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阅读红楼梦永不过时。你还记得第一次阅读《红楼梦》的情景吗?
方芳回忆,那时候她还在上高中,曾在冬日的阳光下,磕着瓜子看《红楼梦》。转眼十多年过去,再捧起《红楼梦》,是因为担任长沙博物馆“谁谓情深画不成——清孙温、孙允谟绘《红楼梦》画册展”的策展人。
清代晚期,河北丰润画家孙温和孙允谟根据当时流行的程甲本《红楼梦》小说为蓝本,历时数十载精心绘制画册共24册,总计230幅,用工笔重彩的方式描绘了《红楼梦》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其中入画人物多达3700余个,现为旅顺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国家一级文物。从7月14日开始,“谁谓情深画不成——清孙温、孙允谟绘《红楼梦》画册展”在长沙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览从230幅画作里精选149幅,以《红楼梦》主要故事情节为主线展开,分为“通灵石慕红尘美”“大观园聚皇亲贵”“繁花胜景终有尽”“高楼倾时万艳悲”四个单元。
此外,展览还引进了旅顺博物馆和雅昌文化集团共同打造的“红楼幻境”沉浸式数字展。数字展包含“梦中人”“梦中梦”“梦中物(饮食、民俗、诗赋)”“梦中游”等板块。观众可以通过“梦中人”系统地了解红楼梦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或探索“梦中物”来感受红学文化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梦中游”里重游大观园经典场景。
为了此次展览的策划和筹备,方芳将《红楼梦》完整地看了一次。相比于学生时期,有了更多生活阅历的她获得了很多新的体会:“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反复阅读,反复体会,而且常看常新。”开展以后,方芳最常做的便是在展厅场巡视。她很快乐地分享在展厅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拿着一本很大的画册对照着看展,边看边讨论的场景。“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他们应该很喜欢《红楼梦》,而且也对这套画册非常了解。”看到很多喜欢《红楼梦》的观众过来打卡,一帧一帧地去比对画册和小说之间的区别,方芳很开心:“还有观众指出了几处非常细微的错误。这让我们感觉到真的有观众很喜欢这些展品,让我们感觉到做这个展览的意义所在。”
策展人方芳(右)与手持画册的观众合影
展览还剩下一个月的展期。在与雅昌艺术网的谈话中,策展人方芳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策展理念,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以及与《红楼梦》的故事。
对 话
雅昌艺术网:在展厅呈现《红楼梦》这个经典的文学IP,当时对展览和展厅有什么想法?
方芳:曹雪芹表现《红楼梦》故事是用文字,这些文字后来被转化为图像、声音、动作等等。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感官还会更加多维,有更多新的形态不断发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红楼梦”这个IP的受众群体虽然庞大,但其艺术风格极为突出,导致喜欢的人就会特别喜欢,而有些人就真的不太感兴趣。但设计展览时不能有这种偏见,而是要尽可能争取更多观众走进展厅后,有更多时间的停留,感受展品和接受展览希望传播的信息。
我们首先在陈列方式上,尽可能地让画册跟观众近一点,让他们感受到工笔重彩精微的笔触和精心的设色,让他们产生震撼,才能明白孙氏画册的宝贵之处。同时,我们补充了大量《红楼梦》原文,比如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判曲,关乎情节走向的秦可卿入王熙凤梦中警示她的那段话,以及宝黛共读西厢时充满小儿女情态的对话等,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和《红楼梦》题材绘画问鼎之作的文、图辉映之美。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雅昌艺术网:学者推测,孙氏《红楼梦》画册是在西方石印进入中国后产生。对于这本画册,您有哪些了解?
方芳:代入到当时画册制作的年代,我们会发现它其实非常具有进步意义。当时电影刚在西方萌芽,这本画册用连续的视觉方式动态地讲述《红楼梦》故事,很多处理方式都具有开拓意义。比如说警幻仙子带着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一段,画册在一个画面中安排了五个画面,从贾宝玉走到秦可卿房间开始做梦,到警幻仙子带领他走到牌坊之下,以及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发现,包括金陵十二钗图册,到最后警幻仙子怕他看太多带他走。如果画册是像《韩熙载夜宴图》一样是手卷,就可以从左至右地铺排故事情节,但是画册采用推篷装装裱,作者于是自右至左,自上而下地分布情节,同时采用了大量的云气纹进行穿插,既凸显了梦境与现实的区别,也让画面更加疏朗雅致,十分前卫。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是从230幅画册里精选149幅。策展团队在选择展品时如何取舍?
方芳:做这个展览的第一重任务是要将《红楼梦》这个故事呈现给大家,第二重任务是将画册的重点和细节展示出来。所以,我们就从中挑选了能完整反映红楼梦情节的重点画面,以及画册重点描绘的画面。
众姊妹进住大观园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宝黛共读西厢是所有红迷心中最经典的一个画面。红楼梦小说里面的描写就非常动人,贾宝玉在石头上看《会真记》,然后桃花一瓣一瓣地落在身上,他浑然不觉,颇有些“爱而不自知”的意味。待到觉察,贾宝玉于是小心提起衣摆,把这些花瓣兜着,走到小溪边轻轻地抖下去,暗喻他对“爱”的呵护与珍视。落花随流水而去,“爱”终是不得的。这个片段充满了想像空间和回味空间。可能画家对此也非常喜欢,但晚清时期爱情并不自由,所以对这一段的表现隐晦而隆重,虽然只占据了画面很小的一个角落,但每一瓣桃花都用立粉的手法描摹得十分立体,绘制十分精心。因此我们结合画面和《红楼梦》原文中的宝黛共度西厢时的对话营造了一个场景,以烘托宝黛爱情之美。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画册第九册的第九开和第十开着重体现的是宝黛定情。起因就是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和薛宝钗先后去看他。在第九开中,林妹妹正面坐在贾宝玉的床前跟他说,你从此可改了吧!第十开中的薛宝钗去探望贾宝玉,留下的却是一个背对着窗户的形象。林黛玉让史湘云去笑话薛宝钗,但是史湘云跟薛宝钗关系很好,就说不要过去,还顺势带走了林妹妹。这时候,薛宝钗就听到了贾宝玉说出的那句梦话,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前缘。薛宝钗听后如受雷击,就知道了贾宝玉心中究竟是谁。这两幅画很有意思,省去了小说中的很多情节,比如很经典的题帕三绝,反而很精炼地提出了最关键的形象和信息。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还引进了旅顺博物馆和雅昌文化集团共同打造的“红楼幻境”沉浸式数字展。在您看来,数字展的加入让展览有了哪些改变?
方芳:我们原本打算在展区开辟一个专门的位置梳理繁杂的人物关系,数字展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进来展厅就会发现一个显示屏,通过触屏方式一步步解锁人物和人物关系,还能清晰地看到人物的服饰特征。这种互动方式给与观众一个非常清晰的指引。对于不太了解红楼梦的人来说,对人物身份以及背景有初步了解之后,会有更加友好的观展体验。
其实这套画册除了画家落款和钤印,基本上没有文字。“红楼幻境”将画面和原文结合起来,让画中的人物动了起来,也呈现了很多特别经典而唯美的场景。曹雪芹笔下的“落红成阵”,通过数字艺术从文字变成了更加直观的画面。通过数字展览,本来静止的文物内容有了动态的呈现,让展厅有了更多的空间,让展览有了更好的深度,也让观众有了更为优越的体验。
雅昌艺术网:开展至今,也举办了很多形式的活动,您收到哪些反馈和互动?
方芳:很有意思的是,一些观众走进展厅后会不断疑惑展品的真假。实际上,这套画册绘制的时间距离现在并不太遥远,画成之后,一直也保存得比较好,因此画面十分干净,看起来有点“新”,这也是画册能够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薛宝钗出阁成大礼
雅昌艺术网:请您谈谈个人对《红楼梦》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方芳: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高中时期,后来又看了电视剧,第二次阅读是在接到策展任务之后。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还体会不到红楼梦的美,有了一定的经历再去看,就会更容易感受到其伟大之处。《红楼梦》中表现了一个非常唯美的爱情故事,爱情是摸不着、看不到的,如何将这么一个虚无的东西通过文字和画面来表现,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曹雪芹做到了,我个人觉得孙温和孙允谟也做到了。孙温和孙允谟二人甚至都不见画史记载,凭的就是一份用心,和属于他们的一份性灵。唐代高蟾在《金陵晚望》里感叹“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指出通过画面表现情感的艰难。韦庄在《金陵图》中反驳:“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认为通过氛围烘托引发共情是可以实现的。我当时就觉得,这句诗特别适合这个展览。但是“伤心”两个字并不足以涵盖《红楼梦》,因为它除了描绘爱情之伤,还有社会之思,时代之叹。《红楼梦》还有一个别称是《情僧录》。大家都知道曹雪芹是特别擅长用谐音的,“情僧”其实就“情深”。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展览主标题——“谁谓情深画不成”。孙温和孙允谟到底有没有画成,我提了一个问号给观众,让观众自己来判断,来感受。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雅昌艺术网:马上就要过中秋了。《红楼梦》中的中秋节也贡献了不少名场面,请您介绍一下。
方芳:画册第15册的第四开,第五开、第六开,主题都是中秋之夜,我分别称它们为“宁国府的中秋夜”“荣国府的中秋夜”和“三个孤女的中秋夜”。在“宁国府的中秋夜”里,宁国公与妻妾围坐,纵情声色,连路过的祖宗都在唉声叹气,非常荒诞;荣国府这边,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围坐在桌子旁边,一旁做事的仆人们井然有序,贾母非常开心,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面带微笑,这是一幅美好的中秋团圆图,暗喻荣国府会成为贾家最后的救赎;第三幅则是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两位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才女对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名句,却对不出欢娱的氛围。眼看着悲伤的氛围越来越浓,同为沦落人的妙玉过来缓解也于事无补,最终只能默默散场。最有意思的是这幅画以蓝色为主。蓝色在西方也是一种悲伤的颜色,蓝调音乐就往往抒发忧郁情绪。看到这幅画面的那一刻,我就觉得,中西方的情感表达有时候是相通的。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石头记大观园全景
雅昌艺术网:您希望观众如何评价这个展览?
方芳:我们希望观众每次走进一个展览,都能实现一次新的探索,获得一些新的体验。这套画册被红学家称为“绝唱”。这两位画家所处的时代是同治到光绪年间,生活在河北浭阳,也就是今天的京津一带,不管从时代还是生活环境,都是跟曹雪芹极为接近的。他们不仅鸿篇巨制地去描绘《红楼梦》小说中的生活场景,而且为了烘托出《红楼梦》中富贵文雅的生活环境,极富创造性且巧妙地安排了大量“画中画”“画中书”,每一件家具和每一盏杯盘都进行了精心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曹雪芹写就《红楼梦》的深情,感受到孙氏伯侄绘制这幅画册的深情。如果观众能够走进展厅后,爱上《红楼梦》,爱上《画册》,那我们将会非常开心。如果不能,只要大家能走进展厅之后,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器用之美,生活情趣之雅,社会民俗之丰富,感受到古典文学和绘画的交相辉映,哪怕不多,哪怕不全面,但只要能有所感受,展览就实现了它的意义。
雅昌艺术网:谢谢方芳!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