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变相:王国建艺术展”在宋庄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方力钧担任艺术总监,孙振华担任学术主持,冀少峰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以“变相”为题,集中呈现艺术家王国建近年来的代表性作品。展览探讨艺术在传统与当代、地域与全球之间的多重张力,彰显了艺术家在视觉语言与文化精神上的持续探索与创新。

宋庄美术馆馆长、艺术总监方力钧致辞
宋庄美术馆馆长、艺术总监方力钧在致辞中表示,王国建以独特的创造力和持续的艺术实践展现出当代艺术家应有的探索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他的创作既扎根于生活,又超越日常,以真挚的艺术能量打动观众。

学术主持孙振华致辞
学术主持孙振华教授从学术角度解读了展览主题。他指出,王国建的作品以闽南文化为根基,通过现代视觉语言构建了具有地方性与全球性的艺术叙事。他将传统的“脱胎漆艺”工艺融入当代艺术语境,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地方性表达的一个重要范例。

策展人冀少峰致辞
策展人冀少峰在发言中强调,“变相”不仅体现了艺术形式与观念的流变,更象征着中国艺术在守正创新中的自我更新。他认为,王国建以戏剧化的构成、鲜明的色彩与象征性的叙事,展现了文化记忆与个体精神的交织,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体系。

艺术家王国建致辞
艺术家王国建在答谢辞中表达了对各方支持的感激,特别感谢策展团队、学术顾问、合作机构以及长期陪伴的朋友与家人。他表示,艺术创作是一段孤独而充实的旅程,期望通过此次展览,与更多观众分享他对生命、文化与信仰的思考。

中国美术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贾方舟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研讨会现场
此次展览是艺术家王国建的首次个展,之所以选在宋庄美术馆举办,他表示源于他与宋庄美术馆馆长、艺术家方力钧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双方在艺术理念上的共鸣。方力钧早年曾到访泉州,对王国建的创作印象深刻,认为其作品以鲜明的民俗气息和浓郁的东方色彩区别于北方艺术家的风格。自此,王国建逐步进入北京艺术圈,并凭借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沉的思想内涵获得广泛关注。

现场合影



展览现场
在从事外贸礼品设计与制作的多年经历中,王国建接触了多样的艺术形式与材料应用,为其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视觉经验。他认为,艺术创作与天赋息息相关。尽管曾因工作原因中断艺术实践,但重新回归后,他迅速找回创作状态,展现出持久的艺术敏感与创造力。







展厅现场
王国建的艺术观念深受早年经历的影响——无论是参与“85新潮”艺术运动,还是活跃于闽南地区的艺术团体,这些经历都塑造了他兼具传统精神与当代表达的艺术取向。他始终强调,自己的创作旨在打破雷同,融合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语言,探索一条独立而鲜明的艺术路径。

水镜神相系列No.14
2021
脱胎、漆、铁、金粉、银箔、漆粉等
200cm×160cm×20cm

傀儡·No.1
2022
木头、大漆
198cm×103cm×103cm

美人计之红龙
2017
综合材料
200cm×160cm×12cm

演化No.10
2024
亚克力、玻璃、石头、大漆等
210cm×152cm×5cm
在创作方法上,王国建注重将传统材料与当代观念相结合。他频繁运用闽南民俗文化中的视觉符号与技艺,以传统的“脱胎漆艺”等材料为基础,进行形式与观念的再创造。通过这种转化,他不仅赋予传统工艺新的视觉张力,也拓展了当代艺术的表达维度。他认为,对传统材料的重新诠释,是探索文化现代性的重要途径。
王国建的艺术世界深受闽南多元文化的滋养。自幼浸润于宗教与民俗氛围之中,他对未知与神秘保持敬畏,这种情感也成为其作品的精神底色。他通过造型、影像及多媒介实验,持续探讨人与信仰、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联,使作品在视觉之外,更具哲学与人文的深度。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26年3月30日。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