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研讨会现场十六丨常磊:在苏州博物馆“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2025-11-05 20:09:31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常磊:刚才各位的发言都比较真实,比较诚恳。各位也都从自己的角度谈了对杨老师艺术的看法,借着对杨老师艺术的判断,谈了对宏观的艺术的一些见解。

我跟杨老师20年朝夕相处,非常非常熟悉,可以这么说,我们周边的人亲眼看着杨老师绘画的语言在非常认真的探索上面一步一步的变化,一步一步的成长。他每迈出一步,都是遵循着自己生命的体验,没有任何虚假的、额外的、非本体的追求。这一点也是他始终强调,给我们影响最大的一点。

比如说在80年代的时候,大家对他的作品都很熟悉,80年代早期的时候他有很多影响,比如说《小演员》,觉得就是偏线性强。如果按照艺术风格学的说法就是偏线性。但是他的作品越来越有变化,就往浑然的方向在走,这种变化基于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命的体验,这点他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他没有任何虚伪的东西。

构成绘画的因素是特别多的,每一个人都会在这些因素中来选择自己的重要的点。杨老师强调的是本体语言,也就是语言本身,我觉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强调观念和寓意。当然,我不是说杨老师的画里没有观念,他的画里也充满了一种抽象主义的善的观念,观念不一定是趋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杨老师在这点把握的也很好,他始终知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他也始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他关注的这几个点:客观造型。我们经常提到基础的问题,在美院的教学,客观造型的问题。但是他对客观造型的把握和看待,把它的一体两面当做另一面,当做形式来看待。

其实很多人就不太理解这一点。因为这是属于人性底层的东西,很难用逻辑语言描述的东西。比如说古代的工匠,那时候没有艺术家,这个称谓就是工匠。好的工匠他是有客观标准的,就是手艺好。因为有客观标准,比如说你给人画一张画,你得画像了,画准确了,这叫处理的好。但是这个工匠一般不太去从理性的层面去过问底层形式的问题,可却决定了我们的艺术水准,恰恰又是这个东西。工匠虽然从理性的层面不知道,但是他从非理性的感觉的层面,他会调整这个造型的轻重缓急、强弱等等,这些属于平行式的节奏。这是本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面,这也是造型的一体两面的一个问题。

我一直认为绘画,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是两个逆向的过程。一个是归纳,一个是演绎。归纳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会找一些有规则的东西,学习一些有规则的东西。传统,一个是传承精神,还有一个是传承方法。对精神的总体的、方法性的、规则性的概括。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同时也是一个先验的演绎的过程。康德说的通感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存在于人类的底层的感知当中。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域的人,都会具有这种美的功能。他在判断形式的时候就不分地域了。当然,透过文化的滤镜,中国文化的滤镜,它展现出来的外貌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它底层的这种结构和原理应该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区别。

就像靳尚谊先生一直概括,就是好看。概括的比较笼统,但是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先验的困难,会在我们的创作中不停的被归纳出来的自然的形象结合,它是一种宁静,是逻辑语言很难描述的一种宁静。艺术其实有一些部分是不可教的方法,规律可以教,但是灵性是很难教的,灵性是需要在你的灵魂的深处进行演绎,进行修炼。如果说没有这种修炼的过程,或者说先天的不具备这种灵性,差异就出来了。凡是能画好的,肯定都是先验的,具备了灵性。

我们必须要承认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有一些事情不是说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当然通过努力,会达到属于你的最高水平,但是不能说每个人都可以跟杨老师比。他经常跟我们谈到灵性的问题,他会用一些类比的方法来唤起你的知觉。我们做学生的都受益匪浅。

虽然他注重很强的自然形,但是他是把这个自然形基本上是当做一种文化符号来看。事实上透过他的自然形的表达,也展现了文化的脉络。刚才有几位老师也说的像宋代的画等等,这都是一种文化的描述。

研讨会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11/97ed8071233f305a669980bc48f38a70.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11/c145b03da2a23ef5bf7bcc35ccda7d29.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11/b87e05874d164430be9cd58b001c052c.jpeg

部分参展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685e1a860238701e0e4af206482c7f3.png

太行山村200cmx500cm布面油彩202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fb8e94c66eb010445ee9a7e5970273dc.png

1999年 《巴黎艺术城小巷》 40.4x33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b8c03a705573ca5edcb703d4b0810cff.png

1999年 《圣母院南岸》 41x33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43ce4e514fd870c1ef0bea335e919ed9.png

2000年 《巴黎圣母院的阳光》 45.5x37.5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7ac5acc2175f2a8a729bddf606da81c6.png

2000年 《古堡早晨》 33.5x41.5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2711cc09f8ec81c299eb06e3a03531a8.png

2002年 《弗拉基米尔老桥》 33x45.5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2e1cc150a9573a0be1cf27f09a45386.png

2012年 《古罗马老桥水渠》 55x80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3fec6ae747a875c852116605bcefeb0e.png

2012年 《门前菜地》 51x73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ad22d87d052b4e702dfc2fe5fc799e52.png

2012年 《塞纳河小码头》 51x73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6b7b399af1e23861196e6d9e750bcb0e.png

2013年 《杜塞尔多夫写生》 50x70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2d3dacbf12ef2d3e0c0cbf57ae824d6.png

2018年 《村口晨阳》 45x60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5dc5a4c76082c6f172e48c81813589b5.png

2018年 《杜彬村秋阳》 45x60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1ba39ef4c3c65138f18732cc334acfd7.png

2019年 《车佛沟的下午》 60x45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c9158b37db6a751d67b3442d23ec21df.png

2024年50x60cm 江西玉山 《江边农家小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17a4c74ebb910ca43e45aa54e239c9c8.png

爱山图200cmx400cm 布面油彩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3900dd5780a5f2145b515fc54e88a9f.png

巴黎夕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44317d6e0be74779e44090356e4995b.png

老桥古镇 73x51 201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b7a9c42178810fcf35199e15a743fd69.png

流水  45x60cm  2018年  杨飞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355f8cbbfa404b2cc43ad27de7044e5a.png

卢安河边的莫雷镇 80x55cm 201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74aed70b7f3e7d597433d25f925b05c0.png

莫雷古镇的早晨 

附: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

一、研讨会主题:历史与当代-苏州博物馆杨飞云近作展的意义

二、研讨会议题:

1 、 油画本土化:历史、现状与问题

2 、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精神的油画表达

3 、 中国当代油画的材料与语言研究

4 、 杨飞云油画艺术研究

三、研讨会安排

时间:2023.9.22下午2:30——5:00

地点:苏州博物馆-忠王府二楼

主持:

常磊: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副院长

发言嘉宾:

俞晓夫:著名油画家

焦小健:著名油画家

砂金: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委会委员

林晨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钱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美术创作中心主任,

江苏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

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院长

马驰:天津博物馆 天津美术馆 馆长

杨晓刚:山东省美术馆 馆长

莫军华: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院长

王治平:北京杨飞云艺术基金会 秘书长

孙志义:云上美术馆馆长

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 负责人

路贝贝:壹美美术馆 馆长

程辰:壹美美术馆 艺术总监

红梅:本次展览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杨飞云:本次展览主角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首任院长 名誉院长  著名油画家 教育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0222fcc4efc4958f928341e757d0ff40.jpg

总  策  划:陈瑞近  谢晓婷

策  展  人:红    梅

总  监  制:白    明

工作人员名单:

设       计:徐国峰

策展助理:白一诺  高莫舒  郭梦坷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常磊 杨飞云 红梅 绘画 苏州博物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