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文学圣地 | 走近巴金故居--武康路113号

2023-01-11 00:0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6f181dc86ff3bbe5ccda24e4113e5e58.jpg

巴金故居 图片来源:见水印

  名人故居,既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象征,亦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资源。了解一位作家和他生活的寓所发生的故事,就仿佛见证了他的传奇人生。位于上海武康路 113 号的巴金故居,无疑已成为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eaca763747ab237bc4e52de17e69d23c.jpg

巴金故居 图片来源:见水印

  巴金故居位于武康路113号,始建于1923年。巧的是这一年春,巴金来到了上海。巴金在沪的几十年里,曾多次迁居。直到1955年,**市长将此处特批给巴金,同年9月,巴金一家迁入并居住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而从此这里也便成为了巴金先生后半生里最幸福、安稳的家。在这里,巴金完成了被改为电影《英雄儿女》的小说《团圆》,散文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赞歌集》,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翻译了《往事与随想》等文学名著。如今,这里亦是大家触摸巴老先生的煮字生涯,感受巴金思想情怀的必去之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ca91cfee2e656688d2689f8dc85993ae.jpg

巴金故居主楼 图片来源:巴金故居

  巴金故居是一座独门独院、环境优雅的花园洋房。主楼为欧式假三层的样式建筑,双坡屋面平缓,细卵石墙面,深绿色木窗,建筑整体简洁素雅。建筑南立面底层原为敞廊,上为跌檐式山墙;北立面入口设有白色拱形门。北辅楼原为车库和锅炉房。巴金生活俭朴,家中并未购置汽车,车库曾以藏书为主,放满了书架和书,现车库被改建为多媒体视听室。巴金曾在日记中提到他的搬书经历:“十点到汽车间(车库)搬书,昨夜在那里发见了白蚂蚁,必须把一个靠墙放的装满俄文小说的大木箱彻底检查一下。”南辅楼一楼原为储藏室,现作为游客服务中心使用。二楼为1982年故居修缮时加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e4ef123a5d62e5d07057b155423c483e.jpg

巴金故居客厅 图片来源:巴金故居

  作为上海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巴金故居在开放之初,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林就叮嘱:这里过去是巴金的家,今后也要是家的样子,有家的氛围。因此,巴金故居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貌,室内的鲜花经常换,连沙发套也分春夏和秋冬两季,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曾说,“我们试图给人这样的感觉:在你进来之前,巴金先生刚刚离去,或许他去访友、开会,或许去淮海路的邮局寄信了……”走进巴金故居,就触摸到了文学大师的灵魂。而搬进新家的巴金本人,对于这间新房子也是十分满意,他曾描述过在这个房子里的生活:“坐在床沿上,对着五岁的男孩儿讲故事,十岁的女儿弹好钢琴后上楼来,亲热地喊妈妈,然后我走到隔壁书房里,在书桌前坐下,拿起笔,……,我觉得全身充满幸福的感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e0de0f34e045b54b8c1be2d75324c2ec.jpg

巴金故居书房 图片来源:浦江纵横(摄影:孙豫苏)

  除了写作和翻译,巴金先生的兴趣还体现在对书籍的爱好上。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别人忙着逃命,而巴金先生却在抢书,十足书痴。写书、编书、出书,巴金的一生都是围着书转。他从未想到要做藏书家,但到过巴金故居的人,却无不惊叹:这里简直是书的世界。无论是主楼、辅楼还是汽车间,凡是有空间的地方都为书所占领。巴金寓所中原有书橱书架80多个,收藏的书刊有近4万册,这还仅是巴金先生捐赠给各图书馆之后的遗存。据不精确统计,故居的存书加上巴金捐赠给各图书馆的书,巴金的藏书总量有六七万册之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9c94faf85026e4989ed424151ae55ee6.jpg

巴金与萧珊 图片来源于:见水印

  而谈到故居,就不能不谈到故居的女主人萧珊,巴金对感情和婚姻的专一与对文学事业的专一度是一样的,因为他一生都只钟情于一人,那就是比他小十三岁的妻子萧珊。有人说:巴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写作与翻译,二是爱他的妻子萧珊。了解萧珊,主要是通过巴金先生《随想录》中的《怀念萧珊》和《再忆萧珊》两篇文章,平常不太多谈个人生活和情感细节的巴金先生,在这两篇文章中深情地回忆与“最亲爱的人”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些文字和着血和泪,让萧珊的形象在读者心中镂刻至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16a36dc3aa0c80b855b321c46fbfe881.jpg

老年巴金在花园内休息 图片来源于:巴金故居

  如今,斯人已逝,唯有花园里四季如春。园子里多为巴金先生当年栽下的玉兰、樱花树等花木历尽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为我们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从这栋百年建筑中解读巴金先生的思想情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8ac0e290c3fec711195e40fc7f49a014.jpg

巴金介绍

  作家巴金

  巴金(1904.11.25~2005.10.17),中国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7年赴法国留学,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五卷)等。

  · 版权说明 ·

  相关图片来自于李守白与网络部分文字来自于文献资料

  如若侵权 请联系删除

  · END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62e743b35ab9a8eee687eb6f7dc3bb3f.jpg

  来源:守白艺术

责任编辑:胡艺

推荐关键字:文学圣地 李守白 走近巴金故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