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稿 | 冯博一、刘钢、吴蔚:澳门双年展的策展漫谈

2025-07-14 19:26:33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以“嗨,你干什么来了?”为主题的2025年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幕在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abb751b10b2240d6e994e78223d7a04e.png

7月3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主办的“幕间之前 ——‘2025年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策展问题漫谈”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主持,邀请独立策展人、评论家冯博一,策展人刘钢,《公共艺术》《艺术当代》杂志副主编吴蔚参与,通过正在他们策划的“2025年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主场展和公共艺术部分的体验,漫谈在策展主题、展示空间设置和突破公共艺术边界上的思考及有限度的尝试,包括在实施落实过程中,如何应对、处理和解决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和细节等现实问题。

设问句背后的双关

“嗨,你干什么来了?”是一个设问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95bd5d4d3912bf809dcaefb031d15231.jpg

冯博一介绍,在策划2025年澳门双年展时,希望避免晦涩难懂、过于学术化的主题,而是选择一个日常且通俗的题目,让观众能够直接理解。他提出了“嗨,你干什么来了?”这个主题,灵感部分来源于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是外人”。他希望通过这个主题反映全球化转向的现实处境,以及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之地的特殊性。这个主题具有双关性:在友好语境下表示问候和好奇,在另一语境下则带有冷漠或拒绝。同时,它也涉及人类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引发不同解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e7d7d29055f57be0303fbfc68b623891.jpg

与上一届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相同,澳门艺术博物馆依然是主展场,将展示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6位艺术家的80件/组作品。不同的是,突破以往双年展在主题框架之下,设立若干单元主题的惯常、均质化模式,本次展览不再分为多个单元,而是将整个展览空间重新规划为20个独立的空间。

每个空间都有独特的命名和叙事,如“入口”“迷宫”“赌场”“广场”“街区”等。这些空间从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入口开始,串联成一个时间隧道或空间隧道,以澳门为锚点,展现一个缩影或空间容器。同时,将展览空间扩展到一些非展览的公共空间如卫生间、通道、后窗等,并以夹角、空隙、域外等替代空间的命名,作为展示空间与剩余空间之间的一种多功能开放空间的灵活补充。

在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方面,冯博一介绍,根据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的要求,参展艺术家分为三部分:三分之一是国外著名艺术家,三分之一是国内著名艺术家,还有三分之一是比较年轻的艺术家,同时兼顾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代表性;展览的作品既有旧作,也有新作和委托创作的作品。策展团队在挑选旧作时,尽量选择与主题有一定呼应的作品,以丰富展览的内涵。对于新作品和委托创作的作品,则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更直接地回应“嗨,你干什么来了?”这一主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2aff69916506891fd49fc741b0114c8e.jpg

100个“你干什么来了”

刘钢回忆,在筹备展览的过程中,当冯博一提出要用空间策展时,让他和建筑师事务所都感到有些困惑。

“空间策展曾在首届乌镇双年展中取得成功,但如今空间策展已经较为常见,观众也看过很多展览了,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新意呢?有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当你认真思考‘嗨,你干什么来了?’这句话时,它其实暗示了一个空间的存在。例如‘你到这个教室干什么来了’,意味着你和我处于同一个空间之中。虽然这句话中没有明确提到空间,但它隐喻了一个空间的存在。除了空间性问题,这句话还具有哲学意义,比如“你活着干什么来了”“你要到哪里去”。”

通过与建筑师不断讨论、不断追问空间和策展关系的过程中,展览逐渐成型。在展览一楼,宋冬的作品一进门就涉及“查护照”的环节,每当人们过海关时,海关人员都会问“你干什么来了”。这不仅是宋冬提出的问题,也是海关真实询问的问题,同时也涉及移民和身份转换所带来的问题;再往下是广东艺术家薛峰的作品《二个澳门》,他从地理角度去理解澳门,提出了“你到澳门做什么来了”或者“澳门在中国的位置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当这个问题随着观众带到卫生间,将成为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所有作品都以“盒子”的形式呈现,穿插在整个展览空间中,引导观众在不同场景中思考“你干什么来了”这一贯穿始终的问题。

策展团队希望,不需要太多言语和归纳,当观众的身体置身于这个空间当中,就会形成一个个问题——“你干什么来了”。刘钢说:“艺术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提出问题。我们希望你走出这个展览时,包括你想象的、思考的,能提出一百个‘你干什么来了’的问题,形成充满问号的绒毛、球球,然后理也理不清,这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状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a83b761a2f565912094147e9fc6a48b3.jpg

亲密性是基调

作为此次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展以“来来,往往”为主题,从9月15日起,在澳门岗顶剧院、澳门果栏街19号、澳门文化中心广场、澳门黑沙环新美安大廈等地展出来6个国家的8位艺术家的5件(组)作品。该部分突破了传统公共空间的限制,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周边、室外或街区。他们委托艺术家创作大型装置或雕塑,将其融入澳门的社区和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甚至结合旅游元素,使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活紧密结合。

作为公共艺术部分的负责人,吴蔚讲述了展览从策划、落地以及邀请艺术家三步走的全过程。

在筹备公共艺术展的过程中,策展团队首先明确了目标:回应澳门独特的地域特征。澳门地处中西文化、古今历史以及不同制度的交汇点,其形象和身份问题成为团队关注的重点;在双年展主题“嗨,你干什么来了?”的引领下,策展团队希望公共艺术的主题并非一个宏大的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公共福利,与公民生活、公共生活以及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紧密相连。因此,在讨论主题时,团队希望将视角下放,避免以学术或理论的眼光看待公共项目,而是贴近主展,采用一种更为日常的方式。于是,“来来,往往”这一主题应运而生。

它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公共概念,描述了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穿流、相遇、相识,最终又分离的常态。”吴蔚表示,最迫切的问题是找艺术家:一开始有很多候选名单,在筛选名单时,我们提出了‘亲密性’这一概念。公共艺术应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方向或手段。它应该让普通大众、居民或游客感到亲近,而不是遥不可及或高高在上,让他们愿意参与或走进来。因此,‘亲密性’成为基调,也让我们在选择艺术家时更加明确,希望艺术家能够放下身段,向公众发出邀请。”

作为策展人

除了分享成功经验,冯博一也谈到了很多在策展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对国外艺术生态缺乏深入了解、难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艺术家,而且因为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只能依赖人脉资源和业内人士推荐,而无法进行前期考察,选择上存在局限性;以及新作、旧作和委托作品的平衡问题,因选择空间嵌套方式而导致作品与空间匹配度存在不确定性,想要采用更环保、更因地制宜的策展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对于这些出现的困难,冯博一提出“强策展”的理念,强调策展过程中策展人的主导作用,并通过跨越策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来体现展览的实验性和拓展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c1bd3f995f52a5f0316be9efb8610934.png

吴蔚则表示,不管是强策展还是弱策展,策展人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发现艺术家,尤其是发现年轻的艺术家。策展团队一直希望为不同创作语言、不同职业方向和履历成熟度的艺术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双年展平台上施展才华。

“以艺术家何志森为例,他在新的时间表中给自己定的头衔是‘项目发起人’。他不仅是我们的委托艺术家,而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社区艺术家。但他同时邀请了11位驻地艺术家,包括新锐艺术家以及完全没有艺术经验的本地居民。这其实反映了我们面临的问题:虽然我们相信有工作经验、方法和理论逻辑的艺术家能够很好地把握在地项目,但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在有限的条件下为更年轻、更具实验性和更新锐的艺术家提供成长空间。”

作为此次对话的发起人,胡斌认为,三位策展人详细地讲解了这届澳门双年展从主题到空间设置,再到艺术家选择以及多重关系的勾连,既涉及理论层面,又有具体的实践内容。这些具体的策展细节对于当下来说非常难得。胡斌还提到,如今很多展览虽然精致,但过于注重装修和打卡点,导致展览变得平庸,缺乏深度和问题意识。策展人不知道展览在讨论什么问题,也不敢去谈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找到一种策展的可能性,撬动一些问题空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今天的案例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启发。

责任编辑:江静

推荐关键字:2025年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 冯博一 刘钢 吴蔚 胡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