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日,为期38天的展览“季风有信——蔡里安与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落下帷幕。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印象深刻的展览,没有经典传世的作品,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那个晚年为了耳朵疾病苦恼,为了散步方便申请公园月票的广州美术学院退休教师蔡里安,通过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馆藏——涵盖了他不同时期的雕塑、水彩、音乐等艺术门类,以及多位海外华侨艺术家如黎冰鸿、温悲鸥及香港人间画会艺术家黄新波、符罗飞等人的相关作品、文献,走到了大众的面前。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展览由此构建起以蔡里安为主的、关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现实主义”在华侨群体的流散过程中的叙述景观。
1950年代的蔡里安
蔡里安是谁?
蔡里安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早期重要的创立者之一,他创作于1945年的雕塑《工人头像》⼊选1949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艺术展览会(也称“第一次全国美展”),这是广州美术学院师生首件⼊选全国美展的作品。展览以一面展墙的位置,用点线结合的直白方式描串联起蔡里安曾经居住过的城市,也串联起他漂泊的一生。
1912年,蔡里安生于越南西贡,他的父亲祖籍广东东莞。蔡里安从1930年开始参加越南民族独立斗争工作,1934年毕业于越南南圻美术学院雕塑系。1936-1941年,蔡里安在香港聚英中学和九龙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期间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多次参加话剧团、歌咏团、赈济会等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2年,蔡里安辗转至法租界广州湾(湛江),并创作大量水彩画和抗战歌曲,1947年折返香港。1948年加入在港进步美术家组成的团体“人间画会”,并参与港九美术界的相关活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蔡里安先在华南文艺学校任教,后又随校迁往武汉任教于中南美专雕塑系,1958年回到广州,在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在学科教学建立的过程中,蔡里安作为雕塑系的创作课负责教授参加了雕塑系教学资料的编写及修订,其在雕塑创作上的探索奠定了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科教学的基础。1965年,蔡里安因身体原因全休,晚年深居简出,2005年春在广州谢世。
《工人头像》,蔡里安, 雕塑,尺寸不详,1945年
从1940年代开始,蔡里安先后创作了《工人头像》《青春》《灾民(组雕)》等雕塑作品。返港后至受聘回广州的五年间,是蔡里安雕塑创作的高产期。但因为灾难不断降临导致作品保存不多。一次台风灾难导致所住木屋倒塌,蔡里安的作品被损毁殆尽;1950年冬天,蔡里安所住木屋区突然起火,因火势蔓延很快而且蔡里安并不在家,十余件雕塑和数百幅水彩,以及收藏书籍、家具、衣服皆化为灰烬。等蔡里安回到家时,所见皆是为村民因痛失家园与亲友而伤心欲绝的样子。蔡里安心中极度难过,遂以灾民为原型,只做了系列头像组雕,分别为《痛苦》《哀号》《绝望》《愤怒》《挣扎》。其中,《青春》是蔡里安最喜欢的一件作品,以妻子林都丽为原型创作于1947年,是对多位女性脸部情态美的概括统一。
目前所知的蔡里安一生中唯一一次个展,是1947年7月13日至17日在香港胜斯酒店举行,被当时报刊记录“雕塑作品十余件,水彩数十幅”。目前留存的蔡里安水彩作品主要创作于1940年代,其中大多数为在广州湾所做。从画面来看,蔡里安的水彩多以风景为主题,有时候会在风景中添加人物作为点缀。用笔设色挥洒干练,色彩沉稳,氛围自然安宁。
退休后的蔡里安虽然被病痛缠身,但是过着平静的生活,还拥有了独立的、不让外人进入的画室。其晚年的创作以实验性习作为主,如用玻璃纸尝试创作的人体速写、水彩头像等等。他临摹和收集的资料,有英国画家弗洛伊德的作品、电影海报彩页以及杂志画刊等诸多类别。
展览还展出了一本由蔡里安参与创作的歌集《西风歌集》。蔡里安在音乐创作方面也颇具天分,抗战时期曾数次负责爱国活动中的歌咏宣传。1944-1945年间,蔡里安在广州湾(湛江)避难,以教学为生,期间化名“李昂”,与青年教师洛伊(罗毅)、谢子真、鲁丁(陈丁旦)、容之(陈一范)几位青年教师合作谱写完成《西风歌集》。在展览期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美术馆音乐夜《西风歌集》蔡里安作曲音乐会。
为什么是蔡里安?
如何总结蔡里安的一生?
如果按照往常的评判标准,他似乎有些乏善可陈。除了和李铁夫一起画过水彩,他和其他艺术界名流没有什么交往;对整个20世纪热火朝天的艺术现代性、民族化的探索也没兴趣,左翼现实主义艺术运动里,他站在队列中却又不在冲锋的前阵;也更没有为名人巨贾造像的花边轶事可供江湖流传,和三四十年代的那些现代派艺术家也不一样,他甚至都不属于在新时代“被遗忘”的艺术家。甚至,这个展览让蔡里安的女儿蔡坚都感到意外:因为低调的父亲从来没有说要出版或者举办展览,所以她对此毫无准备。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陈晓阳在开幕式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陈晓阳介绍展览由来,这是一个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衍生出来的展览: “2022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抢救性收藏了蔡里安先生的多件石膏塑像、水彩作品以及作曲歌集、回忆录等文献,其中,蔡里安文稿和《西风歌集》等文档引起了我们极大兴趣,沿着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经历展开了对与他同类型艺术家的了解和梳理,由此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华侨艺术家群体。”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从2016年起开始策划多个关于“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现实主义”的专题展览,“从武汉到广州”“向海洋”“新风入南国”等多个展览项目入选历年文化和旅游部馆藏精品季的展览项目。从2022年开始结合区域研究视角进一步推动以广东为中心的跨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展览项目,推出了“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今年将观察视角进一步推进到更早期的侨居海外甚至出生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他们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回归,对中国美术史的现代化启蒙和美术学科建设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策展人何小特在开幕式现场
蔡里安个展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策展团队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资料的稀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何小特回忆:“当时我们接触到蔡里安先生的材料非常稀少,正如大家在展厅看到的,只有7件雕塑实物作品,还有20件左右的水彩。如何建构起展览?在艺术史的框架看,蔡里安先生无疑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关于现实主义题材展览非常重要的延续,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在这两年结合区域文化和全球华人艺术史的补充。所以,我们决定要做这个展览,因为这个案例的特殊性,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阐述方法来办这个展览。有心的观众会看到我们在生命的感受部分投入了一些精力,因为蔡里安先生除了是一个艺术家,他流离的经历也让我们非常触动。去掉艺术家身份,他也是一个在季风带流离辗转在战时的华人群体中的一员。”
蔡里安收藏的画册和书籍展示
在一年的时间里,由策展人何小特带领的策展团队将蔡里安留下的所有作品、书籍、画稿、信件、照片、模型、收藏、文稿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类,试图从中寻找到从未被看到的那一部分“蔡里安”,并前往香港和湛江进行调查、访谈、收集资料、分析解读甚至创作,最终才形成展场中饱满并充满温度的叙述。
何小特介绍,“季风有信”的信代表的是诚信。在东南沿海的季风带地区,人们依海为生,出海和回航都需顺应季风的规律,多地便有了祭风的习俗,人们相信季风的诚信,会将出洋的亲友带回来。季风有信,既是远洋生存的经验,也是长久的风土信仰。
蔡里安作为个案的意义
在开幕式当天召开的研讨会中,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季风有信——蔡里安与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20世纪上半叶的省港文艺及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邀请了来自艺术、文学、历史等多个跨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展览。像蔡里安这样的艺术家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生命经历、学习经历和艺术创作经历,但是却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问题、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原因被遮蔽。此次展览是对这个被遮蔽的艺术家的重新研究,希望可以引发学者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学者们的关注,从不同的方面共同努力,对这些被历史忽略的艺术家们给予更多感性的、具体的、具有学术性的工作。王璜生强调,将一个艺术家放在世界学、文化学的背景来做大学科交叉的研究,是近年来艺术史研究突出的现象,这些工作给在美术馆工作的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在跨视野的事业和研究框架下,对一些艺术家和艺术现象进行一些更为开放的研究,这是对美术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毓在观看了《西风歌集》音乐会对此印象深刻。在蔡里安的抒情歌曲中,有透明的忧伤,但整体是严肃的,积极的,情感是广阔的,他将个人身世之感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普通人的苦难结合在一起的,不是群众动员的,缺乏战斗性让人体会到一種宁静的美好,仿佛水从石头底下流出一般。李志毓表示,蔡里安的一生,流离,奔波,贫穷,疾病,羸弱,那种革命者的激昂和对信仰的追求,思想者深刻的批判性和揭示力,在作品中看得不是很清晰。但我们能看到他对于公正、善良、健康生活的向往,体会到更多的对底层人民的痛苦和对安宁、健康、对好好活着的需求。李志毓评价展览为“认真地讲述故事,勤恳地刻画真实”,有一种基于日常的、生活的人的精神性和超越性。
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二级美术师刘颖将蔡里安与同时期艺术家黎冰鸿在经历和作品风格两个方面做了比较,重新阐释了“归侨”的内涵。同为“归侨”艺术家,两位艺术家所在的历史语境和个人心境亦有差别,面对这种差异提出发问,是展览“季风有信”超越“中心与边缘”、“回归与流散”给我们的提示,这样的开放性让我们对整体事物的理解和体认有可能更加完整和丰富。
正如陈晓阳在前言中所说,艺术史的研究、写作和展览总是围绕着杰作和伟大的艺术家展开,但在宏大叙事之外,还有一些日常的、悲悯的、同情的、沉静的艺术史,这些边缘与主流的共同书写则让我们接近更真实的历史,他们的生命故事共同构成艺术浪潮中的整体生态。本次展览以蔡里安为例对华侨艺术家群体所进行的观察和讨论,不但充实了二十世纪广东美术史叙述的框架和版图,也试图探索一种以艺术家的人生史、生命史为研究内容的艺术家个案策展方法。
注:材料图片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提供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