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大型图像文献 480页巨著《应县木塔》正式出版

2025-10-17 16:52:24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f7f1eafd7ac5036f75ca13188535eff5.png

千年回响“应县木塔”!存世最高、最大的木构古塔,首次半米高、近500页巨幅超科学、极艺术图像文献全球首发!

在山西省各级考古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梁鉴主编、叶南执行主编、任超摄影,山西博物院、应县人民政府、上海书画出版社历时三年,联合编纂的大型图像文献——4开,480页巨著《应县木塔》正式出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70c822f13a987eed0dfafed412b0404d.jpg

应县木塔,伫立在山西大同盆地已近千年,五层八角,通高65.838米,自重约7400吨,是世界体量最大、高度最高、年代最古的木构佛塔。极为幸运的是,它几乎完整保留了辽代建塔时的原始格局,是一座融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文化艺术综合体"。然而为了保护这一国宝,木塔现已不再对游客开放2层以上部分,没有特殊情况,无法登临内部、亲睹真容。

《应县木塔》是迄今关于应县木塔最全面、最系统、最清晰的超大型四开影像文献。它以悦目赏心的方式记录并呈现木塔中所遗存的古代艺术,让更多人有机会一窥其内在之美,弥补不能登塔的遗憾。在长达三年的出版筹备中,本书得到腾讯基金会的资助,作者方亦是半贡献性付出,故经多方努力尽可能减少成本,降低定价。将原本正常定价在5000元左右的4开,480页,重达25斤的大型图书,定价最终确定为2580元,以飨读者。凭借它,我们终于能随时"登"上木塔,震撼于那些被时光封存、被结构隐藏的辽代景象。

亮点一 沉浸式"登塔"体验,无法亲临也能一步步"走进"木塔空间

通过4开巨幅《应县木塔》,我们将依循千年礼佛的路径,移步换景,沉浸式漫游应县木塔。

"虽然我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但是每重新看一次,还会被深深震撼。"

——梁鉴

以建筑空间为核心系统编排,按照由佛殿内部向外扩散的空间逻辑,系统呈现千年佛塔内心世界。应县木塔堪称沿垂直方向次第叠筑的五进佛殿。五进佛殿层层递进,佛殿造像呈现华严、密教两个互相交错向上发展的序列。随着《应县木塔》每层长达1米的巨幅拉页逐渐展开,我们将一步步沉浸于庄严的佛塔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9d0bdc572da47d490d566d2a710c46d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45032f7df8e2e5ead2ac9fb242702310.jpg

在书中,木塔的每一层都按照由佛殿内部向外扩散的空间逻辑呈现。例如翻开三层,可以从楼梯首先到达外槽回廊。回廊用于巡回礼拜佛像,与内槽佛殿仅以木栅相隔。四尊主佛各朝一面而坐,从每尊像所结手印和身下的鸟兽座可以判定佛像身份分别为密教四方佛,共同组成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的基本架构。西面乘五孔雀座为阿弥陀佛,双手结禅定印。北面乘五迦楼罗鸟座为不空成就佛,右手结无畏印。东面乘五象座为阿閦佛,右手结触地印。南面乘五马座为宝生佛,右手结与愿印。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金刚界曼荼罗的中央主佛毗卢遮那并未出现在三层。因为,佛塔本身即代表毗卢遮那佛。通过对称的图版布局,我们还将体味金刚界曼荼罗深密的空间哲学。借助左右对位、中心突出的编排方式,还可以还原曼荼罗坛城庄严有序的视觉意象,沉浸于其神圣而均衡的审美场域,在书中感受辽代佛教艺术。

亮点二 首部系统性木塔影像文献,前所未有的应县木塔"超大型四开影像文献"

《应县木塔》堪称目前首部最全的木塔高清图像文献,通过精心筛选的斗栱、彩塑、壁画、匾额及装藏文物等共计800余幅高清影像——我们首次深入木塔的内心世界。

深入应县木塔,探寻曾经无法看清的神奇木构。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木构建筑之一,应县木塔被誉为"斗拱博物馆"。通过《应县木塔》的艺术+科学表现,您将感受千年木塔斗栱的复杂与精工,体会其伟大。大部分隐藏在观众视线之外的四个平座层(是楼阁建筑的结构层),密集的辅柱和斜撑,也首次得以近距离清晰呈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b5fad2cb5d117ba69658104a9ec58b22.jpg

大批国宝级辽代藏经、美术品,首次高精度艺术出版。《应县木塔》还首次以高精度影像精选出版大批国宝级辽代藏经与美术品,极大丰富了辽代物质文化的文献艺术档案。装藏文物部分分为八个板块:七宝舍利、美术品、契丹藏、法华经、菩萨戒、华严学、唯识学、密教及其他。其中,最受学界关注的是在木塔发现的辽代藏经。

辽代藏经。本次共整理刊布17卷经卷,按契丹藏、法华经、菩萨戒、华严学、唯识学、密教及其他等六大类,全部完整影印收录,更附高清放大局部图版。应县木塔发现的《契丹藏》是现存唯一能够实物见证辽代皇家雕版印刷巅峰成就与佛教文化繁荣的珍贵遗存,代表着11世纪中国雕版印刷的最高水准,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此次应县木塔所发现的七卷确定为《契丹藏》的首次高精度完整出版,为佛教文献学、古籍版本学及善本研究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第一手高清实物证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01ed90ae8b006d66dd9272ca05c834fd.jpg

此外,装藏文物中还发现了极为稀见的佛教美术品,绘画、雕版扉画皆有,使得这座辽代佛教美术宝藏的内涵更加丰富立体。如:3种5件《法华经》卷首画尚存,均为原装,可见传承自唐而渐成绝响的北方风格。这些珍贵文物的高清出版,不仅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材料,也是我们得以直面辽代文明真实高度的难得机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22fbd536938ec79b70b073b80d71831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bedc038b37b66814695de5cb125d71b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607abbd83c7179a9f5986ef13ae92071.jpg

应县木塔彩塑体量巨大、序列完整,且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木塔的建筑结构、空间营造精密结合。如第五层八菩萨像,虽头手皆为重塑,但莲座和身躯大体保存完整,并保留相当多具有辽代中晚期特征的服饰细节。如西面观音菩萨,上身由内至外分别穿着窄袖短襦、半袖喇叭口的羯磨衣和云肩,胸前戴璎珞,下身长裙外覆短裙,长巾束腰;莲座花瓣肥厚,束腰为卷云造型,下为八角形叠涩两重。又如北方虚空藏菩萨,胸腹袒露,曲线明显,胸前斜披络腋,上覆披巾和云肩。这样始塑于辽的造像,木塔内共计26尊,为研究辽代历史、宗教、艺术、建筑、服饰、工艺等领域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b2e82f0cbb19bd210676894dc743abe3.jpg

应县木塔一层的壁画为过去六佛,每幅巨大壁画顶部都绘有两身飞天,共计十二身,姿态各异。距离地面近10米的高处,游客进塔,几乎完全看不清飞天的身影。《应县木塔》一书首次让我们看清如手捧贡品的"供养飞天"、扬手散落祥花的"撒花飞天"以及姿态优美、翩翩起舞的"舞蹈飞天",等等。

木塔的牌匾,为庄严古朴的辽代木构平添文韵。如"释迦塔"匾,位于第三层正中,记录了塔的建造年代及金元以来的修缮历史。"天下奇观"匾为明武宗御题,悬挂于第四层南侧......这些匾额不仅以书法彰显木塔的庄严神圣,也是考证其历代维修与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依据。《应县木塔》别册,收录木塔内外全部53块牌匾,并一一录文释读。

从1966年6月木塔佛像内的装藏文物首次为人所知,其中发现了极为珍贵的舍利,与舍利共同装藏的七宝,主要用于供养舍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6e0253f3a7959253856601583354145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63b028c444418919c87d3194c5c0038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48752895b09c48d95fbb39c4e6ac5d5a.jpg

亮点三 一本"看得懂"的木塔,高清图版、简明示意图、系统图版导读,揭开辽代巨构的奥秘

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专业编排,我们让木塔"可观",更"可读":

示意图定位,复杂空间关系清晰看见。木塔作为多层木构建筑,空间交错、造像与壁画分布繁复。针对不易直观理解的视角和特殊位置,增配实景照片与精简方位示意图,明确标识文物在塔中的实际方位与彼此关系。平面示意如:一层六佛壁画——迦叶佛,在版面外侧以测绘图纸为底本绘制的一层平面图上,用金色线条明确标注了其所在位置。为准确呈现建筑及其壁画各立面的方位与空间关系,《应县木塔》采用远景与近景相结合的编排方式。远景确立整体方位,近景展现细节,看得清,也看得懂。

专业图注完整标注,信息严谨可考。全书800余幅图像均配有专业图注,包括文物名称、具体位置、方位朝向等基本信息。

主图录 + 别册:震撼视觉与专业解读。别册收录进一步说明解读、图版目录、历代匾额、碑刻、题记等珍贵未刊文献,并全部附专业释文。此外,特别整理木塔新老图像对比,清晰展现其百年变迁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别册中撷选数帧营造学社旧影,与2022年前后相同位置的摄影成果做一对照。从1933-1935年间,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仝仁两度赴应县木塔调查测绘幸存的少数照片中,我们得以窥见木塔内部空间构造与造像壁画在20世纪初期的面貌。如:第四层佛像在近代遭破坏,修补较多。历史照片中曾存在的四身童子像现已无存,书中通过新旧对比真实反映这一变迁;第五层汇集梁思成及当代摄影师任超不同时期的影像,读者可直观感受木塔百年来的细微变化与时间痕迹。


【图书简介】

应县木塔,即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 的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塔,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遗存中的杰出代表。

《应县木塔》是一部系统呈现辽代木构建筑巅峰之作的大型影像图录,也是首部对应县木塔进行全面高清视觉解读的“超大型四开影像文献”。全书收录 800 余幅超高清图像,涵盖木构、造像、壁画、匾额及装藏文物等各类遗存,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展现木塔的建筑细节与艺术神韵。

本书突破以往单一的建筑史视角,融汇考古学、艺术史、宗教研究、古籍版本、丝织非遗等多维学科成果,首次将木塔作为“文化艺术综合体”进行深入阐释。书中大批国宝级装藏文物首次高精出版,为宗教史、印刷史、艺术史提供一手重要材料。

全书以应县木塔建筑空间为核心遵循由内及外、由木塔中心佛像扩散至四周的逻辑顺序,逐层展示第一层至第五层内的各类文物遗存,营造穿越时空的沉浸式阅读体验。通过全塔壁画与题记的超清细节呈现和红外摄影技术揭示被岁月湮没的绘画笔触、墨迹改绘与历史信息,为学界与公众提供全新的研究材料与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梁鉴 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叶南 佛教文化学者,译著《心经解读》《禅的行囊》等

任超 独立文物摄影师

责任编辑:王丽静

推荐关键字:《应县木塔》 上海书画出版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