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时期,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像节日般热闹,本季春拍《古代书画》专场特别呈现佚名《货郎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
此件佚名作品尺幅巨大,绢本材质,矿物颜料所绘,以北宋苏汉臣《货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为蓝本,其中人物衣着、装束,器物为明代中晚期制式。设色、衣着、器物都华美异常,颇有吴门画派风骨,人物生动工稳,仪态端庄。童子八人,寓意家族兴旺,有的藏于树后伺机待发,有的痴迷于货郎手中传来的鼓声,还有的敲锣打鼓应和、翻箱倒柜寻觅、手持绣球却紧盯箱中进展,手把麒麟低头而笑。每个人物的刻画从内心、性格到外形,乃至相互的呼应都极富巧思,生动有趣。连边上的货郎看到都不禁投来羡慕、欣喜的目光。器物种类丰富,除却童子玩耍之物,货郎的担子以龙头为饰,担中书籍、香炉、酒壶、珊瑚、赏瓶、佛手、团扇、笔筒,宝剑,寓意丰富,文武兼备。以茂盛的果树为背景,热闹而不喧嚣,笔墨凝重,层次明晰。
北宋 苏汉臣《货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立轴 设色绢本尺寸:159.2X97cm
南宋 李嵩《货郎图》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团扇 水墨绢本尺寸:24.2X25.7cm
自宋朝起,“货郎”就是古代中国人物画的经典题材,风俗画中不乏货郎肩挑两担的形象。《货郎图》主要描绘古代游走民间巷弄,专门贩卖生活用品和玩具的货郎形象,这一类题材的绘画在宋代以后的风俗画中十分流行。苏汉臣、李嵩、钱选等画家都有作品传世。这些画家常在货郎形象外,加入婴儿嬉戏的情节,增添欢乐愉悦的气氛,极具生活情趣。将凡俗生活转化为艺术,千百年前的吆喝声,似乎能穿透绢素回响在耳畔。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