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于3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贵宾日为3月26日和27日。本届汇聚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40间艺廊,其中包括23间首次参展艺廊。参展艺廊中超过半数来自亚太地区。为期一周的丰富场内外公众项目也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文化枢纽的核心地位。
展会开幕前夕,来自英国罗切斯特的艺术作家Skye Sherwin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Skye Sherwin定期为《卫报》和众多艺术出版物撰稿。对话探讨了本届展会的诸多亮点:从亚洲艺术史上的璀璨明星、全新场外合作项目,到新的收藏趋势,甚至还包括不容错过的本地地道面馆。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
Skye Sherwin: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有哪些新亮点?据悉今年香港展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乐思洋:我们曾在疫情封闭期间失去了连接感。如今,我们正在重建这种联系,并希望加速这一进程,超越传统艺术界的范畴。我们在表演艺术、时尚、音乐、建筑与设计领域之间搭建桥梁,逐渐突破艺术展会的传统边界,致力于成为亚洲文化生态系统的核心。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Skye Sherwin:亚洲艺术生态系统将如何演变?今年有哪些亚洲地区会格外瞩目?
乐思洋:东南亚将成为一大亮点。这一地区拥有独特且复杂的历史背景,艺术史深厚多元,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汇聚了丰富多样的族群和语言。本届展会将呈献泰国艺廊的精彩佳作,泰国艺术界正在蓬勃发展,曼谷艺术双年展(Bangkok Art Biennale)势头强劲,新兴艺术机构和私人美术馆层出不穷。
2023年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LambdaLambdaLambda艺廊展位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Skye Sherwin:当然,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视野不仅限于亚洲,今年还有23间全新国际艺廊加入。
乐思洋:本届展会拥有强大的非洲艺廊阵容,包括南非开普敦的blank projects。此前参加过巴塞尔艺术展其它区域展会的LambdaLambdaLambda艺廊也将首次亮相香港展会,这也是首间在香港展出的科索沃艺廊。
Kresiah Mukwazhi的装置作品现场,由blank projects与Jan Kaps于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意象无限”(Unlimited)展区呈献
Skye Sherwin:我们注意到今年呈献艺术家个展与主题展的“策展角落”(Kabinett)展区规模较之前更为引人瞩目,这种主题展位对艺廊和藏家而言有何独特价值?
乐思洋:“策展角落”可谓是展位中的展位,遍布于整个展会。这一展区让艺廊得以在常规展位之外,重点聚焦某位艺术家的精彩佳作,其主要受众是艺术机构。许多艺廊已经注意到,亚洲现在有很多严肃的年轻藏家。若想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关系,策展策略必须更加精细。在展览呈献方面,我认为如今亚裔离散群体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显著。比如说,新加坡STPI画廊展出的林真金(Kim Lim),她是亚洲女性艺术家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并在20世纪60年代活跃于英国。纽约P.P.O.W艺廊展出的黄马鼎(Martin Wong)也很有趣——这位华裔美籍画家的作品聚焦酷儿群体,深受亚洲藏家青睐。始于马尼拉并在纽约开设第二家空间的Silverlens艺廊将呈献James Clar的作品,这位菲律宾裔美籍艺术家最近搬回了菲律宾。
黄马鼎,《Love Letter Incinerator (1%)》,1970,版权归黄马鼎艺术基金会所有,图片由黄马鼎艺术基金及P·P·O·W艺廊提供
Skye Sherwin:你认为这反映了亚洲当代艺术发展的哪些特点?
乐思洋:12年前巴塞尔艺术展首次落地香港时,我们还在学习当代艺术在西方的运作模式。然而如今,艺术群体的交流更加紧密,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亚洲艺术家开始走向世界,而亚裔离散群体则回流亚洲。
Skye Sherwin:你提到年轻一代藏家对当代艺术有了更多了解,那么香港展会将如何培育这一群体?
乐思洋:今年的香港展会充满年轻活力,设计也更富动感,比如地下酒吧风格的空间和特色面店。我们希望年轻藏家可以感受到: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不仅是一场权威而严肃的艺术盛会,同时也是充满创意、开放包容的文化场域。
何子彦,2024,照片由Stefan Khoos拍摄,图片由a+ Singapore提供
Skye Sherwin:由巴塞尔艺术展和M+共同委约创作,著名的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Ho Tzu Nyen)即将在M+幕墙呈献的全新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展会边界的拓展。作品重新诠释了香港经典电影形象,体现了这座城市在广阔文化想象中的地位。
乐思洋:没错。艺术家的影像创作与电影制作之间界限非常微妙。这一委约项目是我们提高人们对艺术创作认知度的一种方式。当大家站在香港岛海港一侧,就能看到M+幕墙上的这一公共艺术。由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全力支持、本地艺术机构大馆举办的“艺术家之夜”,将呈献表演、现场装置和DJ表演。我们还有一个新的文化合作伙伴——信言设计大使(Design Trust),这是一个专注于建筑、遗产、设计和技术的非营利组织。
由巴塞尔艺术展和M+共同委约何子彦创作的作品将点亮M+幕墙,图片由艺术家及马凌画廊提供
Skye Sherwin:今年的香港展会中,你最期待的是什么?
乐思洋:我对怪物·切特温德(Monster Chetwynd)的项目充满期待。她的作品结构复杂,融合了众多表演元素。通常是现场创作,没人能预见实际作品会是什么样子。而专为大型装置艺术而设的 “艺聚空间”(Encounters)展区中,超过一半的作品都是为香港展会特别创作的。我们只有两天时间在展厅完成这些大型装置的搭建。此外,我也很期待看到以培养新晋策展人而闻名的香港著名艺术机构Para Site将如何策划聚焦香港艺术家的“光映现场”(Film)。香港展会一直致力于培养年轻人才,尤其是本地艺术家。
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怪物·切特温德于Messeplatz呈献的艺术项目,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