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25年06月21日至7月1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展览“如川方至·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专业三年展”在槐轩展出。此次展览由中央美院摄影专业教授姚璐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教研室负责人孙洋策展、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教研室教师李砚辞为策展执行。
展览现场
在人类生命历程中,三岁是从懵懂走向探索的重要转折点,象征着个体开始主动感知世界、构建认知体系。对于一个专业而言,同样需要经历从萌芽到成长的蜕变过程。当下,技术带来的标准化生产,似乎正在消解影像中那些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人文温度。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拾影像的“灵光”——那些饱含情感与思考的瞬间,便愈发成为摄影艺术对抗同质化的核心力量。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 “为人生每个阶段以最好的方式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 为教育理念,在摄影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持续深耕。技术的进步不应成为艺术表达的桎梏,而应是拓展创作边界的工具。教育的核心,始终在于引导学生以人文视角观照世界,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好,让摄影艺术真正成为连接人与时代的桥梁。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呈现了央美继续教育摄影专业首批前三届优秀学员15位艺术家的创作成果,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带着各自独特的社会阅历与人生体验走进课堂,将所学知识与个人感悟相融合,创作出一系列主题丰富、视角多元的作品:从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到女性力量的细腻表达;从内心世界的探索呈现,到新兴科技的创新应用,每一幅作品都凝结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孙洋表示:此次展览和槐轩空间非常契合。从教学角度来讲,美院的专升本和以往人们印象中的成人学历再教育不太一样,是为了能让不了解艺术的人更加了解艺术。不论他们的先前的经历和职业如何,他们都有着各自精彩的人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用艺术的方式,或者说用摄影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而槐轩作为俞平伯先生的故居,其浓厚的人文气质与展览的理念十分契合。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院落中举办具有人文气质的展览,特别合适。
此外,他还指出,当下大众对于摄影的关注可能更多聚焦在器材和摄影技术层面。从1839年摄影诞生之初,从用 8 个小时显影,20 分钟显影,到如今人们可以轻松地用手机拍出照片,甚至利用语言生成 AI 影像,影像的获取愈发便捷。然而,摄影对于人们而言,其核心并非设备或器材,而是温度,人的温度才是摄影作品最为关键的呈现要素。这也再次佐证了此次展览与槐轩之间的联系,让作品与槐轩能够相互产生共鸣,这便是孙洋最初策划展览时的想法。
展览现场
这场展览,既是对摄影教学实践的梳理与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作品不仅展示了创作者的艺术成长轨迹,更呈现了摄影教育在技术与人文交融背景下的探索方向。当我们驻足凝视这些作品,看到的不仅是精湛的摄影技巧与巧妙的艺术构思,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与时代对话的生动印记。在图像快速迭代的今天,这些带着创作者体温与情感的影像,正是摄影艺术 “灵光” 的延续与重生,也让我们坚信:人类用镜头记录世界、传递情感的独特能力,永远无法被技术所替代。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王丽静
推荐关键字: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如川方至·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专业三年展 摄影 槐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