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稿|郭赟:谁是草台班子还不好说

2025-06-25 14:27:35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2025年4月30日至8月1日,“湾区当代双年展——时间的新剧场”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展出。双年展由郭赟担任策展人,分为“时间剧场”“游园惊奇”“异托邦X”和“后人类世”四个单元,展出了33位青年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呈现了湾区艺术生态中绘画、影像和装置等语言的新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22931f7482eb6a9327e8963c1bc46ed1.jpg

“湾区当代双年展”策展人郭赟

郭赟在策划“湾区当代双年展”时,注重选拔具有未来性的青年先锋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来自粤、港、澳地区,融合了多元文化,其作品以装置和多媒介为主,从个体经验出发,探讨个人情感、生存体验和文化环境等问题。双年展设立的四个单元,从不同维度观照湾区艺术生态,展现了艺术史、当下与未来、绘画语言重塑、身份与空间错位以及科技新问题等多方面内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e145bbe017ffded368d079f9880442a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02bc17b791ca33efc9ff5b6e84e194c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f197ea314964b2d236883174a1651111.jpg

展厅现场

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多元交融、包容创新的背景下,郭赟认为湾区当代艺术生态既面临无历史包袱的机遇,也存在迷失方向的挑战。他希望通过独立策展人、自由艺术家和民间资本的结合,打破精英文化中心主义论调,展现湾区艺术的多元生态与自由文化基因,让艺术生态茁壮成长。

郭赟期望“湾区当代双年展”能够成为学术性、创造性、自由的展览,为湾区艺术生态乃至中国当代艺术版图注入新活力。

雅昌艺术网:首届“湾区当代双年展”缘起于此前举办的“湾区当代艺术联展”,并依托深圳前三届联展的影响力启动。请谈谈这一展览定位的过程和背景:由谁提出举办双年展?有哪些机构或政策力量推动了此次双年展的举办?

郭赟:首届“湾区当代艺术联展”举办于2019年,也就是“五四”一百周年之际,所以一开始定位就是青年艺术生态,以及带有变革且具未来性的新艺术。一方面是回追百年前的青年的热血与激情,以及由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是我于一年前举家从北京南迁深圳,感受到了深圳不一样的艺术生态,想要以学术的方式介入生态调查、研究以及共振。

2019年我还在民营美术馆祥山艺术馆做馆长,对展览具有决策权,所以联展就在祥山艺术馆里举办。展览开幕后引起了深圳艺术届的关注,美术馆背后的集团也支持了我的工作,因此第二届扩大了规模,不仅艺术家数量和展览规模扩大了,也邀请了独立策展人徐乔斯一起共同策划。第二届联展在学术上十分被认可,因此在广州做了一次巡回展览。

AdDwWVfu1LCGTuGEqlLyroYdpJIwrASyzfpNbMma.jpg

“时间的边缘——2019湾区当代艺术联展” 叶文 景观-景观 19  尺寸可变  2017至今  

2023年因公共卫生问题,规模比前两届都小,但是作为解封后深圳的第一场有规模的学术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后展览因故中止,但是影响力甚至进一步扩大到了北京乃至海外。这届展览同样由我跟徐乔斯联合策展,但是作为幕后支持者,十分感谢世联行的陈劲松先生、微波鲸舍的郭军强先生以及燕晗高地的陈少锋先生和黄晓琼女士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dee80a9cef86ec619bb8858571c1be1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1c34afa1f29d87ebc7675adb7afb1a1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55c7af6b1a596ec35a1a163b8a5d13a4.jpg

“时间的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展览现场

之后,我和徐乔斯达成了一种默契,就是坚持把这个展览持续下去,一方面作为个人的策展和理论实践,另一方面作为对湾区生态的观照与助力。以独立策展人的力量去推动一个双年展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愿景。广州美术馆——亦即广州艺术博物院的罗奇院长对此十分支持,与我跟徐乔斯一拍即合。但后来因为某些缘故徐乔斯退出了本次双年展的策展工作,经济下行的客观因素也一度让双年展的推进工作陷入困局。“如壹艺术”的欧祖江先生以及“万美文化”的吴建鹏先生的加入让双年展水到渠成顺利落地,他们做了双年展的出品人以及展览执行工作,“湾区当代”因之得以顺利拉开帷幕!

从“湾区当代艺术联展”到“湾区当代双年展”,应该说“湾区当代”从一开始就是带着学术目的往双年展的方向发展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53b922686f5372c229318338bfb2f553.jpg

“时间的分岔——2023湾区当代艺术联展”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4/a46aac471cb36f34573c302cfa4361b6.png

“时间的分岔——2023湾区当代艺术联展”《创世纪(720个屏幕)》 黃詠瑤 综合媒材 尺寸可变 2019-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8a67d6b2e68b619f14a8f4739f2a0212.jpg

“时间的分岔——2023湾区当代艺术联展”《我的花还没有名字》 谢文蒂 吹制玻璃、金属弹簧、镜面不锈钢 2022

雅昌艺术网:本届双年展以“时间的新剧场”为主题,将目光聚焦在大时代环境变幻和思潮转向上。请问该主题名称的由来是什么?之前的展览也都以“时间”为主题,为什么一直是这个主题?

郭赟:首届联展叫“时间的边缘”,意指时代权杖交接,当时是五四百年之际,百年前时代更迭,文化革新,百年后或许是时候开启新时代了,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上,或者某些不可言说之事。我在之前做过一场名为“市野剧场”的展览,主要探讨身份政治以及由之而来的思潮变化,这场展览的学术论坛上,数位批评家均提到了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剧场”展览,而那场展览意在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融入问题。如今,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了三年后的经济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这些不可能不反映在艺术上,“新剧场”也就是新的舞台、新的剧目、新的演员。

有句戏言说“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说起来很可笑,现代艺术以来,全球艺术语境中唱主角的恰恰是拒绝制度化的草台班子,从来不是“正规军”。那么,究竟有多少草台班子在国家舞台上唱假戏?或许,那些被认为的草台班子早已登上真正的舞台。

时间会验证真实,但是也可能掩盖真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da21da432d258521a47bf0758972a4c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0db2936557d9794528c26c0777100e2c.jpg

展厅现场

雅昌艺术网:本次双年展展出了33位青年先锋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参展艺术家来自哪些地区或背景?呈现了哪些主要媒介和表现形式?

郭赟:艺术家均来自活跃在粤、港、澳地区的艺术家,他们未必是本地生人,但是常年生活于此,融合了外来文化、粤港澳文化以及全球语境。“湾区”主要指珠三角地区,这个区域直面海外,香港和澳门本身就是境外城市,因此“湾区”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地区,就像本地的“广式普通话”,港澳夹杂着英文,广州半白半普。深圳是集成普通话,没什么口音,但是带着白话腔调。

这次双年展绘画作品很少,多数为装置和多媒介作品,作品多数从个体经验出发,以营造戏剧化景观表现拷问个人情感、生存体验、文化环境等问题。

雅昌艺术网:本届双年展“以青年艺术家为主”,强调聚焦湾区的新兴力量。请问您在选拔参展艺术家时考虑了哪些标准?为什么强调青年艺术家?如何挑选出能够代表湾区生态和当代议题的艺术家或作品?

郭赟:注重未来性,年龄实际上并不是硬性标准。青年通常带着活力和勇气,他们不惧打破常规。

展览选择的艺术家大多数有过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交往,也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必须以全球视野和艺术史的视野来观照艺术家和作品,横向的比照和纵向的考量同样重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d503d54f153cd906fc14428a33ca428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210ee29318aefb0b5081dd4b6517ff95.jpg

展厅现场

雅昌艺术网:展览结构板块设立了四个单元——“时间剧场”“游园惊奇”“异托邦X”“后人类世”。请介绍这四个单元的策划理念和各自主题:它们分别如何切入湾区当代艺术生态的不同维度?例如“时间剧场”从什么角度呈现艺术与时间的关系?“游园惊奇”如何重新审视绘画语言?“异托邦X”和“后人类世”又探讨了哪些未来与科技议题?

郭赟:我试图去观照“历史”“语言”“身份”以及“未来”,因此分了四个单元,不过四个单元互有交错。“时间剧场”有对艺术史的观照,也有对当下和未来的观照,比如林奥劼的作品,既有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观照,也有对全球当代艺术生态的观察。“游园惊奇”展示了几位艺术家从绘画语言、观念置入、情感共振等方面重塑表现和抽象,造景只是依托或者介质,真正的意图在造景的背后,就像是“柳暗花明”一般,所以说是“惊奇”。“异托邦X”主要对日见普遍的身份与空间错位问题,也是文化游牧问题,交通和信息的发达导致大规模的迁徙,文化的交错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处于精神游牧状态,他们处于不同的异托邦中。“后人类世”直面机器人、AI、数字空间等新客观问题,人类进入新世代,而艺术可能会注目于更远的未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d062a6245c78e0bdfe3a816c9c79bf3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a58a3c9c2757be472fda63cd678b218f.jpg

展厅现场

雅昌艺术网:展览前言中讲到,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生态指向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您如何看待湾区当代艺术生态与中国当代艺术版图之间的关系?湾区艺术在哪些方面具备特色或优势?

郭赟:在某种北方中心主义的认知中,珠三角似乎是一个亚文化,或者说亚圈层。如果深入其中,你会认为珠三角很重要,但历史和现实并非如此,这种矛盾出于某种精英文化的中心主义论调。当代艺术恰恰应该打破这种固化的观念,多元生态才是当代艺术的合理状态。

湾区艺术恰恰因其非中心性——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文化上,很可能是异军突起的表面原因,深处因素可能来自长期处于全球语境中而来的自由文化基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eeec615252d11bb6dbfeb3c84c7f413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2850469ecf185ecbf9d5e8530608ef9e.jpg

展厅现场

雅昌艺术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多元交融,具有包容创新的特点,但也面临跨区域合作和文化认同等挑战。请问在这样丰富且复杂的文化背景下,湾区当代艺术生态有哪些独特的机遇与难题?您认为展览能够如何反映或回应这些区域性的特点和挑战?

郭赟:机遇在于没有历史包袱,难题在于容易自废武功。

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大多数是自由艺术家,策展人是独立策展人,展览资本来自民间,所有这些,以及这些的综合所呈现的展览,与当代艺术肇端之初截然不同,也与当代艺术近半个世纪的成长路径大相径庭,我认为湾区的未来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浪潮,在无际的、自由的、充满想象力的商海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艺术也一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8d5de31dbae6e36b1135a4c000c5898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5041c9d5a4f614807ba38069f7a44b96.jpg

展厅现场

雅昌艺术网:双年展提出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剧场”,促进区域艺术生态与全球化对话。请问您如何理解首届湾区当代艺术双年展在区域文化构建中的角色定位?

郭赟:牡丹花好,丁香花也好。正史和野史都需要有人书写。正如前面所说,谁是草台班子还不好说,谁是正史谁是野史也尚无定论。

雅昌艺术网:近几年,国内以城市为核心的双年展有很多,您希望“湾区当代双年展”未来的发展是怎样的?

郭赟:真正学术性的,创造性的,自由的。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广州美术馆 当代艺术 湾区当代双年展 郭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