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拍卖图录APP同步参拍
惜鱼拍卖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茶道具与茶文化的经营推广,逐步建立起独特的市场定位。本次五周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5日至16日在台北华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东瀛遗珠——日本茶文化专场”“可以清心——紫砂茶道具专场”“瓷金风华——十九世纪欧洲名窑专场”三场拍卖汇集了390余件茶道具、名家翰墨、雕塑以及古董时计等艺术珍品。



拍卖将于11月16日12:40举槌,雅昌拍卖图录APP可以同步参拍,雅昌平台提供最高2.5%的限时佣金补贴,助力新老藏家收获心头好!
精选拍品
▼
成阳基金会旧藏
附成阳基金会证书及原装锦盒
本拍品为紫砂大师顾景舟与凌虚、崔护两位书画名家合作的大半月壶,是书画与紫砂艺术完美结合之作。壶身为饱满挺立的半圆形,口盖设计十分特别,在壶口沿凸起一圈周线,将壶口隐于其中,弧盖扣合形成镶嵌之势,又富于层次韵律的结构变化之美。紫砂与书画的跨界之作,历来深受藏家追捧。壶身一面镌刻崔护落款的题诗,另一面刻凌虚的鱼乐图,大小三条鱼在荷塘中穿梭畅游,在精妙的陶刻技艺下,展现鱼儿悠游的清灵之姿。
成阳基金会旧藏
附成阳基金会证书及原装锦盒
方壶的手把是源自于青铜器上的蟠纹和龙纹的装饰,和三弯流的鸡首曲线合拍。方壶亦非直线,高肩微敞的腹面有对称的书画,内容不一定一样。在弯曲的壶面上涂绘,大笔一挥,比较容易驾御,但要用泥堆写方寸小篆,可要熟稔的手艺。诗中内容是山中即景,有对句「径穿玲珑石,檐挂峥嵘泉」很可以取来另绘一幅水墨山水。(节录古壶之美卷一)
(1)成阳基金会旧藏
(2)景熏楼拍卖Lot 135。
胎泥橘红,掺砂颗粒隐现,呈细梨皮状, 浆面透亮,光影流动,益见朱泥质感之美。全器线条流畅,比例和谐。可容水六杯,倾汤出水顺畅,是不可多得的朱泥佳品。底款「万宝」双圈阳文篆书小章,篆法精妙,允为乾隆间之神品也。(节录古壶之美卷二)
成阳基金会、台湾著名紫砂收藏家旧藏
附成阳基金会证书及原装锦盒。
壶以朱泥精练,窑火甚足,铿锵桔红。壶身丰美润腴,线条流畅一气呵成,有型有款,观之令人赞叹抚之令人爱不释手。壶底以竹刀写泥李白诗句,舒思友之情。明清以来最负盛名的紫砂家族就是邵氏一族。邵家的紫砂制作历史,源于明代末期,历经整个清代,经久不衰,世称邵家壶。
邵柏原,虽未见史载,所见传器形制不一,然多精作,风格古朴,所刻款文亦多雅致。
本拍品附有日本共箱。黄铜盖作者为江户前期的著名铸金工,金谷五郎三郎,江户时期始称金屋,明治时期后改为金谷,安土桃山时期著名世代金工家族,其第一代侍奉丰臣秀吉,第二代侍奉德川家康,特殊的着色工艺技巧被称为五郎三色。
象嵌铜包银的壶把作者为越贺安平,二代龙文堂四方安之介(1780-1841)京都铸物师初代龙文堂四方龙文之子,初用名安之介,秦藏六也是他的门人。后学习做陶,在归隐后改名安平,以制陶为乐过着完全隐居的生活。
大西清右卫门是京都地区知名的釜师家族,有四百多年历史,茶釜居多,第九代以后开始有了制作铁壶的历史记录,早期几代的作品风格朴实沉静,后期几代的作品则比较华丽典雅。大西家的铁壶注重铁质和韵味,从不落款,他们认为,自己的风格足够突出,喜欢的就能认得出来,是从明治以来少有的坚持不在壶身和壶盖上落款的堂口。大西净寿为第十一代,(c1808—1875),幼名清吉,随后改名为三右卫门,通称清右卫门,隠居名净寿。他在近代的大西家的传统作风上,建立了独自的作品风格。
惜鱼拍卖五周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25年11月15日-16日
拍卖时间
2025年11月16日
展拍地点
台北市信义区松仁路123号2楼
(华南国际会议中心)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