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8日晚举槌的北京银座2024秋拍“银座之夜”现场,当估价600-800万元的齐白石《大富贵亦寿考》叫至980万元时,还有3位买家参与竞拍。其中一位买家毫不犹豫,叫价1000万,将作品推至千万元大关。但作品的拍卖并没有止步于此,其他的买家紧随其后,参与竞价,随后作品叫至1100万元,并最终以1150 万落槌,成交价1322.5万元,由 887 号买家竞得。
此外,齐白石1950年创作的《果蔬四屏》也以816.5万元的高价成交。
当晚的拍卖亦可通过雅昌拍卖图录APP同步参与竞拍。
齐白石
《大富贵亦寿考》
齐白石不仅喜欢画民间流传的人物故事题材,也常常从历史典故中汲取画意,“大富贵亦寿考”这一典故出自唐将郭子仪。《太平广记》有这样一个故事:“郭子仪从军沙塞间,至银州数里,将宿,既夜,忽见空中骈车秀幄,中有美女自天而下。子仪拜祝曰:‘今月七日,必是织女降临,赐长寿富贵。’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言讫升天。”郭子仪一生平定安史之乱等诸多战乱,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帝,封汾阳郡王,一生荣华,贵不可当,《新唐书》记载他“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而已。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缺焉。”自此以后,“大富贵亦寿考”成为传达美好祝愿的常用语。这一主题以其吉祥寓意,在画家的笔下代不乏人。齐白石以象征福禄长寿的绶带鸟、寿山石,和象征富贵的牡丹一同入画,传递他美好的祝愿。
齐白石《大富贵亦寿考》
题识:大富贵亦寿考。缉之先生八旬双寿大庆,甲申八十四岁璜。
钤印:白石、人长寿
出版:
1.《庚午新春书画展》封面,香港集古斋,1990年。
2.《中国近现代书画赏玩》第68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3.《齐白石作品珍藏卷》第20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
4.《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四)》第36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
展览:“庚午新春书画展”,香港集古斋,1990年1月10日-25日。
说明:
1.香港集古斋旧藏。
2.香港苏富比2005秋季拍卖会,Lot 1072。
137×34 cm 约4.2 平尺
出版
画面中,一双绶带鸟立于石上,色彩明艳,具有华美之相。其中一只静卧石上回望,另一只作耸尾长鸣的姿态,灵秀生动,富有情致。“绶带”与“寿、代”同音,寓意代代长寿,同时“绶带”又是标志官阶的饰物,所以绶带鸟也寓意加官进爵,故绶带鸟有福寿双全之意。
牡丹以没骨大写意法绘之,以胭脂红彩泼写盛放之态,色彩丰富而有层次,艳丽而有雅致。花叶用二绿或三绿,大笔写出,墨骨钩筋,将叶片之阴阳向背的光感和偃仰多姿的形态极尽表现出来。浓墨画出枝干,木石老硬,艳花繁叶,展现出一片生机热闹的场面。富贵之意,粲然而出。画面中段以淡水墨晕染独秀的一峰山石,以“永固”之磐石连接绶带鸟与画面下部的牡丹,呈现出“长寿永固,代代富贵”的吉祥妙境。
款识
齐白石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汲取了装饰意味的灵感,善于用苍劲奔放的笔墨和娇艳秾丽的色彩,在两者的相互交融之中,一变传统花鸟画中的清新淡雅或富丽堂皇,于艳丽中显现出清雅,把自娱和娱人相结合,呈现出一番新颖的面貌,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齐白石通过他的妙手,将人们对“福寿安康、富贵常伴”的美好祈盼,动人地寄托在画笔下。
《果蔬四屏》
据书载,绶带鸟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瑞禽,故御赐其名为“寿带鸟”,并封为官鸟,严禁民间私养,足见其珍贵。白石在垂暮之年尤为钟爱这个题材,一则因绶带鸟谐音“寿、代”,而寓意代代长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绶带鸟的体态非常具有表现力。图中两只绶带鸟栖息于枝头,啾啾对语、顾盼生姿、羽色艳丽,它们长长的尾羽仿佛正在随风舞动,似静而动,动中有静,引人遐思。画面以酣畅的笔法,热烈的色彩和简洁的构图传达出一片自然生趣。
白石所画青蛙,最重情趣,即使简单几笔,也往往神采倍出。图中三只青蛙六目相对,似乎正在商量什么事情,神情皆十分专注,三只青蛙均取侧面造型,其动作、形态、颜色各有微妙的差异,一只趴在地上,一只正要跃起,一只右后腿伸开,布局别致而生动,用笔则粗率简略,墨绿色的青蛙与水墨写就的苇草相为映衬,描绘出湿润的环境氛围和欢快的蛙鸣小景。
齐白石曾说过:“小鱼煮丝瓜,只有农家能谙此风味。”他在北京居住的四合院中也种满了丝瓜,每至秋后,丝瓜成熟,便是老人的快乐时光,因为丝瓜既是老人爱吃的蔬菜,也是赏心悦目的吉祥之物,不管是“长相厮守”,还是“绵延不绝”,这种普通的蔬菜也承载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此图选择的是瓜熟蒂落的一刻,两个熟透的丝瓜一大一小平放着,黄色的花冠尚新鲜,瓜体呈自然扭曲之态,表面粗糙并有数条墨绿色的纵沟。丝瓜上面以大笔粗率写成的叶片与外轮廓清晰的丝瓜形成对比,弯曲缠绕的茎蔓则增添了画面的趣味。可见老人对丝瓜的观察和描绘俱十分细致精心,画中流露的愉悦情调也折射出他对劳动生活的挚爱。
茄子是一种普通的蔬菜,色彩、造型都难入大雅之堂,但白石老人却对茄子有独特的理解。画面中四个茄子分成两组,均为紫黑色、卵圆形的矮茄。上方的一只茄子歪倒着,顶端还带着一片叶子,下方的三只茄子均呈立姿,通过每只茄子不规则的形状显其变化。整幅以没骨法为之,率意草草,色彩简单,却极见其憨态和情趣,实有朱彝尊《咏茄》诗之意境:陇上紫瓜好,黛痕浓抹,露实低悬。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