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稿 | 跨越六百年 承载朱元璋外甥李文忠家族记忆的文物首次完整展出

2024-01-27 09:02:54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桥梁,优良的家教、家风、家传,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文化内核。

作为一个家族历史的物质载体,先祖容像、族谱手书、家藏文物,承载着家族的记忆和荣光,是后代追思先贤、承继祖德的重要对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1783cac43ab9a1338d5d2b45f0c8c5ac.jpg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2024年1月2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3展厅展出。

岐阳武靖王李文忠为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代开国功臣,战功卓著且好学问,逝后被追封为岐阳王,位列功臣庙第三。李氏后人袭爵封侯,家族延绵六百余年,被后世称为“岐阳世家”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完整的岐阳世家文物,包括御赐墨敕、御用制品、历代先祖容像、行像、家族藏品、手书、族谱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61c190c7018799aa1507d15b7e77488c.jpg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本次展览展出馆藏文物及明代复原服饰共计72件套,并以家族历史为主线,分为“苍梧发轫”“簪缨世族”“厚德流光”“余荫蓊蔚”四部分,讲述李氏于明清两代的家族脉络,强调李氏族人对家族根脉的自觉守护与传承,彰显中华民族对先祖的尊崇意识和赓续精神。

苍梧发轫

“岐阳”之名,源于明代开国功臣李文忠之谥号“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少时随父李贞投靠舅父朱元璋,追随其南征北战,骁勇善战频立战功,为明代建国奠立根基;明太祖朱元璋底定天下之后,他继以忠君报国之姿,多次带兵平乱,稳固江山社稷,位列明代开国功臣第四位。李文忠戎马一生,通韬略、善诗文,兼管军政朝事,为明代的开创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岐阳世家”由其肇始,开启了历经明清两朝之家族历史序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3737cbb07fc245720d16195310c6b9bf.jpg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展览展出的岐阳世家肖像画中,李文忠及其父李贞为身着冕服的全身坐像,这两幅作品为现今存世可见的两幅明代冕服画像。其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的意义极其重要,受到许多服饰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9c8893d7758462cb5cc50c859cd5347a.jpg

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岐阳王李文忠,生于元后至元五年(1339年),卒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开国功臣。元配夫人毕氏,庶夫人冯氏,共育有三子二女,长子李景隆,次子李增枝,三子李芳英。画中李文忠头戴玄表朱里九旒冕,身着带有九章纹的衮服,手持玉圭,腰系大带,身前有蔽膝,足穿云头赤舄(xì)。上衣青色,蟒、山、华虫、火、宗彝在袖,火、山在蔽膝,下裳纁色,露出部分可见黻纹及两侧佩玉,为明初亲王衮冕形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9f39c9300c222bdcaf3dd6200728a112.jpg

皮甲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为了将岐阳世家的文物完整展示,专门修复了家族收藏的一套皮甲,并将它完全展开。这套皮甲上一次的完整展开还是在近一百年前的民国时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21d7890d39b049dd314fc7dae19db147.jpg

皮甲 展览现场

据《岐阳世家文物考述》《岐阳世家文物图像册》记载此为“明代犀甲”。李文忠遗物。两件皮甲为保护胸腹部及背部护甲,形制相似,外观呈梯形。甲片为皮胎、外髹黑漆,漆上撒有螺钿粉末,以丝绦穿缀。两件皮甲上均有以金漆描绘而成的纹样,中部开光,内填五爪正龙纹,边缘处为缠枝花卉纹饰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c077f1a7bf528f546949c1c455104a30.jpg

张三丰画像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此次还展出了李氏家族收藏的张三丰画像。据题跋和族谱记载,李文忠善文好客,乐与名士交游,其中就有张三丰。文忠死后,其子李景隆继与张三丰交好。张三丰曾对李景隆说他将有大难,然景隆未悟。张三丰便赠其一画像、一木匣、一蓑衣后离去,此后李景隆获罪被削爵。另据族谱云,李家原存有张三丰所留蓑衣,至今已佚。此画像存世久远,原已寸裂,奉于家庙时又经烟火熏炙多年,残破严重,后经朱启钤等人在民国时重新装裱,使其得以重见完貌。画像绢地墨笔,画中人眉目清晰,衣带飞动,似有仙气。

簪缨世族

李文忠因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居功至伟而被封曹国公。其子李景隆承荫袭爵,然于永乐朝被削爵遭禁锢。嘉靖前期,世宗恢复四位开国功臣裔孙爵位,李氏家族得以续爵复俸。嘉万年间,八世李庭竹平寇督漕,政绩显著;九世李言恭好学能诗、奋迹词坛,于治政学文上皆卓有成就,李氏家族重现簪笏之盛。岐阳世家于有明一代共历十二世,裔孙绍续岐阳祖德,获爵出仕,仍秉承能文善武之家风,使李氏家族兰芬桂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df6a1fad10cf21a8f107a0eb56f30a8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10fc79acf6e307ed2329423037cd4bd5.jpg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c0ec41ac720a37ce762985b8c8b6e6e2.jpg

明太祖御帕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825b8d86ce0f3a66e83daca7d48547cb.jpg

《明太祖御帕并纪恩册》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此为明太祖朱元璋御帕及李景隆所撰《明太祖御玉罗帕纪恩册》。据族谱载,岐阳王李文忠逝后,明太祖朱元璋念及恩亲,视李景隆、李芳英兄弟为肺腑。洪武十八年(1385年)李景隆奉命北征,朱元璋令李芳英每旬初试书,一日试书完毕,太祖喜悦,以手中御帕裹馒头赐之。芳英归家后老幼拜尝馒头,并将御帕珍藏于家庙以感圣恩,以贻后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b65a3f7374e0d96a4e63edc6ebdb6cd4.jpg

平番得胜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根据榜题考证,系万历二年(1574年)至四年(1576年)之间明廷平定陕西、甘肃、宁夏地区的军事历史画。其内容大致为:军门固原发兵、固原兵备刘伯燮督兵出征、陕西总兵官孙国臣统兵急行、明军平定诸部之役、军门固原赏功等。画卷中所描绘的明代西北少数民族建筑、明军盔甲、仪仗等,与文献记载颇为一致,是研究明代军事与民俗的重要材料。卷首有民国徐世昌题“岐阳世泽”。

厚德流光

岐阳世家至十二世李弘济时遭逢鼎革之变,明亡而爵绝。清初,为躲避战乱,十三世李祖述携大宗家眷自金陵迁居京师,于顺治年间接受三等阿达哈哈番爵位,归入旗籍,是为李氏家族入清迁燕第一代。乾隆八年,十五世李延基出旗改入民籍。李氏家族于有清一代,承继祖德,笃定修行,兴家育人,不坠门风。十四世李德燦、李德燿兄弟,十五世李延基尤以文学、政事为显,其中李延基不仅出仕为官,更为保护先祖遗物做了大量工作。及至清晚期,即便家道中落、国危身殆,李氏后裔仍不遗余力,守护家族遗物于周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785560c5608ccf09e15d2c86028b72b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ad780ececf378f87766e9c206ff009a5.jpg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221c9f05d132b3c47e5592cac59e9869.jpg

李祖述配夫人方氏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68c8b8d3322f4496756c9ff12a42fd82.jpg

中宪大夫福建水口盐运同知李延基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余荫蓊蔚

岐阳世家文物能够逐代增益并流传有序,得益于李氏家族历代的自觉赓续和保护,及至民国而蔚然大观。李氏家族因李文忠的功绩而在明清两朝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尽管其中有起伏,但并未偏离与统治阶层的联系,这为岐阳世家文物镌刻了丰富的两朝印记。岐阳世家的文物传承,源自李氏族人的家族意识,是一个家族的自我记忆,又因其完整性、有序性,以及与时代的密切性,为后人提供了从社会史、制度史、文化史、服饰史、艺术史等主题切入的可能。由古及今,“岐阳世家”的历代书写,为后世留下了一部跨越六百年的家族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7a6f46ddbd209e3ac5c451cb1252febc.jpg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为凸显李氏家族容像在中国服饰史上的意义,展览专门据此复原了四套明代官定服饰,包括冕服、命妇礼服、赐服和朝服,展现此套文物的当代价值,也强调对此套馆藏文物的研究与活化利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1/d84a44a37207de61968f4dca47139d73.jpg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王丽静

推荐关键字:中国国家博物馆 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 岐阳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