:来看展览的人群不同,他们的心态和收获也不同。对于普通观众来讲,我觉得看展像读文学作品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心境去感受,如果能与作品产生共鸣,那就更好了。在当下这个繁杂的社会中,江南的委婉、安静,甚至带着休闲的气息,或许能让观众静下心来。如果观众能从我的画中读到这些,或被感染,能让他们烦躁的心安静下来,我就很开心了。

Q:谢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555bcd48a5488573c6a79458581b9e4.png


责任编辑:王丽静

推荐关键字:油画 金鸡湖美术馆 钮方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