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书店·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的“中国书店2025年春季书刊资料文物同步拍卖会”将于2025年6月1日-2日在北京古文化街琉璃厂中国书店拍卖大厅开槌。
本场拍卖会共计1655件拍品,分为“金石碑帖资料专场”“谦牧斋古琴文化专场”“北京文献、戏曲资料及北平乐氏旧藏专场”“书画墨迹与雅趣小品专场”“古籍善本资料专场”5个专场。本期为大家分享“古籍善本资料专场”的印谱精品。
2025春拍·拍卖会日程
预展时间
2025年5月29-31日
9:00-17:30
拍卖时间
2025年6月1日(星期六) 9:30始
金石碑帖资料专场
谦牧斋古琴文化专场
北京文献、戏曲资料及北平乐氏旧藏专场
书画墨迹与雅趣小品专场
2025年6月2日(星期日) 9:30始
古籍善本资料专场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中国书店三楼拍卖厅
【钤印】笔研精良人生一乐(朱)、胡氏家藏(朱)
【提要】
是谱首有书名叶中间大字楷书题“印谱”二字,右上方题“长洲程受尼摹”,左下方刻“立雪斋珍藏”。左右上下方分别钤有“风弄一枝花影”朱文方印,“笔研精良人生一乐”朱文长方印(“风弄一枝花影”出自卷四第一叶阴面第一方;“笔研精良人生一乐”乃卷四第廿八叶阴面第二方)。
卷首有鹤栖老人尤侗序、康熙四十一年(1702)明月湾钓徒郑鉽序、亦山金天昭序。尾有门人吕显标题跋,知此谱为程大年弟子吕显标镌刻行世。
卷一第二行低二字题“长洲程大年受尼氏摹”,第三行低一字题“元集”,第四行顶格题“一集仿古官印”。除每卷首尾两面钤一印,馀皆钤二印。先白文后朱文,印下刻释文及材质与钮形,其编纂体例于此可见一斑。卷二题“亨集/一集仿古私印”,分白文、朱文及阴阳文三类。卷三题“利集/一集自制白文印”,此册全收白文印。卷四题“贞集/一集自制朱文印”,分朱文与阴阳文两类。每卷末题“长洲邵几深研氏书”一行。
四册收印依次为126、158、159、142方,合计585方,与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同。
关于历代文人对此谱的评价,金天昭序称“则兹集也真可继宣和以后诸家而传不朽也矣。”何尔塾《印评》曰:“朱文胜于白文。”
此谱通常所见内封为黄蜡笺,与本品相同,却无钤印。古籍中扉叶钤有刻板者印戳者为初印本,由此可知此本为初拓本,弥足珍贵。而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第32页著录,有更后拓本,内封与此不同。
左一为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中著录的更后印的内封,中间为无钤印之后拓本,右一为本拍品
由于此谱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影响所及远至日本与朝鲜诸国。故日本宝历癸未年(相当于清乾隆廿八年),源伯行摹刻此《立雪斋印谱》与程远《印则》而成《二程印谱》二卷行世,可见其对东瀛影响之深远。
程大年,清初篆刻家。字受尼。江苏长洲人。“好藏古彝鼎款识、秦汉碑刻。工篆书。又于肆上得汉铜玉印数十,晨夕摹仿,尽得其用意。性硁硁木强,隐几枯坐或数月不出,不妄交一人。(见郑鉽序)”印风端庄秀丽,温文尔雅,不事飘展放纵,有较重的汉印方正平稳的风味。尤对汉玉印喜爱有加,摹刻甚多。篆刻章法布局,大多疏朗宽绰,气息畅通,而印文结体力求变化。
【著录】叶铭《叶氏印谱存目》卷上、王敦化《印谱知见传本书目》、横田实著《中国印谱解题》、韩天衡著《中国篆刻大辞典》。
【提要】
是为清光绪十九年龚心钊汇集古玺印名谱,向以选择严谨、钤拓精良而著称于世,为近代古玺印谱十大名品之一。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第500页著录《瞻麓斋古印徵》:“古鉩印谱录。近代龚心钊辑。八册。为自藏印。分为古鉨、官印、私印、子母印、两面印、历代印记及附古封泥七类。存印一百馀方,成书于光绪十九年(1893),钤拓甚精。有钱保塘、袁保璜序,顾复初题咏及龚氏自跋。”
此为初钤稿本,尤为珍贵。淡蓝色磁青纸书衣,卷首绛紫红洒金笺内封,墨笔画框,由顾复初墨笔题写内封,中间大字篆书书名“瞻麓斋古印徵”,右上方题“光绪癸巳年艸创之本”,左下方题“顾复初题于成都”。阴面题“合肥龚心/钊怀西氏/收藏历代/官私印信/手校成册/子孙世宝/”,凡六行,为编辑这一名谱的手稿本。由于是草创之本,故无钱保塘、袁保璜序,顾复初题咏及龚氏自序。
每册收印依次为59、31、35、29、44、34、38、28、39、37方,共计374方。较韩天衡所载“一百馀方”多出二倍以上,可谓珍贵至极。
龚心钊(1870-1949),字怀西,号仲勉,室名瞻麓斋、敏求室,安徽合肥人,寓居上海。清光绪廿一年(1895)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曾出使英、法等国,后出任加拿大总领事,为清代著名的外交家。平生笃好文物,潜心研究收藏,精品颇多,如秦商鞅方升,战国越王剑,宋代米芾、马远、夏圭等名家书画等。
顾复初(1813-1894),字幼耕,一作幼庚,又字乐馀、子远,号道穆、听雷居士,又号罗曼山人,晚号潜叟。江苏长洲人。拔贡出身。清咸丰二年何绍基任四川学政,邀其随行入蜀,协助批阅试卷。以后先后作过成都将军完颜崇实及四川总督吴棠、丁宝桢等人的高级幕僚。有《罗曼山人诗文集》。
【著录】罗福颐《印谱考》、王敦化《印谱知见传书目》、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太田孝太郎《古铜印谱举隅》、《中国印谱总汇》。
【提要】
是书函套及书衣书籤皆王福庵丙子(1936)所题。内封为赵叔撝丙子秋月题签,并钤有“赵叔撝”白文方印,以示郑重。前贤工楷题写书根。
每叶一印及精拓边款不一,其中多为华阳王秉恩所制藏书印记。钤拓甚精。末有版权页,云:“原拓黟山人黄牧甫印存/都两册共印八十方定价/国币捌圆正民国廿六/年一月一日孝水鲁盫张/咀英辑于上海望云草堂”。
此谱流传极罕,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著录黄氏印谱多部,均未及此本;日人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亦未著录,可见罕觏。原装原签原函,品佳。
黄牧甫(1849-1908),安徽黟县人。原名十陵,字牧甫,后以字行。晚年别署黟山人、倦叟。是晚清印坛最重要印人之一,一生四处漂泊,曾活跃于安徽、南昌、广州、武昌等地,以居广州时间最长,对岭南篆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故又被誉为粤派、岭南派之初袓。受其影响的印人包括李尹桑、易大庵、邓尔雅、黄少牧、乔大壮、寿石工等一批印坛菁英,形成晚清乃至民国印坛持续多年的京沪粤三足鼎立的局面,影响绵延至今。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表示:“黄牧甫的出现,为岭南印坛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使岭南篆刻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自己的篆刻流派。”
【提要】
韩天衡先生所著《中国篆刻大辞典》第483页著录此谱:“古鉨印谱录。清吴云辑。分6册本、12册本。为自藏印。其半多得自张廷济,曾于同治元年(1862)委戴行之、汪岚坡辑印671方,钤成此谱6册本20部。后因陈介祺索观而手无存书,于光绪二年复委吴兰艭、张璵、林海如董理,成12册本。其中私印讫于六朝,官印讫于清代……共存印903方,多为张廷济旧物。有吴云自序。”
然而按照日本印学专家横田实所著《中国印谱解题》第103页至108页记录,罗列了《二百兰亭斋古铜印存》的三种版本,即同治元年钤拓的十二卷6册本、同治元年钤拓增补本十二卷12册本以及光绪二年钤拓十二卷12册本。详细记录了每一部每册叶数与收印数量。综计以上三种不同版本的印谱,其收印数量依次为671方、1005方和668方。
本拍品为12册本,其收印数量又与上述四种版本不同,合计782方印,为仅次于横田实著录的第二种,为此谱收录古铜印数量第三多的一部。又因此部原装原签,依旧保持一百多年前的原貌。却没有吴云自序,是为钤拓增补本中的试印本,传世更是罕睹,弥足珍贵!何绍基题内封二叶。
吴云,字少甫,号平斋,晚号退楼,浙江归安人,嘉庆十六年(1811)生,光绪九年(1883)卒,享年七十二岁。官苏州知府。著名金石学家,精鉴别,善收藏。往来大江南北,访求古印、文物及名人书画达二十馀年,收集上至三代钟鼎诸器,以及秦汉官私古铜印、碑刻书画数千件,藏书数万卷。更为难得的是收集到宋元明旧拓《兰亭叙》二百本,因名其居为“二百兰亭斋”。著有《两罍轩彝器图释》《焦山志》《华山碑考》等。
【著录】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太田孝太郎《古铜印谱举隅》、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
【提要】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第551页著录《乐只室古鉩印存》:“古鉩印谱录。高时敷辑。十册。自藏印。一册二册为白文小鈢,三册四册为朱文小鈢,五册为汉魏官印,六至八册为私印,九册为两面印,十册为两面印、吉语印、肖形印。共存印约七百方。不录隋唐后印。成书于1944年。有高时显序。同年辑有一册本,以自藏周秦小鈢、汉官印、汉私印、图案印编次,存印二百三十方。”
是谱每册有书籤,品相至佳,分一至十册。民国三十三年高野侯题内封并撰序。高序先简述印史流变,至民国时已为考史与研究古文字学之一助,非独以篆刻技法炫称于世。并称“乐弟自幼酷嗜古印,历年掇拾,得数百纽,汰疑存真,又择其精者,抑为小谱曰《乐只室古玺印存》……盖吾弟孳孳于此者,数十载于兹矣,阅旧谱,搜古印,源流派别,体制格式,详稽矜释,纤悉靡遗,其勤至矣。就所收者,慎选缀抑,仅仅得此举,为惬心之品,可谓精矣。”
此十册收印依次为47、54、55、49、67、66、69、65、120、84方,共计676方,与韩著所言约七百方略有差异。
高时敷(1886-1976),浙江杭州人。一署高敷、高乐,字绎求,号洛园、长放翁、呐居士,斋名为乐只室、二十三举斋、二镫精舍、两汉镜斋、长生草堂等。高时丰(鱼占)、高时显(野侯)之六弟。高氏兄弟于诗文、书画、篆刻各有所长,然皆精于鉴别,收藏之富,称雄海内。中年后,专意徵求玺印及诸家篆刻作品,乐此不疲,精审真伪,对助刻考证作出巨大贡献。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存世有《乐只室古玺印存》《二十三举斋印攈》。
【提要】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第527页著录《徵赏斋秦汉古铜印存》即《秦汉古铜印存》:“亦名《徵赏斋秦汉古铜印存》。古玺印谱录。近代黄吉园辑。五册。收官印一百三十五方,古铌九十六方,私印一百七十七方,杂印十四方。共存印四百二十二方。其中官印多为姚觐元《汉印偶存》中物。成书于1920年。有叶德辉序一则,考证内中存印,颇有学术性。”而《古铜印谱举隅》著录1924年钤拓本,晚于此4年。
是谱函套上有五溪主人题签。打开书套,五溪生题诗“镂铜阅世未磨泐,结屈籀文刀势铦。得此摩娑同赵璧,纵观古物何容添。古癖如余难下䟪,烂铜镂铁玩无厌。玉花斑剥汉官印,蚪篆分明手自钤。金陵客中购得《汉官铜印》,赋此记喜。五溪生。”下钤“三醒人”白文小方印、“五溪”套边白文小方印。为日本安江正直墨迹,号五溪、三醒人,明治时期汉诗诗人。曾在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任职,喜爱收集古物鉴赏。
卷首有晚清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叶德辉民国九年撰序:“余友黄君吉园,癖好古印,先后收得吴中故家所藏秦汉玺印数千,以贫故鬻去。存者犹累数百方,其中多异品,吴江陆廉夫恒劝其印行,余亦怂恿之。今年夏初,印成百十部。”为限量印制110部。
此谱第一册收96方,第二册52方,第三册104方,第四册96方,第五册90方,总计438方。较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所记422方多出16方。全书库磁青书衣,典雅稳重,虎皮宣书签,品相极佳。
【著录】郁重今《历代印谱序跋汇编》、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太田孝太郎《古铜印谱举隅》、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
【提要】
是谱卷首由日本中国学实证主义先驱者和奠基人狩野直喜题写内封,印于蓝色盘龙竹节框内,颇为雅緻。次昭和九年(1934)日本汉学家书画篆刻家长尾甲撰序云:“清新安汪秀峰笃嗜篆学,蒐藏古印,编为《集古印存》,又彙收时贤名刻以作《飞鸿堂印谱》,其馀编撰甚多。是书《秋堂印粹》亦其一也,流传绝少,得焉者以为吉光片词。平安印人园田君湖城多藏名印,《印粹》所收原印,亦藏有五十馀方。因拓成一册,名曰《秋室存印》。于是向之无见而不能者,足以当亡羊补牢矣,精于一事者用心乐生,必深湖城之岩几印学用心良苦,乃至于此。是其所以卓成一家,而世之向壁虚造者之所不企及也。”
由此序知此谱为园田湖城据所蓄汪秀峰旧藏原印钤拓而成。园田湖城(1886-1968),名耕作,通称穆,字清卿,号湖城、平盦,日本滋贺县人。对中国古印、印谱的鉴赏与收藏倾力尤巨,被誉为中国古印研究第一人。其旧藏的大多数古玺印和部分印谱共计1320件,现藏日本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
次乾隆二十一年(1756)程瑶田撰序。次目录,题“穆如清风室鑑藏”,上为印章释文,下为篆刻人名。所收名家如丁敬、周易等印五十三方,末二行“鹿盫德田信吉校/石亭佐藤幸信钤。”按佐藤幸信为日本近代钤拓名家,故经其之手能精美如此,完全不输于原拓本。末有乾隆丙子闾邱汝玉跋,亦为原钤本所有,以存史料。
园田湖城所编原钤印谱,市场上所见多《平盫考藏古鉩印选》,而此《秋室印粹》则甚为少见。此谱原装原函原包角,书品上好,触手如新。
【提要】
是书明黄色原书签,以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分别记册(其中“乐”字倒钤),无序无跋。钤拓极精,八宝印泥色泽鲜艳,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侧视之宛如丝绒般滑爽。原装原签原包角,品相极佳,触手如新。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第542页著录:“古鉩印谱录。周进(号季木)辑。四册,自藏印。一册存古鉨四十四方,二册存吉语、官印三十方,三册存私印二十四方,四册存私印、两面印及唐宋元印三十方。共存印一百二十八方。存印选择颇精,钤拓亦佳。成书约于1935年。”
本品六册依次收印為32、45、35、35、35、36方,合计218方,较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著录128方多出90方,其有关古文字及印史资料甚有价值。
【钤印】梦庐藏书、梦庐心赏
【提要】
是书1942年赵叔孺题签,钤有“赵”字套边白文小方印。同年王福庵题写内封。每叶阴面版心下有“孝水望云草堂”六字。
卷首有民国卅一年张原炜撰序,谭泽凯书写,记述皖派创始人邓石如一生遭遇与此谱编辑原委。完白山人生前穷困,不得赏识,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第552页著录此谱时说“邓氏生前无印谱专集,殁后辑印也数量无多,此书乃较完整的汇辑。”
卷末有版权页五行:“《鲁盦仿完白山人印谱》,每部分上下两/册,都印一百二十方。倩会稽王秀仁用/朱砂印泥手工钤印,共制七十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一日成书/慈溪张咀英鲁盦识于上海望云草堂。”知此谱乃聘请当年钤拓第一高手王秀仁选用上等朱砂印泥精心制成,故能精美异常。此为初拓本,限量发行70部,可谓罕觏。
左为后钤本,右为此次拍品初钤本
此谱一经出版,即受到社会高度赞誉,被争购一空。故1945年张鲁盦再次钤拓出版,成120部。韩天衡著录此谱称:“以家藏‘燕翼堂’五面印和所集邓氏印蜕,依原石形制摹镌,得一百二十馀方。成书于1945年。有张原炜序。先后钤拓壹佰九十部。”所谓前后钤拓190部,实指初拓70部与再版120部。
拍品原装原签原夹板,草绿色洒金书衣,装池豪华典雅。有前贤工楷题写书根。书品极佳,新若未触。
此谱前后钤有“梦庐藏书”套边白文方印及“梦庐心赏”朱文椭圆印,为晚清画家朱梦庐旧藏。
朱梦庐(1826-1900),浙江秀水人。朱熊之弟。海上画派写意花鸟的重要代表人物。工花鸟,擅没骨花卉草虫,笔墨简练,敷色淡雅,生动传神。初学宋元诸家及张熊、王礼,深得其法,模仿之作,几可乱真。后不拘成法,自辟蹊径,别具一格。曾橐笔沪上,画誉赫然,以致当时“经商者皆思将得一箑,出入怀袖,以为荣也。”
【钤印】匏庐
【提要】
是谱附叶有天马持赠题记三行:“天健道兄惠存,天马持赠。/□儿闻余欲卖剑即购和刀为赠,其利/断金,固吾人之友谊也。书此以志不忘。”下钤“匏庐”朱文小方印。为李天方持赠贺天健的赠送本。
内封题“宾谼藏印”。卷首有黄宾虹1929年自叙,提出三善四弊之说,所谓“四弊”者,一曰习见,故避雷同;二曰“芜杂”,是付之阙如;三曰“洗剔”;四曰“伪赝”,故“概从摈弃”。全谱秉承宁精勿滥的原则,从千馀印中选取三百馀方,名号重复者不录,其编辑次序,三代肖形,列诸册首。奇字古玺,列国次之。周秦之间,抑又次之。尾有1927年题识。
每叶一印,版心题“滨虹草堂藏古鉨印”。据自序,首册罗列三代肖形印章,拓印精良,富有立体感。次奇文古玺,标注印纽材质。
黄宾虹前后出版过好几次《滨虹草堂藏古玺印》,前人做过统计,也混乱不堪。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著录三部,一为《滨虹草堂藏古玺印初集》、《滨虹草堂藏古玺印二集》及《滨虹草堂藏古铌印》,分别为1926年、1929年、1940年成书,此则为1929年所钤本也。八册收印依次为34、57、44、51、42、32、50、52方,共计362方,与韩著所记同年所辑二集448方差异悬殊。而日人太田孝太郎《古铜印谱举隅》著录四部,未收1929年这部。日人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著录此部,然所收印数又不同。惟有此部与自序所言收印三百馀方相合。
拍品为李天马题赠近代著名书画家贺天健。题赠者李天马(1908-1990),广东番禺人,6岁随父学书,楷、行、章草、大草、金文、甲骨文六体俱通。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教师、广州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著有《楷书行书的技法》、《张氏法帖辨伪》、《馀氏书录辨伪》、《沈尹默论书诗墨迹》、《李天马小楷选》等书,早年撰有《定武兰亭的研究》、《米芾论书》、《石涛题画诗跋》、《论书锥指》、《王右军行穰帖》、《名帖的真迹与赝本》、《张冠李戴的王帖》、《广东书画家生卒年表》、《颜鲁公刘中使帖》、《柳书的赝迹》、《石涛书画稿卷的摹本》等书学论著。曾任电影《笔中情》中王羲之的扮演者。
【著录】《中国篆刻大辞典》《古铜印谱举隅》《中国印谱解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