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展览预告 | “中国表现2024”将在壹美美术馆开幕

2024-06-26 09:30:20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24aedbf384eee8c36c109d2eedd10e90.png

壹美美术馆新展“中国表现2024”将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开展,6月29日为嘉宾预展日。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担纲策展人,邀请洪凌、许江、马路、谭平、张方白、顾黎明、范勃、尹朝阳(年龄序)八位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在美术馆一楼及二楼展厅展出其代表性作品及新近作品共四十余件。

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在艺术语言和风格上都各有建树,体现了中国当代表现艺术体系下的极高水平。他们从中国写意传统中寻找精神内核和表现语言,又根据自身的生命经验和思想取向,对其进行当代性拓宽和创造性转化;通过对文化符号的取材或挪用、对材料之物性的开放、对传统图式的改造和重新赋义等等方式,创造了个人化的表现风格,同时也与本时代的精神特征相互呼应。

正如中国文化本身的多元面向与丰富内涵,“中国表现”中的“中国性”是包容而广博的,它并非单一静态的民族性概念,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融合视野,不仅承续了中国这片土地上丰富的传统文脉,也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脉搏相连;“表现”则与现代艺术史中的几次表现主义运动相呼应,是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立足本土性而面向世界的语言。“中国表现”不是对风格样式的描述,它指向一种精神性内涵,是本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本次展览选取部分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它们凝聚了写意的审美力量,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核,与当下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高度契合。

“中国表现2024”展览开幕式将于6月29日举办,并于6月3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8月20日。正值壹美美术馆成立五周年之时,我们衷心感谢各位观众与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对壹美美术馆的支持与厚爱,期待在展览中与您相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6b244326e9a309b082fe2a48c70807df.png

嘉宾预展日:2024.06.29

展览日期:2024.06.30—08.20

开幕式时间:2024.06.29 17:00

策展人:彭锋

总策划:路贝

艺术总监:程辰

参展艺术家(年龄序):洪凌、许江、马路、谭平、张方白、顾黎明、范勃、尹朝阳

前 言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完成了它的宏大叙事,那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局面趋于平静。在短时间内演练一遍西方各种样式的艺术之后,中国艺术家开始沉潜下来,审视自己所处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揭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篇章。

从大的分类上来讲,艺术风格可分为“再现”与“表现”。从历史上来看,很早就有表现性艺术。原始艺术多半属于表现性艺术,这一方面源于技巧的欠缺,另一方面源于对象的神秘。拙稚的技巧难以去再现,神秘的对象无法被再现。这种意义上的表现性艺术可能并非创作者有意为之,而是呈现出表现性效果,更准确点说是在后来者眼里呈现出表现性效果:当后来者掌握了再现技巧而且不再相信万物有灵,那些因技巧和信仰原因导致不太写实的作品就会被视为表现性作品。

有意识的表现性作品多半发生在再现技术被掌握之后。就中国绘画来说,工笔与写意之争类似于再现与表现之争。写意绘画即表现性绘画。有意识的表现性绘画出现在唐宋之际,进入宋元之后逐渐成为绘画的主流。欧洲再现与表现之争发生在19世纪,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现才赢得对再现的决定性胜利,表现性艺术变成了表现主义艺术。

导致表现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原因很多,其中东方艺术特别是中国写意艺术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书法和写意绘画中的书写式线条,将欧洲绘画从再现中拯救出来。绘画线条不仅像素描那样发挥结构性的造型作用,而且像书法那样表现艺术家的性情和个性,通向艺术家的精神世界。绘画从此摆脱了再现,走上了表现主义道路。

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表现性艺术中蕴含的力量才能匹配这种巨大的变化。历史表明,重要的表现主义运动往往伴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国家的崛起。50年代的“美国表现”是美国兴起的标志,80年代的“德国表现”是德国强盛的信号,21世纪的“中国表现”既是中国崛起的见证,也是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力量。

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

关于艺术家

ARTISTS

(年龄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ab174ba61984c25fe27334cacc2ff87.jpg

洪凌

洪凌1955年生于北京

1979年毕业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授 研究生导师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安徽省安徽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安徽省黄山市美协名誉主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bd12e537c1fdca9a3ebef31a06917424.jpg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20世纪80年代末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从2001年至2020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二十年。

曾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特级专家”、 浙江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并获“鲁迅艺术奖”、 “第二届北京双年展”佳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7aa2d750c0c339659cb7672c6c458af5.jpg

马路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理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cdfce713ea58675e345e939b3f95e9f6.jpg

谭平

谭平,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八十年代末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学位。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中心主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e26e6d04dd9088e5dd8974384f23e83.jpg

张方白

张方白199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表现艺术中心主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18808f61291482d7c4ea80e7cfcb19dc.jpg

顾黎明

1963生于山东潍坊。曾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2a33f4d9bbaa5d5332b757c142324187.jpg

范勃

1966年出生于天津,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第三届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第五届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a1fe668f7a72d4933880880bf8d7d471.jpg

尹朝阳

1970年 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

1996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居北京

关于策展人

CURATOR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4ec0133ed85400f29511ac4bd5793e8e.png

彭锋

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2年入选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出版《艺术学通论》等专著、教材和文集17部,《艺术的语言》等译著(含合译)7部,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亚洲哲学》(Asian Philosophy)《美育杂志》(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美学杂志》(Rivista di Estetica)《哲学通报》(Filozofski Vestnik)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300余篇,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等艺术展览100余次,撰写音乐剧、话剧、舞剧、电影等剧本10余部,应邀于世界美学大会、世界哲学大会、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等国际会议担任主题讲演、专题讲演和对话嘉宾。

- 部分参展作品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c49b391ca9f3ef5acd45f2fe32160219.jpg

洪凌 《谷音阵阵》 布面油画 200×200 cm 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3b5c081b55a25a089138b6097f3ed9a.jpg

许江 《醉盘》 布面油画 200×156 cm 2017.1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39014cc19bb4bb28ccf7097790da7fa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1ef06ef5233615c3b57e955a4a1906be.jpg

马路 《空间》 丙烯,综合技法

170×180 cm(方向可变) 201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8e0f6d37611a3ce7cb374f690d7c4ea3.jpg

谭平 《无题》 布面丙烯 120×150 cm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58c22ce10c5a76ee123212f52f57ceef.png

张方白 《双石》 布面油画 200×600 cm 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d92605237973c9ba2d492c01e042331d.jpg

顾黎明 《山水赋 No.30》 布面油彩、丙烯等

260×195 cm 201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0db1fc397a6e422a3da2141a76e504ea.jpg

范勃 《姿态》之一 布面综合材料 270×180 cm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52971e405e2bc5d4a6d8586760f4dab3.jpg

尹朝阳 《山水》 布面油画 130×150 cm 2022

主办单位

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壹美美术馆

支持单位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

协办单位

北京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实创亿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仲量联行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执行团队

展览统筹:杨茹

展览执行:张翰涛、高溟一

展览设计:唐赛、林佳璇

宣传推广:邹映桥

展览研究:白锦蘅

视频制作:IYstudio艺术影像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中国表现 壹美美术馆 彭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