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莲通天下——‘景德镇.澳门’海丝瓷光数字艺术展”隆重揭幕
盛夏七月,“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 2025” 隆重起航,永利“艺文荟澳”特展“千年瓷都,莲通天下——‘景德镇.澳门’海丝瓷光数字艺术展”于2025年7月18日在永利皇宮盛大揭幕。这是“永利文化Wynn Culture”的首个标志性项目,被列入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澳门”活动年项目,亦是全球首次亮相的景德镇大型陶瓷主題光影艺术展。
永利澳门有限公司总裁、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志玲致辞
永利澳门有限公司总裁、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志玲表示,永利携手江西景德镇,打造全球首次亮相的景德镇大型陶瓷主题光影艺术展。 展览运用现代科技焕活传统美学,带领市民和游客以前所未有的视角、360 度沉浸式体验清代御窑珍品之美;更历史性地融汇国家级大师的艺术珍品,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 “百花齐放” 的瓷艺盛宴。 永利秉承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为使命,今年推出全新文化品——“ 永利文化 Wynn Culture”,进一步深化澳门作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的战略定位。“永利文化”不是孤立的品牌,而是“文化澳门”宏大叙事中重要的有机组成,并将锚定守正创新、对话世界、薪火相传三大核心理念,依托澳门这座中西文化交流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深入强化澳门内联外通的独特功能,向全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常沙娜先生亲制的《和平鸽大圆盘》赠予永利作永久收藏
本次展览特邀著名艺术家、设计家与教育家常沙娜先生担纲美学总顾问,常沙娜先生曾主导人民大会堂形象设计,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获得者。开幕式上,常沙娜先生将其亲制的《和平鸽大圆盘》赠予永利永久收藏,标志着永利成为继中国重要文化机构之后,又一家永久收藏常沙娜先生艺术杰作的机构。常沙娜先生还特地录制视频,遥祝永利特展圆满成功。
“千年瓷都,莲通天下——‘景德镇. .澳门’海丝瓷光数字艺术展”分为数字展和艺术展两大部分。 数字展以全新打造的360度沉浸式光影空间重现陶瓷史、澳门海上丝路、清代御窑珍品等元素,全方位揭秘景德镇引领世界制瓷技艺的历史。 艺术展则重磅邀请常沙娜先生创作的新中国第一份国礼《和平鸽大圆盘》中国内地地区之外的首次亮相,同时盛邀30多位国家级与当代工艺大师联袂登场,包括陆如、宁钢、刘伟、黄景藏、刘文斌等。 展出景德镇四大名瓷的精湛工艺,以及富有中葡文化交流色彩的克拉克瓷,并向公众隆重呈现永利珍藏的、堪称东西方艺术交融史诗级见证的巴克勒公爵花瓶。
同日晚上,“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欢迎晚宴在永利皇宫宴会厅举行。 这场文化盛宴的晚宴更将创意推向极致,艺术化地构建了江西文化的推广平台。 每一道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都呼应着永利特展中一件陶瓷大师作品的意境。 “一菜一特产一美器”的融合设计,让每一道风味都成为赣鄱大地的生动代言。 通过可触、可感、可品的文化沉浸,将江西丰饶的物产与千年瓷都的匠心,艺术化地转化为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 由此,永利为江西瑰宝搭建起通向全球的桥梁,让全世界宾客都能在沉浸式的味觉与视觉体验中,领略到江西物华天宝的独特魅力,将江西的文化与产业精髓成功地推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千年瓷都,莲通天下——‘景德镇.澳门’海丝瓷光数字艺术展”开幕现场
除展览之外,19日举办的“丝路瓷行,澳景新章”景德镇文旅推介暨陶瓷文化研讨会,深化景德镇与澳门及国际间的文旅合作,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纽带,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打造国际瞩目的平台,助力江西景德镇“ 陶瓷文化”这一世界级 IP经澳门扬帆出海,走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
永利澳门有限公司总裁、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志玲
借展览机会,永利澳门有限公司总裁、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志玲与我们分享了此次展览的筹备故事:
Q:此次展览作为“Wynn Culture 永利文化”倾力呈现的活动,其打造初衷和想要传递的核心文化理念是什么?
陈志玲:作为澳门旅游城市,有文化的旅游才有灵魂,才能让人留下深刻记忆并产生重返的愿望。我们打造"永利文化"品牌不仅是一个活动,更是一个推广中华文化的概念平台。本次展览以中西文化共融为主题,借助澳门这个平台,将景德镇陶瓷文化推向世界。虽然一次展览难以全面展现千年陶瓷文化,但我们通过数字光影技术,以沉浸式体验吸引更多青年和国际游客,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同时通过大师真迹展示,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景德镇的工艺传承和产业发展。
Q:展览分为数字展及实物展两部分,能否介绍下这两部分各自的特色以及如何相互配合呈现文化盛宴?
陈志玲:数字展区通过光影技术讲述陶瓷经澳门传播到欧洲的文化交流故事,让观众沉浸式了解这段跨文明对话的历史。特别设置了一个模拟景德镇窑的展厅,让年轻人直观感受陶瓷制作过程。实物展区则集中展示了30位大师的50件精品,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克拉克瓷。我们还特别设置了创新展区,展示澳门科技大学"澳科一号"卫星与艺术结合的科技作品,体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融合。整个展览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让观众从历史、工艺到创新获得全方位体验。
Q:实物展汇聚了 7 位国家级大师、20 多位当代工艺大师的 50 件珍品,其中《和平鸽大圆盘》是中国内地以外的首秀,这件 “新中国第一份国礼” 的展出有何特殊意义?选择这些展品时,主要遵循什么标准?
陈志玲:《和平鸽大圆盘》作为新中国第一份国礼,由林徽因与常沙娜两位先生设计,此次是首次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展出,具有特殊意义。常沙娜先生虽年事已高未能亲临,但作为展览艺术总顾问,他特别录制视频分享创作理念。
展品选择以代表性为原则,既包括国家级大师的经典之作,也涵盖当代工艺师的创新作品。我们希望通过传统与创新的对话,展现陶瓷艺术在传承中的发展,让每件作品都能讲述独特的故事。
“丝路瓷行,澳景新章”景德镇文旅推介暨陶瓷文化研讨会现场
Q:此次展览是景德镇首个在中国内地地区以外的大型陶瓷主题光影艺术展,筹备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陈志玲:展览的主要挑战在于时间紧迫,特别是数字展的制作需要反复调试。感谢江西团队的通力合作,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这个需要高度默契的项目。如何在短时间内浓缩景德镇的悠久历史,用科技手段既保证科普性又兼具感染力,是我们重点突破的方向。最终呈现的这个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展览,凝聚了各方的智慧和努力。
Q:永利通过“科技+文化”的创新表达呈现展览,这种方式有何优势,能给观众带来怎样独特的体验?
陈志玲:这种形式特别能吸引年轻人和国际游客。虽然陶瓷为人熟知,但沉浸式体验陶瓷文化却是全新的。我们从数字展的虚拟体验到实物展的真实感受,再到创新展区的互动可能,构建了多角度的认知路径。希望这种全方位的展示能激发观众前往景德镇深度体验,甚至参与创作。
Q:作为“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特别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与双年展的整体主题有何关联?
陈志玲:双年展主题“嗨,你干什么来了?”与我们的展览理念高度契合。我们通过陶瓷文化展现中华文明的源流,同时体现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特色。在双年展多元的表达方式中,我们选择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用不同形式满足各类观众的艺术需求。
Q:对于此次展览,永利有怎样的预期,希望能达成哪些文化传播或交流方面的成果?
陈志玲:希望观众通过展览深入了解景德镇和陶瓷文化。我们特别设计了融合江西农产品的文化晚宴,让观众从视觉、味觉等多维度体验文化。文化不仅是静态的欣赏,更是可以品尝、可以互动的活态传承。通过这种创新方式,让更多人爱上陶瓷文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