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回响——首届大同火山艺术创作展”在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启幕。展览由中国雕塑界重量级专家担纲学术主持与策展,既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学术高度,也彰显了云州区在推动文化建设方面的战略眼光。无论是学术主持孙振华教授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洞见,还是策展人董书兵教授提出的“未来遗产”理念,都凸显了此次展览的深层追求——既是对远古火山的回应,也是对当代文化自信的表达。火山不再只是自然的遗迹,而是被赋予了跨越历史与未来的象征意义。
开幕现场
响应国家文化战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此次展览由中共大同市云州区委、大同市云州区人民政府主办,大同市云州区文旅局 山西灿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大同市雕塑博物馆协办。
“回响——首届大同火山艺术创作展”是大同市云州区在新时代背景下,响应国家文化战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举措。本次展览以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为创作场地,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语言,将沉默的地质现象转化为可感知、可共鸣的文化符号,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促进地质奇观与文化艺术、旅游企业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更是云州区依托火山地质资源,突破传统观光模式,打造国际化文化 IP 的重要支点。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回响”为主题,深意正在于:既要唤醒远古火山喷发的雄浑回响,让沉寂百万年的地质奇观重焕生命张力;又要接续历史文脉的悠远回响,让千年文明的智慧之光穿透时光长河;更要奏响新时代的铿锵回响,如时代强音般鲜明展现今日云州创新突破、砥砺奋进、文化自信的精神风骨。这不仅是我区向全国展示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交融共生之独一无二的魅力窗口,更将为“魅力云州”的崭新形象铸就永不褪色的文化坐标。
策展人理念:天时、地利、人和的艺术盛会
此次展览由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振华先生担任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 董书兵先生担任策展人 。
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振华致辞
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教授认为,本次活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天时顺应国家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地利在于大地艺术强调在地性,火山遗址群是绝佳创作场地;人和得益于各方的支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 董书兵致辞
策展人董书兵老师则从云州区的变化出发,秉持“未来遗产”的信念,强调每件作品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对得起自己、社会和国家。艺术家们全身心投入创作,使每件作品都具有独特价值。
开幕盛况:开启火山在地艺术之旅
开幕式现场
2025 年 9 月 24 日上午 10 点半,“回响”首届大同火山艺术创作展在大同市云州区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金山 2 号坑隆重开幕。大同市市委常委宁文鑫宣布展览开幕,嘉宾和领导共同参与启幕仪式。本次展览以“回响”为主题,寓意对远古地质之声的回应、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云州人创新精神与文化自信的表达,开启了火山在地艺术的新篇章。
大同市云州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喜部长致欢迎词
大同市云州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喜部长致欢迎词:大同火山群形成于 70 多万年前,是华北地区典型、完整的死火山群之一,是大同乃至山西的地质瑰宝。举办本次大地艺术展是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促进地质奇观与文化艺术、旅游企业深度融合的实践,以艺术为媒让火山群焕发生机。展览以“回响”为主题,寓意对远古地质之声的回应、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云州人创新精神与文化自信的表达。
大同市市委常委宁文鑫宣布“回响”首届大同火山艺术创作展开幕,嘉宾和领导共同参与启幕仪式
舞蹈表演:青年艺术家糖果以及团队带来舞蹈表演《大地震颤》
学术对谈:深入探讨火山在地艺术的思想内核
对谈现场
展览开幕式后,专家学者们继续深入探讨艺术的思想内核,开启火山在地艺术对谈。第一轮对谈围绕“公共艺术的在地创造:用艺术对话云州的自然和历史人文,用创新打造云州的文旅和艺术品牌”展开,嘉宾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地艺术与在地文化的关系。第二轮对谈则聚焦于大地艺术展的作品解读,从材料、形态和空间出发,推动大地艺术创作的语言创新。艺术家们分享了创作心得,强调了大地艺术的在地性、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对人类自然历史文化的回应。
龙翔教授发言:龙翔教授提到在火山环境创作要考虑作品的永恒性,以复活节岛和秘鲁等地的大地艺术为例,强调具有历史记忆的大地艺术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唐勇教授认为大地艺术和在地艺术核心在于地方和关系,包括地域性、参与性、过程性、温和式介入和材料媒介运用等方面。同时提出用艺术支持文旅要突出独特性、转换闲置资源、提供便捷配套服务。
黄胜教授发言:黄胜教授以景德镇文旅产业发展为例,说明山西具备类似资源,应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云州的艺术和文旅发展。
谭伟教授发言:谭伟教授从感受者角度出发,认为活动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性格”,是艺术家、参与者和组织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强调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
印洪教授发言:印洪教授认为云州区因火山会越来越火,文创创新应融合于自然,本次火山艺术展将成为中国大地艺术的品牌。
朱志伟教授发言:朱志伟教授用治愈、震撼、敬畏三个关键词表达感受,认为自然和大地能治愈心灵,火山和艺术作品带来震撼,让人对生命产生敬畏。
张伟教授发言:张伟教授以“大地之子”为例,说明大地艺术会生长变化,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创作,要体现其在地性。
陈克教授发言:陈克教授认为要向自然致敬,大地艺术应回归大地,与自然相融,本次展览作品在文旅触动上起到重要作用,但部分作品叙事性与自然有冲突。
余晨星教授发言:余晨星教授认为人与自然存在拉扯和冲突,大地艺术目前多是宣誓人的存在,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改变 ,应该更敬畏自然。
张仲夏教授发言:张仲夏教授从材料选择的在地性与隐喻性、艺术形态变化、场域空间与人类精神空间、对大地艺术的认识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大地艺术在于对人类自然历史文化的回应。
迟灏教授发言:迟灏教授从活动主题“回响”出发,认为活动是对大自然的回应,希望大地艺术能发展成为有代表性的中国式大地艺术形式。
魏杨博文教授发言:魏杨博文教授强调与当地村民和政府领导沟通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让他们认同大地艺术作品的关键,也是雕塑发展从城市转向农村的重要一步。
合影
“回响”首届大同火山艺术创作展,是一场艺术与自然、文化与创新的完美融合。它不仅为云州的文化建设与艺术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更为全国的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艺术盛宴,感受云州的魅力与活力,见证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力量。
颁奖环节
为了表彰在本次展览创作中展现出卓越才华与创新精神的艺术家,特别设立了3类荣誉作品。分别是学术探索作品、材料创新作品、场域精神作品。
获得“回响”——首届大同火山艺术创作展 场域精神荣誉的作者:
《灰烬脉动》作者 严一棚
《熔岩圣焰启动装置》作者 邓剑锋
《木火山 ·童欢岛》作者 孔令通
《导向标》作者 薛敏
《宇宙回响》 孙坤
《何为火皴》 付廷栋 请上台领取荣誉
嘉宾:余晨星、谭炜、 黄胜、池灏、朱智伟、张仲夏
获得“回响”——首届大同火山艺术创作展 材料创新荣誉的作者:
《雨的诉说》获奖者 张祺瑞
《等高线》 获奖者 朱津莹
《地脉指纹》获奖者 谢晋
颁奖嘉宾 张伟、唐勇、陈克
获得“回响”——首届大同火山艺术创作展 学术探索荣誉的作者是:
王龄 《火山一隅》
刘源朋《修复时空之墟》
颁奖嘉宾张伟莉、龙翔为获奖作者颁奖。
获奖作品:
灰烬脉动 作者严一棚
《熔岩圣焰启动装置》 作者邓剑锋
《木火山 ·童欢岛》 作者孔令通
《导向标》 作者薛敏
《宇宙回响》 作者孙坤
《何为火皴》 作者付廷栋
《雨的诉说》 作者张祺瑞
《等高线》作者朱金莹
《地脉指纹》作者谢晋
《火山一隅》作者王龄
《修复时空之墟》作者 刘源朋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