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研讨会现场十八丨焦小健:在苏州博物馆“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2025-11-07 20:16:29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焦小健:一进入苏州美术馆看老杨的画展,满墙画风古典性质的作品和猩红绒墙面及深灰地面的场地合在一起,非常强烈的视觉感觉有二点:第一个感觉就是很中国,当然是在内容题材上。接着第二个感觉就是技法很西方传统经典。这两个感觉是混杂的,交织在苏州博物馆中,本身又是很中国。

从欣赏绘画的角度看,走进展厅看画的感觉即东方又西方,说是有点混杂的原因是我们体会到画家西方传统技艺高超表现的背后是非常中国式的人与物。而且画展中二者合谐的品质有一种近似我们今天在很多上海老派建筑物里欣赏的一种品质,一种三十年代的中西结合方法运用到中国建筑物和室内陈设家俱上;非常传统又非常耐看的东西。这些品质多少年后依然让人觉得现在工业建筑和陈设无法可比。一件结构主义时代风格和中式家俱结合的好的话肯定是完美的。我用这种感觉比喻老杨的画,意思是我在他画里感觉到了这一点。

第二点,就整个大中国来说,我看到了一种自北而南,穿过中原,来到南方水乡的另一种北方文化品性。这品性在绘画上是一种中正方圆,不邪,不歪,凡事都实实在在。显然这里和杨老师出生于大草原有关。去年我有幸的来到了杨老师的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在那里我接识了很多老杨旧时的朋友。那时我站在大草原上,自己不断地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天高地阔的大草原上走出了许多好的画家,原因在哪里?我能想到的答案是故乡和土地,天生的土地感一定会在画家的艺术作品里有所体现。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人的艺术是源于土地的。

这里,我想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描写草原的诗,其中二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的描述了大草原的一望无际,而且写出大草原一览无余的灵魂,天地之间的辽阔。草原上的炊烟都是通天的,一根竖线。大漠上的河流都是一望无边的,一条横线。落日余晖的一轮太阳在地平线上都是滚圆的,一个圆圈。这么个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的地平线必然造就许多优秀的画家。换到老杨的画风中就是万物实存,中正平和。当然换到他的肖像画上。严谨的画中依然透露出北方汉子观看女人的一种柔情。

没有对比也许就看不出差异,我是一个从长江边上过来的画家,大江东去永远是不停歇流动的。万般世界对我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唐诗人李白有首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的就是我家乡的芜湖长江段。诗中的曲折,婉转,对称,流动和王维诗中描写大漠草原的永恒,凝固,开阔,直线,横线,圆圈的太阳感觉完全是南北二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用南方人的眼光在苏州看老楊的画,仿佛从曲径通幽处忽逢天高地阔,看远山近邻一切都清楚地历历在目。仅地缘的差异带来多少视觉的变化,万般的差异的背后是我们的大中国。

老杨画肖像从构图开始就喜欢正面,两边对称。画里的细节没有光影。有时候,油画的明暗光影太强会把物体打乱,但也可以在光影变化里面找变幻。但是老杨选择把所有的明暗关系都减弱的目的显然是要在平面中画层次,他在把西方最经典的层层描绘当层层渲柒在呈现。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控制色彩,控制细节,比如说他画地毯、花纹、地毯和服饰。这些细节非常丰富,作为一个平面的花纹展开,描画不会乱。那些柔合的层次和效果在画面里面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他崇尚古典,合谐,综合,规纳是他的最爱。

看老杨的画,总想起油画院的往事。曾经我到油画院去,高高的墙面上悬挂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菲尓画的《雅典学院》,旁边挂着委拉兹贵支的《宫娥》,虽然这些都是大型印刷品,但是仍然能够体现一种西方形而上学的精神在油画院的影响,还有对几何、经典,规则的崇尚。这些都是能在老杨的室内肖像画中体会到的一种经典性。以及他运用这些规则花费很长时间完成的写生创作。除此之外,我还能看到他画的一些生活底层的人物肖像画。他每年都去北方农村,在那里生活,在那里画画。在乡下土坑上面支起画具面对面的画大爷,画小伙子。身旁放满了散乱随意的生活用品,灶台,热水瓶,显然这里没有什么经典性了,有的只是生活生命本身。画室与户外的二种写生方法保持了画家自己坚持的信念。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这一代人是辛苦的,也有点悲哀。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这代人身上还潜藏着责任与担当,一方面,我们老是想到要学习,要传承。向外努力的求索,学习我们认识到的好东西,另一方面向内也总是想辅助下一代,我们要把历史上好的东西延续过来,然后传承下去,分享给下一代。可是我们又很清楚绘画的主要任务就是描画你的时代,你的当下,或者画家仅仅在画上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就足够了,再做什么兴许是额外多余的了。更何况这个时代,我们所共同经历的其实不属于自己,自己经历的也不属于我们。我特别看到曾经老杨在油画院很努力做了许多的工作,经常带着大家一次次的出国学习绘画,这在今天看来也许平常,但未来的日子一定不太会再有了。兴许一代人做一代人的工作,东方民族的特点也许就是善于学习,取长补短,世代相传大概就是这样。

研讨会及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ba78e5ff5290a11e91dd994e7cf6770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80c68fc8004b1599f02179962e59952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924814dbf844dc17a6f747abfbc01f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b594789da715343d4b4ffd8164e2b10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e99540e99d826b98c6fadc91882cadd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fbda6ca1a8ca7e3b177d593f4596c55.jpg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704f4b4ad1ac2e9e048bf8cc04d9f88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11/2b572fbe252eb1e765f613f3b60e6896.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11/bee6fde899aa234b76328328c2c3d9d3.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11/80b0a8f8519c3063af7edc877d5f9a69.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11/8fb1741c1acebfef6bf38c29ad22a282.jpeg

部分展出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afb2a8e5e65e2baa6881cb35cb1f0192.png

《藏女》 130x95cm 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217bdf91249a9231a2db62482eb9699a.png

《冬日盛装》 130x95cm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b3c5236a5adb948f54fbd1a3c1a95093.png

《万壑松风》146cmx114cm布面油画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cddcdbf01b153137bd642cc4953637b7.png

《新生命》146.5cm x 89cm布面油画2020年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52ae5323249ed5fa317c9026f4b75e0.png

《艳红的头巾》116x81cm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b314dc39c57fa52f87fa993e9108739.jpg

《扎尕那少妇》130x95cm 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5aec29ae6328a9fec1ce81ef3cc7ab7.png

《扎尕那少年》116x81cm 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1e0ea096ff9959e83564d146cddb8bff.png

《正午》130x95cm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c84567ba8fe812bbbd790865028e01f5.png

节日花环 230x150cm 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875dbd23154a354d989f8338adf0cc35.png

2021年黄宾虹 90x120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d827548e3ce43c798dc7cb62895aeef.png

道别 167x242cm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8803660627998e9939f318ca23b60e2a.png

美育之门 250x160cm  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f246dbe33e0f774436a40dbec54bb467.png

芃芃 130x95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92e8f66950242ae809be66d81d91cc6.png

梳妆 250x155 200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d847157609f6a4ddf48b64c67011bd78.png

武圣关羽190x250cm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4c3b2eeb5b7705dc86dee0a1306798e.png

心中有杆秤 116x81cm  200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ea7d72a8d8aa6f025db90acc5c0c89f.png

簪花仕女图 180x120 201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cc5f26746ac3124c06a4592098f61397.png

坐得要正 看得要远 2008年116x81cm 

附: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

一、研讨会主题:历史与当代-苏州博物馆杨飞云近作展的意义

二、研讨会议题:

1 、 油画本土化:历史、现状与问题

2 、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精神的油画表达

3 、 中国当代油画的材料与语言研究

4 、 杨飞云油画艺术研究

三、研讨会安排

时间:2023.9.22下午2:30——5:00

地点:苏州博物馆-忠王府二楼

主持:

常磊: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副院长

发言嘉宾:

俞晓夫:著名油画家

焦小健:著名油画家

砂金: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委会委员

林晨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钱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美术创作中心主任,

江苏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

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院长

马驰:天津博物馆 天津美术馆 馆长

杨晓刚:山东省美术馆 馆长

莫军华: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院长

王治平:北京杨飞云艺术基金会 秘书长

孙志义:云上美术馆馆长

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 负责人

路贝贝:壹美美术馆 馆长

程辰:壹美美术馆 艺术总监

红梅:本次展览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杨飞云:本次展览主角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首任院长 名誉院长  著名油画家 教育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0222fcc4efc4958f928341e757d0ff40.jpg

总  策  划:陈瑞近  谢晓婷

策  展  人:红    梅

总  监  制:白    明

工作人员名单:

设       计:徐国峰

策展助理:白一诺  高莫舒  郭梦坷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杨飞云 焦小健 红梅 绘画 苏州博物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