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嘉德秋拍古籍部征得元刻翠岩精舍小字本《国朝文类》,封面有清末藏书大家莫友芝手书题跋,又经黄钺、独山莫氏、吴兴刘氏嘉业堂递藏,是流传有序之善本。此本蜡笺书衣典雅非常,并且著录于刘承干所编《嘉业堂善本书影》中,可见清末藏书家即奉若瑰宝。此外,宋宝祐五年(1257)赵与筹刻本《通鉴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二》版式古朴,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存二十九卷)》尽显明初皇家刻书风范,他们与元刻翠岩精舍小字本《国朝文类》一起,成为古籍善本专场中三种令人瞩目的宋、元及明初内府刻本。
元刻翠岩精舍小字本
15册
钤印:赐书、左田黄氏养福堂藏书印、莫友芝图书印、莫彝孙印、莫绳孙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
著录:
1、《嘉业堂善本书影》,刘承干 编。
2、《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总集类第1773页。
《国朝文类》系元代唯一一部由私人编纂、官方刊刻之本朝文章总集,所选文章皆“有系于政治,有补于世教,或取其雅致之足以范俗,或取其论述足以辅翼史氏”,故为时人所重。《四库全书总目》以其与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鼎立而三。作者苏天爵长于史学,《国朝文类》收集了《经世大典序録》以及元朝重臣传记等重要历史文献;部分重臣的行状、墓志铭等是苏天爵任职翰林国史院时于史馆所抄,属元朝史馆纂修国史之资料,与现存元人文集所收篇目来源不同,价值独特。
此本半叶十三行二十四字,黑口,四周双边。原书七十卷,现存三十九卷,第十一卷封面有墨笔题识,列举了所存三十九卷的卷数。封面左下角残缺,落款已丢失,但从题识笔迹判断为莫友芝手书。题识称此本为翠岩精舍刊本。全书旧装旧貌,蜡笺书衣。黄钺、莫友芝、莫绳孙、嘉业堂递藏。
学界通常认为,现存《国朝文类》元刻本有西湖书院本与翠岩精舍本两个版本系统。此书撰成后诏下由江浙儒学于杭州西湖书院雕板,至元二年(1337)刻成流通,是为至元西湖本;至正元年(1341)时江浙儒学发现此书存在文字讹误,遂至京师重新校订,至正二年重新刊行,是为至正西湖本。至元西湖本今已不存,至正西湖本于明成化九年入南京国子监修补后重新刊行,今公立图书馆多有贮藏,古称“大字本”。翠岩精舍刊本,为至元西湖本之翻刻本,古称“小字本”,素为清代藏书家所宝重。杨绍和称:“鉴藏家尤重翠岩,盖小字本固胜于大字本也。”(《楹书隅録》卷五集部下)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録,小字本仅吉林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有藏。
黄钺(1750-1841),字左田,号壹斋、左庶子。安徽当涂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历官山东学政、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工书善画,行萧云从余韵,与大学士董浩称“董黄二家。”著有《两朝恩赉记》《壹斋诗集》等。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历官四川盐源知县、贵州遵义府学教授。著有《二南近说》《仁本事韵》等。
莫绳孙(1844-1919后),字仲武,号省教。贵州独山人。莫友芝次子。自编《文渊楼藏书目》,著有《铜井文房书跋》。
莫友芝题识:元至正翠岩精舍刊本苏伯修撰《国朝文类》残本十五册。存卷十一至三十五、四十一、四十四至四十九、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七至五十九、六十三、六十四,凡三十九卷。(后缺)四十二、四十三、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五、五十六(后缺),凡三十一卷并目录亦阙。
嘉业堂创建者为“江浙巨富”刘承干,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是我国近代江南地区四大藏书楼之一。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记》中自谓:“余少席先芬,习向庭洁,缅怀乡先,窃抱斯志……乃归鹧鸪溪畔。筑室为藏书计。糜金十二万,拓地二十亩。庚申之冬,断于甲子之岁”。嘉业堂藏书楼1925年至1932年到达全盛。宋椠元刻、明清刊本、稿抄本及地方志书是嘉业堂藏书楼四大特色,尤其明刊本与稿抄本,是嘉业堂藏书精华之所在。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纪事本末类第295页。
是书开纪事本末体史书风气之先,起自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取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记之事,区别其事而贯通之,每事各详起讫,并自为标题,共记二百三十九事,凡一千三百六十年间历史。半叶十一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有刻工名山、沈祖、何豫、虞桐、林茂、徐侁、吴炎、梁贡甫。原书四十二卷,存卷第四十二第一叶至第四十五叶(第一叶仅存后半),共四十四叶半,所记内容为《契丹灭晋》等事。
《通鉴纪事本末》初刻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为严陵郡庠本,世称小字本。赵与居湖州,以严陵本字小误多,于是精加校刊,再刊于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为湖州刻本,世称大字本。
袁枢(1131-1205),字机仲。福建建瓯人。宋隆兴二年(1163)进士。撰《通鉴纪事本末》成,以大宗正簿召,迁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
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
15册
《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学巨著,其门人赵师渊于樊川书院续编完成,共五十九卷。内容注重严分正闰之际、明辨伦理纲常,并注意褒贬春秋笔法。朱熹修订了司马光的正统观,加入了浓厚的道德信念和解释。
此本存原包背装,白棉纸精印,大开本,半页八行十八字,小字双行二十一字,粗黑口四周双边,首成化九年御制序,《善本总目》著录。存卷首至七、卷十至十一、十六至十七、二十至二十五、三十八至三十九、四十六至五十三、五十八至五十九。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