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狮艺锦——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三十年”展览于2024年8月19日在苏州当代美术馆开幕,引发各界关注。展览开幕前举办的同系列国际交流论坛与“过去与未来”学术讲座,邀请了中新两国的当代艺术家、策展人,两场活动同样颇受欢迎。
本次展览由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新加坡美术馆和苏州当代美术馆承办,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执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许江,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和新加坡美术馆总裁兼馆长、国家视觉艺术集群主管陈维德博士担任主策展人。
展览现场
该展览汇集了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当代艺术领域内资深及新兴艺术家的近百件杰作,划分为“家园载情”、“文化异彩”、“生生相息”和“都市未来”四个主题,通过水墨、油画、摄影、新媒体等多元形式,呈现中新两国艺术家在过去三十年中,对城市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思考与创作。
展览不仅回顾了两国艺术家们在各自领域内的探索与创新,也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两国艺术发展脉络的独特窗口。
中新艺展30年:从“狮城艺萃”到“华狮艺锦”
步入展览现场,最令中国观众感到熟悉的是活跃于上世纪的吴冠中先生的四件作品。这不禁让人好奇,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辈们与新加坡有着怎样的渊源?
作为东西贸易要冲,新加坡自上世纪以来,与亚洲各国间经历了丰富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此留下印记或定居,共同塑造了这个国际都市的多元面貌。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画家吴冠中受新加坡及东南亚风土人情的魅力所感召,开始频繁踏足这片土地。他的艺术实践中融合了东西方美学精髓,特别是他在新加坡裕廊飞禽公园的经历,催生了闻名遐迩的《鹦鹉》系列画作。而陈宗瑞、陈文希等中国艺术家则选择定居新加坡,并创立了融合中西的“南洋画派”,为本地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石。
展览现场
1994年,随着中新两国共同打造的苏州工业园区项目启动,“狮城艺萃——新加坡绘画展”在苏州开幕,共展出了57件新加坡艺术家的作品。该展览也标志着中新艺术交流的序幕正式拉开。自那时起,苏州与新加坡的文化艺术交流便深深扎根于江南文化的肥沃土壤,在新兴国际化的产业新城中茁壮成长,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30年后,“华狮艺锦”接力“狮城艺萃”,不仅再次加深了多种文化区域之间的联系,也向大众宣告打开了全球当代艺术多元视角的窗口。
新加坡美术馆馆藏、公共艺术和项目总监王佩琴介绍道,“在策划展览的过程中,我们从馆藏中审视了不同年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他们关注的是什么。新加坡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城市发展迅速,许多艺术家关注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对社会、人际关系和人文的变化和影响,这些反思在他们的作品里得到了体现。在挑选作品时,我们考虑了这一点。当然,在城市开发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这也是许多艺术家关注的课题,也是本次展览的一个关注点。”
展览现场
展览汇集了中新两国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新加坡著名雕塑家韩少芙的《森林滥伐系列2》和《灭绝系列11与12》,作品以黑森林和石雕的形式,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物种灭绝的危机。展览中的作品也体现了中新两国艺术家对亚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王美清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艺术传统,徐冰的《背后的故事:农训图》则以传统山水画为主题,展现了苏州工业园区的现代化进程。
展览现场
从“狮城艺萃”到“华狮艺锦”,30年的历史浪潮不仅推动了中新艺术的发展,也见证了城市的变迁。
中新发展30年:艺术与城市化同行
中新两国在过去三十年中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新加坡从一个渔业岛国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苏州工业园区也从一片农田蜕变为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引发了艺术家对城市发展、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的思考。例如展览中的王良吟《新女郎重游》探讨了城市化社会对女性带来的压力,以及李鸿辉《二手城市》对城市变迁的思考。
展览现场
在展览开幕前举办的同系列国际交流论坛上,艺术家们通过自身经历讨论了30年间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环境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
新加坡著名现代雕塑家韩少芙谈到她曾在多年前受邀来到苏州参加艺术项目,而如今故地重游,稻田已变成公路,快速地输送着城市资源。同时,她也亲眼见证了新加坡在这30年间的城市巨变。但是在自豪于家乡走向高度城市化的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许多原始树林的消失,它们无法表达自己的声音,因此,应当有人站出来为它们发声。
由于亲身经历了这些历史变迁,她认为我们有时过于直接地使用资源,用了就丢弃,而不考虑其长远影响。她本人在农村长大,后来前往英国留学,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的当代艺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让她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当她回到新加坡后,她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是将所学的知识在新加坡发扬光大,还是选择放弃。
展览现场
最终,她发现她童年成长的环境深深烙印在她的记忆中,这些是她兴趣所在和专注的点。因此,她认为应该利用这些元素,将其转化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只有新加坡特有的生物、植物、真正生活在那里才能从中得到灵感,创造出真正具有新加坡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品。
事实上,她所思考的也是一个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与生态、生物得到一种可持续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新加坡所独有,更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
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提出了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强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旨在保留我们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一点两国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是相通的。
展览现场
除了环境保护,社会变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紧张也是艺术家们关心的问题。比如唐大雾所建立的艺术家村(TAV),这一艺术家群体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特别聚焦于社会变革议题。艺术家村以其在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领域的专注而著称,并在将这些艺术体裁引入新加坡当代艺术界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次展览中所展出的《巴厘岛计划》系列作品,正是由艺术家村成员邢万和、林凯烈、云天伟和易玟金发起的。他们以新的视角、年轻的语言回归本土土壤,重新解读了新加坡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
“中新当代艺术三十年”圆桌论坛现场
论坛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也结合中国的城市建设,谈到中国30年的美术发展。在20多年前,他曾与国际知名的策展人奥克维在新加坡相遇,时逢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正是要进入经济高速腾飞的阶段,而奥克维关于后殖民主义议题的发言让他对中国文化发展有了更深的感触。他以油画为媒介,努力在二维的绘画空间中重建一种富有韵味和意境的“中国式”诗意。在他近作《富春山旅图·三江芳草》中,我们可以看到春暖花开、山河岁月,周而复始的生命力,万物之情和人生感怀融合在一起,成功地以当代的画面传递出中国人朴素的山水家园情怀。
中新交流30年:美美与共
在“南洋画派”尚未诞生之时,早在20世纪上半叶,一些来自上海的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向新加坡美术馆推介他们的作品。
据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首席执行官、馆长陈维德介绍,新加坡美术馆收藏了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因此,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史对于新加坡来说也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家与新加坡艺术家进行了更广泛的交流,并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举办了一些艺术展览。他们聚焦于中国艺术家的艺术理念,特别是他们如何将个人的艺术理念与世界相结合的,这些交流都十分重要。
展览现场
而对于中国而言,亚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又呈现出另一种面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表示,“回望过去30年,我们从84、85美术新潮的各种观念影响下,水墨作为艺术媒介和艺术本体,进行了文脉的重构和解构,形成了价值相对多样化的艺术样式的探索。毫无疑问,东南亚的许多水墨画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艺术家,都有立足于本土风貌的呈现。这实际上为中国大陆的水墨探索提供了新的窗口和视点,这种交融非常复杂,恰恰体现了历史叙事的复杂性。我们在梳理历史或确定标准时,很容易忽略其中趣味性的多样性。当代性涵盖着各种当下我们个体的经验,来自各种碰撞之下形成的表述,这种表述用一种扁平化的线条溯源又很容易给它抹杀掉。……当我们讨论全球化时,我认为那个时代的全球化建构是非常全面的。他们不仅具备西方视野,还拥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涵养,形成了个人化的表述。这种全球化视野和高度在今天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
展览现场
丘挺的作品显然也建立在这种对全球化交流的反思之下,他的《与谁同坐》不仅以“亦古亦今”的方式体现他对传统与当代边界的探索,还在包容的天地观念中,呈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儒家思想。
结语:
作为中新两国艺术交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华狮艺锦——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三十年》展览不仅锚定于过去至今的30年,还为未来的艺术创作、交流指出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道路。
无论在展出的作品中还是嘉宾们在论坛的发言里,我们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珍贵之处在于它能映射出各个时代的更迭、价值观的演变、社会关系的变迁以及环境人文的特色。王佩琴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大家通过一系列片段来窥见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们如何对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反思和表达,进而发现其中许多共通之处。这些经历,包括从历史中学习,在当下进行反思,以及当前环境激发对未来的想象,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整体。所有这些面向汇聚成了我们自身,也塑造了我们的认同感。
正如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所说,只有重返我们各自文化的“根”,才能更有力量地展望未来。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