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卢燕语--卢山书画艺术归乡展
【主办单位】
中共界首市宣传部
界首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文物局)
界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界首市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3年1月13日至2023年4月12日
【展览地点】
界首市博物馆3楼
展览为界首市文化强市资金支持项目
【展厅一览】
一个地域的美术史由当地美术家及其作品所写就。回顾历史我们发现,美术家们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创作体现了不可取代的人文价值。那一位位代表时代的美术家犹如一座座里程碑,见证了我们美术发展的历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丰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界首的时代变迁,展示百年来各个时期界首美术名家的艺术成就,界首市博物馆策划了 “界首百年美术名家系列展〞 项目,以界首近代地方书画名家、当代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界首籍或与界首有深厚渊源的美术家为对象,通过展览、出版、收藏等方式,逐步梳理出界首地域美术史的脉络,兴盛家乡文脉,造福界首人民。
有这样一位艺术家,虽祖籍不在界首,却在生前立下遗愿,希望在百年之后将作品捐献给界首博物馆收藏。
他就是燕君卢山先生。
碧間流紅葉 卢山
56cmX44cm 1994年
虎 卢山
60X45 2004年
01
青葱岁月
少年卢山
说起卢山先生和界首的故事,还要从他的父亲卢兆麟(云阁)先生谈起。卢兆麟先生曾任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部军需处处长,抗战时期随军驻防界首。为宣传抗日,卢兆麟先生受何军长之命创办了 《颍川日报》,在苏鲁豫皖边区颇受欢迎。抗战胜利后,深感国民党统治黑暗的卢兆麟先生,自告隐退界首桃园一隅,置草房数间,以种菜、养花、作画自娱。卢兆麟先生夫妻俩在界首终老一生,双双葬于卢家花园。
卢兆麟(云阁)夫妇
卢山先生起初在北京上学,抗战全面爆发后,因不堪忍受”亡国奴“的屈辱和沦陷区艰苦的生活,随全家奔赴界首,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在界首,卢山先生结识了今台湾佛学会净律寺住持释广元、界首著名人士郝心恒等人。正所谓”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卢山与几位旧日同窗时常有书信往来,交流书画心得。
02
艺术启蒙
卢山先生之所以走上国画这条路,还要从他的家庭环境说起。其父卢兆麟先生酷爱书画收藏,也精通国画,尤其擅画梅花。其所画梅花在豫皖地区广受好评,众多书画爱好者争相收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卢山年幼时经常在旁观看其父作画,卢兆麟先生也借此机会为卢山讲解国画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对家中收藏的大量书画字帖的临摹,耳濡目染之下,卢山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梅树 卢兆麟(云阁) 1962年
1947年高中毕业的卢山前往上海求学,同年入学上海美专(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由刘海粟与乌始光等友人创办,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这所学校的成立,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标志了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新型学校的正式诞生。),师承刘海粟、潘天寿、汪声远等国画大师。1950年,卢山临近毕业时创作《秋山行旅图》,刘海粟先生为其题字:“燕君仁弟,画笔苍浑超逸,气韵生动。〞此后,卢山便将这句话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座右铭。
卢山与恩师汪声远
刘海粟为卢山画作题字
03
气韵生动
作画如见其人。卢山先生不仅在创作上追求 “气韵生动”,也把这句话用于指导自身的内在修养。20世纪50年代末,卢山先生被下放至农村从事生产劳动,每日繁重的劳动对于卢山的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卢山先生将所有的艰辛化为磨炼心性的手段,利用劳动的机会,深入群众体验生活,在劳动中发掘创作灵感。1960年,卢山先生以自己所劳动的工地为背景创作了长卷《砖窑平地起》,在上海市第一届美术作品展展出,并于次年发表于《东风画刊》。
卢山个人画展
改革开放后,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的卢山先生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在30年的时间里,卢山先生以画笔探索“气韵生动”之奥,创作作品上百幅,参加国内外各类书画展一百余次,其事迹和作品入选 《中国当代美术家名录》《上海市现代书画家名录》《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精品大典》《中国近现代书画选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世界名人录》等书目。金伟忠先生在观老师作画时感叹道:“观其作画,意在笔先,又笔笔相生,一气呵成,水墨交乳,淡破浓、浓破淡,追索气韵。〞上海著名艺术评论家周加华评价卢山:“隐隐然,在山山水水的图像背后,彰显的是卢山先生顽强的人格志趣;透过卢山先生系列山水图像的解读,似乎可以窥视到卢山先生宽博的心胸气魄及高尚的人文情怀。”正是数十年来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卢山胸有万壑、落笔有气韵的画风:也是这么多年生活的磨炼,养成了卢山淡泊执着、宠辱不惊的心性。
斯人己逝,画魂长存。
晚年卢山
卢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国画的传承和创新,将弘扬中华文化视为身为画家的使命。
卢山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纵使自己的作品市面上价值不菲,面对求画者他也从不索要一金。1956年,其父卢兆麟先生将自己收藏的数十件名家大作及自己创作的梅花图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时隔六十余年,卢山先生公开表示,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将部分画作捐献给界首这一承载着他青春记忆的地方。卢山先生不仅传承着其父的书画技艺,也传承了其父心系家园的美德。作为卢山先生的第二故乡,界首也没有忘记卢山先生。为满足卢山先生的遗愿,迎接卢山先生画作回归故乡,界首市博物馆通过策划 “百年美术名家系列展”项目,为卢山先生出版作品集并举办展览,让后人从卢山先生的画作中品味国画的魅力,领略卢山先生的胸襟、才气和品格。
潘天寿为卢山题词
愿薪火相传,美德不灭。
【卢山简介】
卢山(1927年1月-2020年5月),字燕君,祖籍河北满城,抗日将领卢兆麟(云阁〉之子。历任民革上海市委香山书画社副社长、宝山画院副院长、观海阁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次展览共展出卢山及其亲友作品130余幅,基本全面展示了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和部分艺术交流成果。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进一步促进“小上海”与“大上海”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在推动界首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同时,激励全市干部群众,为建设现代化美好界首谱写新篇章!
编辑:顾溪玉
审稿:徐鑫 马后威
核发:赵冰
来源:界首文博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