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保信(西安)艺术品|激活传统文化之魂

2025-04-04 14:27:44 来源:快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1、刘绍庆字

这是一幅刘绍庆仿年羹尧书法,作品整体呈现出较为严谨、规整的风格。字体为隶书,笔画形态较为规整,起笔、行笔和收笔都有一定的法度,用笔沉稳,线条粗细较为均匀,体现出书写者具有一定的基本功。

在结构上,每个字的架构都较为端庄,笔画之间的疏密关系处理得较为得当,整体给人一种平稳、端庄的视觉感受。布局方面,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较为均匀,行列整齐,展现出一种秩序感。

这幅作品围绕印章展开,先讲印章初始用于纪事,后承载诗文、别号等丰富内容,彰显独特艺术魅力;接着以栋园先生对印章的痴迷,体现印章在人们生活中的珍贵与不可替代;还提及对印文的研究欣赏以及丰富收藏,最后表达对汉隶笔法的追摹,整体展现出对印章文化的喜爱推崇和对传统书法艺术的追求 。

品味汉隶遗风,感受笔墨神韵。刘绍庆此作,以古朴笔法勾勒岁月雅意,于横竖撇捺间,藏万千文意。每一笔皆是匠心独运,每一字俱显古韵悠长,带你穿越时光,领略传统书法之美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7a0af0b4bf43e7c62dbc47102b98448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9039e34e43d121180e57d8bf741bba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ab00d5e86492f4cf191f5aacc4377c7.jpg

2、王锡良瓷器版画

室无瓷不贵,居无瓷不雅

这是一幅王锡良的兰亭序瓷 板画,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也是整个陶瓷史上唯一一款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融于陶瓷界的瓷板画,更是陶瓷第一泰斗王锡良老爷子首款人物题材瓷板画。

王锡良瓷器板画,传承千年景德镇制瓷技艺,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精髓,以瓷为纸,以釉为墨,将山水之磅礴,花鸟之灵动,人物之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于瓷板之上。

他的作品,既有传统青花的淡雅清新,又有釉里红的艳丽夺目,更不乏现代色彩的创新运用。一笔一画,尽显匠心独运;一色一釉,皆蕴天地灵气。

整体立体感极强笔韵文雅秀逸,色彩浓烟明朗,造型婀娜多姿,层次十分丰富细腻,体现了国瓷泰斗王锡良大师扎实精致的艺术功底,其用笔繁简有度,设色清雅丰润构图巧妙自然,工艺采用釉上重工粉彩,手工拉坯手工修坯,历经上百道复杂工序,反复三次入窑方能烧制而成,画面上仅人物色彩就多达数种,任何细节的不慎都会导致前功尽弃,成品率连10%都达不到,三年的花鸟十年的山水一生的人物,如果说黄山四千刃瓷板画是王老山水题材的顶尖之作,那今天的兰亭序人物瓷板画,将是他一生陶瓷技艺的巅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db3c629b9e91b528cd9fc8b31bef66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134c7de506e7f7a4153d48245ec7378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bd8cd62c0e1ec7d6128df85d00bdc403.jpg

3、王雪涛荷花

王雪涛(1903—1982)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以花鸟画见长,尤擅小写意风格。他的荷花作品融合了传统文人画的意境与写生观察的生动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荷叶常以泼墨渲染,趁湿勾筋,墨色层次丰富;花瓣则用淡彩晕染,尖端点以胭脂,突出荷花的娇嫩。风中摇曳的荷茎、露珠欲滴的莲蓬,通过流畅的线条和墨色浓淡变化,赋予画面生机。荷花与莲叶错落分布,形成“空灵”之境。画中常配以蜻蜓、翠鸟等小生灵,动静结合,暗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古典诗意,强化文人画的雅趣。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王雪涛通过笔墨传递高洁品格,契合传统文人精神,亦融入个人对自然的热爱。

王雪涛笔下的荷花,是墨与色的舞蹈,是诗与画的合鸣,更是千年文人精神在新时代的绽放。观其画,如临盛夏荷塘,不见笔痕,唯闻清风过处,莲叶婆娑之声。

一池清荷,半卷丹青

王雪涛笔下的荷,是盛夏的诗,是水墨的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2ed1aa45ec3f99993bcaac1efbb3f8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a545cb0e3cfd3007ff350a81d33580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e9fd329fdbfca328b99d7e20b0498cb.jpg

4、哥釉三足鬲式炉

这是一顶哥釉三足鬲式炉。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之一 ,相传为宋代龙泉章氏兄弟所烧造,哥哥所烧为哥窑,弟弟所烧为弟窑(龙泉窑 )。哥窑瓷器以独特的开片纹、古朴的造型闻名,深受文人雅士喜爱,在宋代就被视为珍品,后世多有仿制。

此香炉为典型的三足炉造型,口沿外撇,短颈,鼓腹,下承三足,线条简洁流畅,端庄稳重,具有古朴典雅之美。最显著特征是布满开片,即釉面裂纹。这些裂纹大小、形状不一,纵横交错,形成独特的纹理效果,如“金丝铁线”(黑色粗纹与黄色细纹交织 )。开片本是烧造过程中釉面收缩不均产生的缺陷,却被宋人发现其独特美感,成为哥窑瓷器的标志性特征。

胎质多呈黑、深灰等色,质地细腻。釉色以灰青、米黄等为主,釉面有酥油般光泽,温润含蓄,符合宋代审美追求。

哥窑瓷器代表了宋代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其独特开片和古朴造型,展现了宋人对自然、简约之美的追求,对后世瓷器制作影响深远。

作为宋代名窑瓷器,是研究宋代陶瓷工艺、审美观念及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bdd85e126d0620ef65d36ba5e2eb5eb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2fa41ecac89c10bc2381a39d0f487c0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6eacae0e98173687bffcd0f1ea052c9b.jpg

5、荷禽图(黄永玉)

这是一幅黄永玉的荷禽图,画面中心有一只白色仙鹤,身姿优雅,或作展翅欲飞之态,象征长寿、高洁。仙鹤旁是鲜艳夺目的红色花朵,可能是荷花,为画面增添热烈生机之感。仙鹤在东方文化中代表长寿、吉祥与高洁,传递出美好寓意。荷花(推测)象征纯洁、清净,二者组合强化了画面精神内涵。背景的朦胧色调与抽象元素,似是自然景象的写意表达,给人以遐想空间,背景色彩丰富,运用紫色、蓝色、橙色等色调交织,搭配黑色枝干与白色点缀,营造出神秘、灵动氛围。

画面上方有黑色书法文字“行云流水”,字体飘逸洒脱,具东方书法韵味。整体风格偏向东方传统绘画与现代艺术融合。色彩运用大胆且富有表现力,笔触灵动,既保留东方绘画对自然意象的选取,又以现代手法呈现,展现独特艺术魅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758312157ef5ae4d17504d53745befe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80a57c883b6e792c705343ca829323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61c678d90e14d210f4d82638afdc244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d2d460c90209976db1be715f09833181.jpg

6、花卉纹杯碟碗

这是一组花卉纹杯、碗、碟,表面有复杂花纹,或采用阴线刻、浮雕等技法雕琢。阴线刻以线条勾勒图案,浮雕使图案有一定立体感,这些工艺需工匠精湛技艺,反映当时制玉水平。

古代玉碗多为礼器或贵族生活用品。在祭祀、礼仪场合,玉碗可能用于盛载供品;贵族生活中,玉碗彰显身份地位。玉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美好品德,承载丰富文化内涵。花卉纹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花卉纹杯碗碟将绘画、工艺与实用功能相结合,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其精美的花卉图案、细腻的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57fa039d9dc129ea17e2d7f8a988ca8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9994c9668792ec6c41fd4a2fb83f64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19c0f08f723fe5eca4738aac7ea2547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1fef4c900792a102e2537caa7e8b514.jpg

7、黄釉地珐琅彩花卉纹双耳葫芦瓶

黄釉地珐琅彩花卉纹双耳葫芦瓶是清代乾隆时期(1736-1795年)的御窑精品,代表了珐琅彩瓷器的巅峰工艺,融合了中西技法,极具艺术与历史价值。

葫芦瓶,因形似葫芦而得名,谐音“福禄”,象征吉祥富贵。双耳设计增添对称美感,常见于清代宫廷陈设或礼器。通体施明黄釉,黄色为帝王专属色,彰显皇家威严。釉色匀净莹润,需经高温多次烧成。以珐琅料(进口玻璃质彩料)绘制花卉纹饰,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珐琅彩需低温二次烧制,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

瓶身上显著位置装饰有“寿”字图案 ,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代表着长寿、安康,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愿。以花卉为装饰元素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贵、繁荣 ,与“寿”字纹搭配,寓意福寿双全、富贵吉祥 ,体现了传统吉祥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抹明黄,天下至尊!此瓶通体施帝王御用黄釉,釉色如金,雍容华贵;珐琅彩绘百花争艳,西洋光影与传统笔墨交融,堪称乾隆盛世美学之典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9c15c585201d7d102e70e3c93b3323f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96c08819c35596d42d9687660f717bfc.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121bb11e8ba8d9eff20aca54fabd7bb2.jpg

8、蓝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蓝地珐琅彩牡丹纹碗——清代御窑珐琅彩瓷的极致华美之作

瓷器整体呈敞口、深腹、圈足的经典碗式造型 ,这种造型实用且美观,方便盛装食物,造型端庄典雅,胎体轻薄如纸,迎光可透。在日常生活和传统瓷器中较为常见 。通体施浓艳的“宝石蓝釉”为地,釉色匀净深邃,宛如星空,衬托珐琅彩之绚丽。采用彩绘工艺,在深蓝色的碗外壁绘制花卉图案。色彩对比鲜明,深蓝底色沉稳庄重,粉色花朵明艳娇俏,绿色枝叶点缀其间,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受欧洲巴洛克风格影响,花瓣采用渲染技法,呈现立体光影效果,与传统工笔结合,尽显乾隆朝“中西合璧”的审美。碗身所绘花卉是牡丹,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 ,常被用于各类工艺品装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

碗底书写为雍正御制”青花或珐琅彩楷书款,字体工整严谨。

珐琅彩瓷因工艺繁复、成本高昂,素有“彩瓷皇后”之称,蓝地配牡丹纹更属顶级配置。

此碗集帝王蓝釉之庄重、珐琅彩之瑰丽、牡丹纹之华贵于一身,是清代御窑“巧夺天工”的代表。它不仅是一件瓷器,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堪称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fc06b22fc740c3a94dc66d386ac8692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002e45df4413235a55fe0c9281ab7db3.jpg

9、青花釉里红花卉纹杯

这是一只青花釉里红花卉纹杯 ,杯身呈现出敞口、斜腹、圈足的典型样式,线条流畅自然 ,这种造型既符合实用需求,方便持握和饮用,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

创烧于元代,成熟于明永宣时期,清代康熙、雍正朝复兴并达到技艺巅峰,常见于宫廷御用茶器或文房雅玩。

杯身云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着高升、如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竹叶纹则寓意着高风亮节、坚韧不拔,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品德 。两种纹饰搭配,丰富了文化内涵。杯身表面可见开片纹理,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裂纹,本是烧制过程中的缺陷,却被古人发现其独特的美感,成为一种装饰效果 ,多见于宋代哥窑瓷器,增添了古朴雅致的韵味。

此杯集青花之雅、釉里红之炽于一身,是水火淬炼的东方美学结晶。一器之中,既有水墨的宁静,又有朱砂的奔放,堪称中国陶瓷史上“冰与火之歌”。

青花为骨,釉里红为魂——帝王杯中的红蓝传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ba47bed367aff9a5cf637a5219ad53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9065674e23230a2cd17512ac0bfbe70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a583bc26908e2c8b29ab693c2da63e0.jpg

10、清乾隆寿桃龙凤纹蒜头瓶

这是一对清乾隆寿桃龙凤纹蒜头瓶 ,蒜头瓶因瓶口似蒜头而得名,是明清时期流行的瓷器造型。此器型源于汉代青铜器,明清时期成为宫廷陈设经典。瓶颈修长,瓶身腹部圆润,线条流畅优美,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常作为陈设器使用 。

瓶身上装饰有龙、凤以及云纹、花卉纹等图案。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权威、尊贵、吉祥;凤寓意着美好、和平、高贵 ,二者组合有龙凤呈祥之意。云纹增添灵动之感,花卉纹则丰富了画面层次 。整体通过龙凤等吉祥图案,传达出祈求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彰显身份地位等美好愿望,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

此瓶集寿桃之吉庆、龙凤之尊贵于一体,青花釉里红交相辉映,堪称乾隆御窑“彩瓷之王”。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盛世皇权的象征,承载着帝王对“福寿双全,江山永固”的祈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c9f30701b57e08658260036b1c8d6c9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f59a9afdc303c6d374ef333fc37733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2da26b2a972f9d6710e0490ceab0a5ba.jpg

11、水墨竹四联屏(郑燮)

这是一组郑燮的墨竹图四联画。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擅画兰、竹、石 ,尤精墨竹。他画竹主张“胸有成竹”又“胸无成竹”,前者强调对描绘对象的深入观察、理解与记忆;后者指创作时不拘泥于固有程式,随兴而发 。

属  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四联画形式,将四幅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画作组合在一起 。每幅画尺寸、风格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展示时更具气势和视觉连贯性。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正直、虚心等品质,是文人画中常见题材,深受画家和大众喜爱。

运用墨法进行绘制,通过浓淡、干湿、疏密等变化表现竹叶、竹枝、竹竿的形态和质感 。画家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竹的轮廓,再用墨色渲染,体现出中国水墨画独特的笔墨韵味和写意精神。

郑燮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一直备受关注,其水墨竹四联屏由于艺术价值和稀缺性,往往价格高昂,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是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cd913a739a91d031cc457e4af308f89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ea668320bd0996e9cb362972ba424d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9d2845387c224a930c02a2d048bbac5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188524c3c7a93671112705b7be95386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4bb0ffc50b469d4aeadc0027135ca8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罗书银

推荐关键字:书画 保信(西安) 古董瓷器 拍卖 收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