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一年里,首都博物馆将继续以文物为媒介,以展览为窗口,穿越万年的时光隧道,带您领略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文化交融与艺术魅力。从古老文明的起源到现代社会的演进,每一个展览都是一次深度的文化探索之旅,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民族的精神。
首都博物馆本馆的展览项目
1.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
从木版年画看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从方寸纸面,看传统文化魅力。
展览时间:2025年1月-4月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天津博物馆
拟上展文物120组(件)
厂甸庙会-新正逛厂甸
京津冀木版年画既是三地 “地域一体、文化一脉” 的有力佐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展览是 “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系列活动之一。
2.房山历史文化展
以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房山,溯源北京——北京的人之源、城之源、都之源。
展览时间:2025年7月-10月
主办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委宣传部、首都博物馆
拟上展文物200组(件)
西周復铜鼎
明累丝嵌石镶玉龙凤八卦金杯
房山区在北京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北京的“人之源、城之源、都之源”美誉。大石窝汉白玉驰名中外,成为首都独特的文化符号。文化多元一体,见证文化交融与民族融合。展览将展示房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金器展
来自欧亚草原、中原地区和青藏高原的175件跨越千百年金器,展现古代中国与周边文明之间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交流而融汇成的金彰华彩。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2026年2月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拟借展文物220组(件)
本展览通过展示来自北方草原、中原地区和青藏高原的200余件金器,述说过去三千多年中国黄金工艺的演变与成就,反映其在文明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
4.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暂定名)
首次与建川博物馆合作,以丰富的图、文、展品,全景呈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征程和精神丰碑。
展览时间:2025年7月-10月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建川博物馆
拟借展文物200余组(件)
援华美军飞虎队 铜鹰标识
2025年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览将借助史料、实物,创新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抗战故事,讲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中国贡献。
5.云南历史文化展(暂定名)(跨年项目)
古代云南的亮点在此一览:古老神秘的古滇青铜文化、南诏大理妙香佛国的艺术精品以及元明清以后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进程。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2026年2月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
展出文物约220组件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
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云南不仅是我国境内追溯人类起源的关键地区,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进入唐宋以后,云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宗教文化特色;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与中央政权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展览将使更多观众一睹其绚丽风采。
6.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
峇峇娘惹文化继承了祖先的中华文化,同时融合东南亚本土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结出的缤纷多彩的“奇花异果”。
展览时间:2025年5月-8月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新加坡土生文化博物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拟借展文物100组(件)
描金镂雕花婚床(一套)
金质皮带扣
2025年是中国与新加坡建交第35周年,以此时机,首都博物馆推出本展览以展示华侨华人在南洋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在新加坡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
首都博物馆东馆的展览项目
1.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看·见殷商(暂定名)
“中华文明互鉴” 系列展之一。通过约280件套展品,全面展示殷商文明的面貌及其历史地位。
展览时间:2025年5月-8月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承办单位首都博物馆、社科院考古所、殷墟博物馆
拟借展文物300组(件)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称,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本次展览即聚焦殷周之变,用文物展示这一时期的变化。
2.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出水文物展(暂定名)(跨年项目)
以琳琅万象的出水文物,展现新时代深海考古最新成果。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1月
主办单位:南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
拟借展文物350组(件)
珐华贴金镂空应龙云海纹梅瓶
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
青花鱼跃龙门应龙纹大盘
展览不仅展示南海考古工作的成果,同时也要展示考古工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用实证的文物与考古成果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南海的主权,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3.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易县大北城出土金银器展
以100件金银器——璀璨烨烨,珠玑琳琅,领略千年前宋代的社会生活风尚。
展览时间:2025年7月-10月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易县博物馆
拟借展文物100组(件)
双龙脑海金饰
金栉
易县大北城金银器窖藏于1986年发现,以金银器为主,共计四百余件。大北城窖藏金银器的集中展示是了解宋辽对峙时期燕云十六州的重要窗口。
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中国外销纹章瓷器特展(暂定名)
由中国工匠按照外国商人提供的徽章设计图烧制而成瓷器,兼具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特征与欧美主流审美意趣,见证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盛举。
展览时间:2025年10月-12月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
拟借展文物100组(件)
清乾隆广彩沃尔尼家族纹章纹酱汁杯
清乾隆广彩武德家族纹章纹瓶
清乾隆广彩奥奇欧家族纹章纹盘
清雍正广彩伊佐德家族纹章纹盘
展览通过展示清代外销纹章瓷精品,展现中外文化互鉴、交流、融合。
5.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河北省隆化县鸽子洞洞藏丝织品及北方地区元代丝织品展(暂定名)(跨年项目)近看尘封六百载的洞藏锦绣,领略织金锦最后的辉煌鼎盛,品读青花瓷上的“夏日小记”,共情元人的百味人生。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2026年3月
主办单位:隆化民族博物馆、首都博物馆
拟借展文物组150(件)
白绸地彩绣花蝶镜衣
褐色地鸾凤串枝牡丹莲纹锦被面
鸽子洞元代窖藏文物是研究蒙元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反映蒙汉文化融合的重要证据。首都博物馆参与了丝织品的修复工作,使得这些文物得以恢复原貌,并通过展览为公众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图景。
6.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历史文化展(暂定名)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展现大运河流域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大约从新石器到战国时期)
展览时间:2025年5月-10月
拟上展文物:150组(件)
铜方鼎
汉四层彩绘陶仓楼
三角云雷纹铜豆
展览将追溯大运河历史中那些关键性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如吴王夫差开凿邗沟,隋炀帝时期的大运河开凿,元明清时期的繁忙水路运输等,展现出大运河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贡献。(吴王夫差开始到清代重要的与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同时聚焦大运河沿线的不同城市与地区,展示大运河沿线的财赋与物资如何供给京师,沿岸城市如何通过大运河的便利实现了物资的交换与文化的传播。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