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收藏不再是盲目追逐热点,而是一场有策略的价值投资。
即将举槌的中国嘉德 2025 年春拍瓷器及古董珍玩板块共计900余件拍品,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珍品,新藏家、老藏家怎样高效地参与到这场拍卖会中?从新藏家入门必备的无底价标本级小品到老藏家补全体系的故宫同款官窑重器,本文奉上适合新老藏家的全链路收藏指南。
一、新藏家攻略:筑基固本,精准破局
1. 日场:搭建认知坐标系
“湛园”品牌专场作为嘉德培育新藏家的重要阵地,自 2022 年起便以“白手套”佳绩蜚声业界。2025 年春拍精选 89 件明清艺术品,均以无底价起拍。其中,清代青花实用器、文房杂项等流通性强的品类,通过「生活美学 + 收藏实践」双轨模式,助力新手建立基础认知框架。值得关注的是,专场器物经湛园主人数十年甄选,每件皆承载古代文人雅居的审美范式,兼具艺术鉴赏与学术研究价值。
建议藏家优先关注带有出版著录、展览记录或老标签的小件器物,此类拍品可作为实证标本,帮助理解官窑和民窑的工艺差异;通过对比带档案记录的实物,在历史语境中深化器物认知。
2. 主题专场:锚定兴趣导向,建立断代逻辑
“超以象外 —— 宫廷艺术中的诗与画”专场名称取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绮丽」「冲淡」「典雅」「流动」四大诗学范畴为核心。估价适中的文人瓷精品,为新藏家提供了从纹饰解读、诗文释读切入宫廷艺术的绝佳路径。
其中封面拍品清乾隆 墨彩乾隆御题唐岱山水四体诗文八方小笔筒除了在诗文方面体现高宗皇帝的文人情怀之外,另有选择与诗文匹配的各式印章。清乾隆 达汉太敬制珊瑚红描金开光粉彩蟠桃灵芝诗文方斗杯,或为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达兰泰订烧器物,极具研究价值。
“日月光华 —— 明代御瓷珍玩”专场聚焦明代中晚期瓷器,以民国时期著名古董商张式如旧藏明成化 青花庭院仕女四艺图大碗领衔,集结永宣青花、嘉靖黄釉红龙纹罐等20余件珍品。建议从时代特征鲜明的万历青花五彩、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入手,通过典型器对比建立明代瓷器断代逻辑,逐步搭建收藏体系。
二、老藏家深耕:体系化布局,捕捉价值蓝海
1. 夯实官窑谱系,聚焦稀缺标的
“宸赏 —— 明清御瓷珍玩”专场重点呈现传承有序的宫廷单色釉与清三代重要器物,如清康熙 天蓝釉百条缸、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暗刻海水云龙纹观音尊等器物兼具稀缺性与学术定位,适合完善高阶收藏体系。
“超以象外 —— 宫廷艺术中的诗与画”专场延伸价值关注清乾隆 蓝釉描金缠枝花卉开光洋彩百子婴戏图大瓶、清康熙 五彩荷塘鸳鸯图碗等跨艺术形式珍品,结合以往画意瓷器的市场行情,前瞻性布局嘉庆道光彩瓷等价值洼地。
2. 挖掘国际化价值
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作为嘉德十余年深耕的老牌专场,精选百余件佛教艺术精品。涵盖明清宫廷、印度、尼泊尔的造像,部分拍品可对标国际顶尖收藏体系,建议通过地域风格、时代特征的纵深研究,构建专业化收藏分支。
尼泊尔14世纪 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佛,其体量宏伟、造型典雅,整像以纽瓦尔工匠擅长的工艺制作,不惜工本,千锤百炼,铜质精良。
13-14世纪(丹萨替) 银鎏金止贡巴·仁钦贝像(原封底)为是流传数百年的止贡巴大师造像。近年来,流散于世界各地的丹萨替造像逐渐浮出水面,丹萨替造像以无可替代的风格成为佛教艺术中的璀璨篇章,享誉国际。
三、新老藏家共循的价值准则
建立主题化收藏坐标系拒绝碎片化收藏,明确「明代御瓷中的皇权表达」「紫砂器型演变史」等核心主题,通过官窑与民窑、不同时代的横向对比,梳理工艺演变的历史逻辑。理性评估品相价值重视器物完整度,审慎判断小磕小冲对价值的影响,避免为「绝对完美品相」支付非理性溢价,建立科学的品相评估体系。
四、市场趋势与实战策略
当前市场呈现两大主线:文人艺术持续溢价,高品质艺术瓷需求旺盛;官窑单色釉稳健上行,宫廷单色釉作为「硬通货」属性凸显。老藏家可通过「宸赏」专场填补官窑序列缺口,新藏家宜从日场单色釉小品开启收藏之路。
新藏家当以「小而精」构建认知框架,老藏家需以「专而深」巩固体系优势。唯有聚焦稀缺资源、依托学术研究、把握市场周期,方能在历史叙事与个人收藏脉络的交织中,实现收藏价值的长效提升。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