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现场 | “本来之物”白中白系列展在白盒子艺术馆开幕

2025-04-16 14:08:59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2025年4月15日,「本来之物」白中白系列展在白盒子艺术馆开幕,展览由孙永增担任策展人,展出陈坤、方振宁、顾小平、李可政、李向阳、刘真辰、谭平、王家增、王昀、徐小国、钟声、周阳明十二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及雕塑与器物。本次展览试图通过艺术家们对不同材质媒介的理解与个体表达,呈现来自本原的艺术形式与理念。本次展览持续至2025年5月25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9cf6cd6fff8a68aa4349c2384f7e0c2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bda4ff0109d3788a4193534adfe6278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e748d09ec54e0ee021b38c6ebf6f871.jpg

展厅现场

我们需要重现一种中国式的现代艺术,还是将现代艺术的逻辑和方法作为重返事物本原的路径。自2020年开启的“白中白”系列展,历经五年的持续性实践,试图在形式的极简与观念的纯粹中,切开现代生活的冗余表皮,让被遮蔽的本真性重新呼吸。正如策展人孙永增提到的,本次展览作为这一方向的延续,并非对过往的重复,而是继续走向存在的深处:通过“事物本原的抽象与不可见性”、“一而多的辩证”、“重返现代性”三重维度,构建一条重返存在本原的路径,邀请观者共同参与一场“为什么而艺术”的古老哲学叩问。参展艺术家们以个体化的实践为路径,共同指向同一个终极命题——如何通过艺术,让被遮蔽的本真重现?展览最终指向的不仅是艺术本体的回归,更是通过审美经验重建被现代性割裂的存在连续性。

“一而多”的思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3094b96be210db3fc727a7613ff459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983e2b46e60f15a4bb3fc84aa7752c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fb207d31e0ed237c1af66757ef2c35fd.jpg

展厅现场

陈坤的作品在看似“空无”的表象之下,实则是由无数条线反复叠加而成。他通过身体的直觉与感受,利用线条在画布上不断地游走,积微成量,最终使画面达到一种中国山水的气度与崇高感;顾小平使用传统木器制作的墨斗工具,通过反复弹线的创作方式进行的行为实践,通过手工劳作的机械般重复,塑造一种理性和绝对的秩序;刘真辰的作品是通过蜡烛燃烧后滴落、溅开、冷却、凝固而成,画面上形成数十万计的蜡滴,以各不相同的形态,簇拥堆叠出时光中难以计数的复杂变量。这是一种随机与未知的存在,也是逐渐构建与堆积的过程;徐小国的艺术创作始终贯穿着对感知真实性与绘画本体语言的深度叩问。本次展览呈现徐小国《星光纸本草图》系列,是他在2020到2024期间使用纸上水性材料的色彩和形式实验。艺术家将12幅纸本草图平铺置于地面木架上,犹如一条星空长河横穿整个展厅。周阳明的创作是“去蔽”式的,他用二十多年的持续创作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一而多”的艺术世界。他不断在画面中描绘交织的横、竖短线,并带有深入而丰富的色彩。他坚信某种“真相”的存在,以一种校准生命频率和自我观照的体验进行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ade026f5fd9a9a620301488e3cca35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3f0ce87c26e20920c1ee67dc1d8d663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1fb7351a4c7e44980056e366036fd3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cf4c2c231df69c09b734669618bf9cb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baafe1ccad92b60e039398495497bfe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26c3f204096b3a4d3e3a9d25647598fc.jpg

展厅现场

重返“现代性”

方振宁是一位从事极简和观念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大都是基于对日常的发现和从中可窥见的哲理与逻辑。这次展出两组具有时间跨度的艺术装置作品,作品都采用明快的色彩和构成,视觉元素清晰,边界明确,语言充满现代性;李向阳的抽象绘画是一种“状态主义”的抽象艺术,艺术家通过物质媒介和直接的书写性,呈现内在的生命状态;谭平本次展出绘画作品《感性的位置》,辅以该系列作品的创作影像,更好的诠释了艺术家对绘画过程性的把控,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调和理性与感性;王家增近些年的艺术创作将版画思维融入到综合材料绘画,以金属、沥青、油墨等工业媒材构建空间节奏。作品通过材料物性与平面化构成,交织物理纵深与心理记忆,形成冷峻而诗意的社会隐喻,版画的复数性和制作过程感转化成工业化废墟的重复叙事,凸显物质时代的异化与时间的痕迹,强调表现主义的情感和极简主义的克制,画面呈现出渐渐消逝的工业记忆和诗意风景;李可政的抽象艺术是带有哲思的创作,他的艺术作品是通过纯净而微妙的色彩表达,利用色彩之间的微差,组成不同的块面与空间,试图唤起与呼应观者内在的敏感性;王昀的建筑师背景,使他对艺术创作中的空间感有着更为敏锐的直觉。《雕塑的起源》系列作品通过重返“原初瞬间”和“远古想象”捕捉人类首次赋予对象“雕塑”概念的瞬间,雕塑过程重点探讨一系列日常性对象物通过"凝视"被“对象化”的过程:当天然物脱离日常语境成为凝视客体时,审美与精神性随之诞生;钟声的《界色观》系列,漆色如天地万象,离形去知而观。作品以漆为媒,剥除具体形象与既定认知,仅以纯粹的色彩层叠与肌理流动,呈现一种近乎“无物”的视觉冥想。作品不加解释,而是邀请沉浸于色彩自身的启示之中——正如大漆在时间中缓慢氧化与凝结,艺术亦是对存在流变的感性见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f869e8b3641642a9519bbe262cdf28a6.png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白中白 白盒子艺术馆 绘画 雕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