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25年1月20日,“美美与共——中国画名家合作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西院展区开幕。展览汇聚了近30位当代中国画坛的优秀艺术家,共同创作了10幅气势恢宏、丈六尺幅的中国画。包括张立辰、石齐、郭怡孮、姜宝林、蔡超、吴悦石、郭石夫、龙瑞、赵建成、赵奇、邓远坡、邢少臣、赵卫、纪连彬、张江舟、刘罡、卢禹舜、贾广健、姚大伍、于文江、李晓柱、袁学军、方向、刘万鸣、石峰、刘海勇、王海滨、董雷等。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光中,艺术家们凭借真挚的情感和精湛技艺,携手完成了《草满花堤》《百花鹤瑞》《春天来了》《和煦春风》《燕山秋色》《沸腾的草原》《重岩叠翠》《泰山奇松》《放翁散情》《雅集图记》等作品,涵盖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题材。
嘉宾合影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海滨,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谢小铨,恒祥基业集团董事长、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明先后致辞;北京雨点之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策划部主任贾琳琳代宣读中国国家博物馆基金会理事李存友致辞;刘万鸣向参与创作的艺术家颁发感谢状。艺术家张立辰、胡萍、郭石夫、赵建成、赵奇、邓远坡、邢少臣、赵卫、张江舟、刘罡、于文江、袁学军、方向、刘海勇、董雷,以及中国国家画院各职能部门领导和艺术家卜登科、刘博涵、吴涛、赵培智、陈明、邱雷、张楠、李虹霖、任明辉、刘德峰、吴笛、玄明加、程兴林、陶宏、常欣、杜浩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主持。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致辞
刘万鸣表示:“自藻鉴堂时期(1977年至1984年)起,中国国家画院(原中国画研究院)便秉承雅集传统,老一辈画家如黄胄、李苦禅、陆俨少、李可染等率先垂范,创造合作佳话。此次展览是近30位艺术家相聚中国国家画院进行集体创作,彰显了新时代艺术家团结攀登文艺高峰的文化情怀。我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对参展艺术家的学术成就和崇高品质致以深深敬意,并感谢李明、李存友等社会贤达对中国美术事业的支持。未来,中国国家画院将聚焦经典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奉献更多具有学术底蕴、民族气派、史诗气质的优秀作品,为国家发展、人民风貌、时代精神存行立传。”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致辞
卢禹舜表示,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观念的创新融合,更显示了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转化。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们以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共绘时代画卷,展现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最新学术成果。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海滨致辞
王海滨表示,书画雅集合作是书画家书品、画品及人品的深度交流与交融,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此次展览,艺术家们通过笔墨抒怀、丹青歌颂,不仅增进了彼此了解,更激发了无限灵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谢小铨致辞
谢小铨表示,此次展览作品从多角度展现了艺术、历史和美,体现了社会、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以及不同题材的关联。在艺术处理上,兼收了风格与技法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和谐,这是合作题材的创作难能可贵之处,也是极具挑战的。
恒祥基业集团董事长、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明致辞
李明表示,此次展览彰显了艺术家们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置身作品前,犹如身临其境,游历了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壮阔恢宏的时代画卷,令人陶醉。艺术家们精诚合作,付出了心血与智慧,为时代创作了经典作品,成就了美术史的一段佳话。
北京雨点之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策划部主任贾琳琳代宣读中国国家博物馆基金会理事李存友致辞
李存友在贺辞中表示,此次展览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自然、人文、社会及历史的艺术之美。艺术家们匠心独运,以山水题材彰显中华雄壮秀丽,以人物题材展现时代精神,通过花鸟传递大自然的灵动生气,展现了中国风格和民族气派。
刘万鸣向参与创作的艺术家颁发感谢状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主持开幕式
王青云介绍道,中国国家画院牵头组织“美美与共——中国画合作创作项目”以及举办此次展览,展现了创作集体的责任与家国情怀。
石齐、张江舟、蔡超、李晓柱 草满花堤
郭石夫、刘万鸣、贾广健、姚大伍 百花鹤瑞
在艺术创作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艺术家们以非凡毅力和热情,铸就了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佳作。为了完成《草满花堤》这一创作,84岁高龄的石齐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他连续多天早早来到中国国家画院,从晨光初照到夜幕降临,始终坚守在画布前,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着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美的深刻理解。他反复琢磨、精心推敲,力求画面中的每一处细节都能完美呈现。这种敬业精神不仅令人深感敬佩,更是对艺术无尽热爱的最好诠释。
在《百花鹤瑞》的创作过程中,年逾八旬的郭石夫作为该作品的主创者之一,也同样令人钦佩。在开笔之际,他毫不犹豫地脱下鞋子,将大纸铺展于地上,全程弯着腰,以饱满的笔墨和坚韧的意志,创作了一棵傲然屹立的松树。这棵松树形态挺拔、气势恢宏,以其独特韵味成为整幅画的点睛之笔,彰显了郭石夫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到的审美眼光。随后,贾广健巧妙添画瑞鹤,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传神;姚大伍用心、用情地以双钩笔法画竹、以没骨法点梅,每一笔都透露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枝头喜鹊也为整幅作品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之下,一幅寓意吉祥、气韵生动的《百花鹤瑞》呈现在众人眼前。
龙瑞、卢禹舜、赵卫、袁学军 燕山秋色
赵建成、刘万鸣 沸腾的草原
张立辰、吴悦石、郭怡孮、邢少臣、邓远坡、刘万鸣 春天来了
张立辰、吴悦石、郭怡孮、郭石夫、邢少臣、邓远坡、刘万鸣 和煦春风
《春天来了》这幅作品则汇集了张立辰、吴悦石、郭怡孮、刘万鸣等多位艺术家的创作心血。在吴悦石看来,这是一次特别愉快的雅集,作为老朋友,他们已合作数十年,彼此间默契十足。他说道:“在合作中,每位艺术家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家互谅、互让,共同努力将画作完成得更好。这种合作方式在中国画创作中颇为常见,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创作模式。”
石峰、方向、董雷 重岩叠翠
姜宝林、刘罡、方向、董雷 泰山奇松
在此次合作创作中相对年轻的一组搭档,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主题创作研究所所长石峰作为《重岩叠翠》的主创者之一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合作的关键在于默契,这种默契不仅体现在对艺术理念的共同理解上,更体现在创作过程中的相互支持与配合上。“每位艺术家的风格特点都是宝贵的资源。合作时,要努力让各自的风格在作品中得以凸显,同时又通过笔墨的相互生发、相互完善,使得整幅作品在风格上达到和谐统一。”这种既尊重个性又追求整体的创作理念,使得《重岩叠翠》这幅青绿山水,在石峰、方向、董雷这三位创作者的默契配合和生动描绘下,视觉上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层次感,同时又不失为一个协调完整的艺术整体。
刘万鸣、纪连彬、王海滨、刘海勇 放翁散情
于文江、赵奇、李晓柱 雅集图记
中国写意人物画,凭借其简练生动的形象、即兴灵动的发挥、精湛的笔墨技巧、夸张而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法以及深远悠长的意境营造,在中国画坛中独树一帜。此次由多位名家合作创作的《放翁散情》《雅集图记》等作品,无疑又丰富了这一艺术类型的内容。作为主创人员之一,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海滨,是一位以人物画创作为主的画家,他分享道:“在这次合作中,艺术家们充分发挥各自所长,通过精炼而富有韵味的笔墨,精准地捕捉并表现了人物的神态与气质。同时,大家还极为注重笔墨的情趣表达与意境的深远营造,使得作品不仅形似,而且更为神似,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
展览现场
雅集花絮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