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高峰意识”潘天寿、潘公凯艺术研究展暨潘天寿艺术中心开馆仪式在浙江宁海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守卫,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彦,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锋辉,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刚,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劲,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敏杰,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印,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武吉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楼鼎鼎主持。
宁海县委书记滕安达致辞 (摄影:缪军)
宁海县委书记滕安达在致辞中说,宁海历史悠久、人文深厚,是方孝孺、柔石等大批先贤志士的故乡,潘天寿先生是其中卓越代表。先生是生于宁海、长于宁海的国画大师、民族翰骨。不仅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更以坚守文化自信、勇攀艺术高峰的专注追求,一身正气、一生奉献的伟大情怀,激励着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攀高峰。潘公凯院长情系桑梓,长期关心支持宁海文化事业发展,多次捐赠书画作品。今天,潘院长主持设计、全程关心指导的潘天寿艺术中心正式开馆,这是宁海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我们将锚定全国一流,致力将其打造成为传承潘天寿文化、赓续宁海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以及对外展示宁海城市形象、对内服务群众汲取艺术养分的文化地标。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锋辉致辞(摄影:缪军)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锋辉在致辞中说:潘天寿先生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始终坚持中国艺术的独立性,坚持民族艺术的高度,坚持传统出新,为20世纪中国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潘天寿艺术中心的开馆,对于研究极具民族精神与品格的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成就,继承弘扬其丰厚的艺术遗产,在宏阔的文化视野中深刻领悟和研究传统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在继承传统根脉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从中华文化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用光彩的艺术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人才培养中强调人文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中国艺术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致辞(摄影:缪军)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回顾了2017年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的盛况,认为潘天寿先生无愧于“民族翰骨”之称。他表示,潘天寿先生是中国艺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引领者,是中国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上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20世纪90年代,潘公凯教授接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在担任院长期间,潘公凯教授提出“两端深入”的学术主张,提倡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理念。作为修养全面的艺术名家,潘公凯教授的建筑设计、绘画创作、学术专著显现出他对现当代中国美术的深刻思考和创新性实践。潘天寿艺术中心的启幕,不仅是对潘天寿先生艺术成就的致敬,更是对艺术教育精神的传承。激励后来者以高峰为鉴,以高峰为方向,仰望进而攀越,去创造中国艺术新的高峰。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致辞(摄影:缪军)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在致辞中回顾并高度评价了潘天寿与潘公凯在中国画创作、理论思考、艺术教育等多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说“现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始终是潘天寿先生的人生底色,而家国情怀与民族使命又无疑是这种人生底色中最为强烈和突出的特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国际文化语境中,潘公凯先生以其‘知行合一’‘一心为公’的为人、为艺、为事业的宏阔格局和建构能力,全面继承了潘天寿的衣钵,成就了丰硕成果,无愧于名门之后的荣誉与光环。”他认为“潘天寿、潘公凯父子二人,均为中华文脉中所公认且推崇的知识分子文人艺术家,其胸怀家国天下,勇担时代责任,践行民族使命,赓续历史文脉,意旨中华复兴的人生目标与境界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亟需和呼唤的。”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致辞(摄影:缪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在致辞中说,潘天寿先生在书画中反复以“雷婆头峰寿者”落款,足见他的家园之恋。今天潘天寿艺术中心在宁海落成,大师的扛鼎力作回访家山、珍藏故里,潘公凯先生精心设计了这座美术馆,并把自己的多方面力作与父亲同馆珍藏,两代大师将一生精品名著回馈家乡,这不仅是宁海的文化盛举,也是浙江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潘天寿是中国艺术传统的坚定传灯人,又是赋予现代变革精神的创造者。他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具有世界性的目光。他坚守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心性境界,又用笔墨磨砺出沉雄静穆、苍古高华的绘画品格。他的艺术为世纪中国树立起一座清刚正大、丰神俊骨的高峰。潘天寿艺术中心浸润着潘公凯先生作为一代大师继承者的深深情怀,在其身上秉承着父辈坚韧不拔的使命精神。面对全球化的强势,他提出“两端深入”的文化思想,并在担任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院长期间,身体力行,擘画蓝图,为中国美术高等教育呕心沥血、立下丰功。他继承了父辈的艺心和卓识,创作了大批宏幅巨制与大规模专著,潜心于笔墨语言的梳理与研究。近年来他倾心于建筑设计,将文化思想与实践筑成一座座饱含文化意念的巨栋伟厦,其杰出的文化情怀与高峰意识令人敬佩不已。在宁海的湖山中,潘天寿艺术中心巍然耸立,是历史的情怀、家乡的纪念,也是每个参加活动的人向一代大师伟大心灵的崇高致敬。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致辞(摄影:缪军)
潘公凯先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宁海县委县政府的感谢,其决心与魄力体现出对文化的重视。他说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着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和如何走向世界两个方面的课题。希望通过潘天寿、潘公凯两代人的案例,启发思考我们接下来如何如何走的问题。期待潘天寿艺术中心未来运营好,作为一个研究与讨论平台,建立中国文化自信,把中国艺术推向世界。
宁海县委书记滕安达向潘公凯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摄影:缪军)
开幕式上同时进行潘公凯先生作品捐赠仪式。潘公凯先生向宁海捐赠《一团荷气》《野塘白莲图》《高松雪霁图》《古藤迎春图》4幅中国画巨制,宁海县委书记滕安达为潘公凯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诸迪、范庆瑜、许江、潘公凯、杨守卫、金彦、林茂、金一斌、马锋辉、吕伟刚、滕安达、童衍方共同推杆,为潘天寿艺术中心开馆揭牌。(摄影:缪军)
潘天寿艺术中心开馆系列活动包括“高峰意识”潘天寿、潘公凯艺术研究展、腕底春深桃李华——朱颖人、吴永良、童中焘、张立辰、姜宝林作品展、“中国画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座谈会、“追随大师足迹”潘天寿故居参观、雅集笔会等内容。
潘天寿艺术研究展现场(摄影:缪军)
潘天寿艺术研究展现场(摄影:缪军)
潘天寿艺术研究展现场(摄影:缪军)
潘天寿美术馆通过真迹作品、大量的文献史料,详细呈现了潘天寿作品的笔墨特色、构图、指墨画、书法篆刻以及艺术人生、美术教育理念等。在潘天寿美术馆内,《国色年年岁岁春图》《秋酣南国图》等44件潘天寿真迹亮相首展,堪称近年画坛一大盛事。其中,现收藏于宁海的《耕罢图》和杭州潘天寿纪念馆的《夏塘水牛图》两幅作品并列展陈,两幅水牛图自2017年后再次合璧展出,成为此次展览一大亮点;《朱荷图轴》则曾出现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举办的“美学江南: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特别展览上。
潘公凯艺术研究展现场(摄影:许柏成)
潘公凯艺术研究展现场(摄影:缪军)
潘公凯艺术研究展现场(摄影:缪军)
潘公凯艺术研究展现场(摄影:许柏成)
潘公凯艺术馆内主要展陈潘公凯笔墨艺术、理论文献、建筑与装置作品等内容,呈现潘公凯在中国画的继承与推进、现代艺术理论研究、实验艺术、建筑与城市设计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精深研究。潘公凯艺术馆内,潘公凯先生的巨幅大写意水墨作品、《雪融残荷》观念影像作品、《坐忘之舟》大型观念装置作品、中国美术史论与现代性理论研究、建筑与城市设计研究、艺术教育与高校管理等方面相映展出,通过其多方面深入的跨界实践显现出他的跨学科人文思想。
“腕底春深桃李华”展览现场(摄影:许柏成)
“腕底春深桃李华”展览现场(摄影:缪军)
“腕底春深桃李华”展览现场(摄影:缪军)
“腕底春深桃李华”主要展出朱颖人、吴永良、童中焘、张立辰、姜宝林五位当代画家的85件书画作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潘天寿先生两度出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践行其中国书画教育理念。当时,这五位艺术家或是年青教员,或为学生,均有幸亲蒙潘天寿先生指导。如今他们在各自领域均造诣深厚、为画界翘楚,本次展览不仅是向潘天寿先生致敬,更彰示出中国书画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
“中国画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座谈会现场 (图片来源:看宁海客户端)
当天下午,“中国画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座谈会在潘天寿艺术中心报告厅举行。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宁海县副县长潘宇欢出席并致辞,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畅芳主持座谈会开幕式。座谈会上半场由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张立辰,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姜宝林,童中焘先生家属、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童节,吴永良先生家属、杭州画院专职画师吴洪晖,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任道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潘耀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孔令伟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教授先后发言。座谈会下半场由潘天寿艺术中心负责人周毅主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盛天晔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杨振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于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创处处长刘海勇,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杰,《美术》杂志学术部主任杨灿伟进行发言。各位学者围绕“中国画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潘公凯教授现场创作《秋趣图》(摄影:许柏成)
张立辰、姜宝林合作现场(摄影:许柏成)
张立辰、姜宝林、姜元元合作《三清图》(摄影:许柏成)
盛天晔现场创作《倚石图》(摄影:许柏成)
12月29日上午,潘公凯、张立辰、姜宝林、盛天晔等30位艺术家参加了笔会雅集活动。其中,潘公凯创作《秋趣图》,张立辰、姜宝林、姜元元合作《三清图》,盛天晔创作《倚石图》,宁海籍画家陈林干、朱开益、王巍联手创作《春风图》等,艺术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共创作17件书画作品,以此纪念潘天寿艺术中心的正式开馆。
坐落于宁海山水之间的潘天寿艺术中心(摄影:许柏成)
潘天寿艺术中心坐落于宁海新城市中心天明湖畔,整体呈“荷花”造型,由潘公凯主持设计,全程关心指导,总用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是宁海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项目,更是展现宁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送万家福”城市内核的重要载体。该中心下设潘天寿美术馆、潘公凯艺术馆和县少儿图书馆,集艺术收藏、展览展示、交流研究、教育培训于一体,是当地文化艺术新地标。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