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出神·入化——周雷艺术展”嘉宾评述

2022-12-11 10:50:15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8c96bf36a22dea19910c4b7056f6547b.png

2022年11月,赛丽美术馆推出了由知名评论家郑闻策划的“出神·入化——周雷艺术展”。值此之际,周雷老师的众多同行皆莅临现场并参与研讨,而部分未能抵达现场的嘉宾,以文字对展览和作品进行了评述。本文将通过周雷老师的自述与几位专家学者对周雷老师的作品评述出发,深度了解周雷老师的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939205168397519639d7dcbb4f519d4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bc65ba26916a70cfaf2b66d97985f66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d356d067cabe67afd52c26763616f1dd.png

展览开幕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8a14906f80272776c19d43c86db9c5af.png

周雷致辞

非常感谢赛丽美术馆和夏赛丽女士将展览完美呈现!这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数是近几年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却将我长期关注事物和思想都表现了出来。不管是传统艺术还是现当代艺术,这些这一直都是我喜欢和关注的,这和我的教育事业息息相关。我的作品中有很多带有神游性,是因为我在看到某一件文物或者古画时,会联想到现当代的事物,反之亦然。所以在我的创作里面,我一直在转换、整合,东方的西方的,我把自己看作一位'翻译者',把中国的艺术'翻译'成西方的,且乐在其中。

——周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2c2aec052cc11c6c7a1ae6c0aff419c8.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39b2f51cce9e7ec8924b33c93f17fbf0.png

展览现场

文/朱浒

美术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美术研究》(CSSCI集刊)编辑部主任。

初识周雷先生的作品是从他的一组雕塑开始的。周雷先生擅长汲取中国艺术史中的某个高光瞬间,将其抽取出来,并灌入了现代的灵魂,这种视觉转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忍俊不禁,更是一种崇古而又不泥古的精神态度。“出神”和“入化”恰是对周雷先生作品的理想诠释。无论是汉代的獬豸,魏晋的佛像,唐代的仕女,八大的水禽,透过他执着的笔触和塑刀,我们看到了“六法”与马蒂斯的野蛮重构,看到了传统形式被当代的“童真”思维所打破,看到了艺术家“与古为邻”与“周氏野趣”的从容糅合,看到了“大俗大雅”与中华写意精神的妙趣联姻,带给我们一种别样的视觉饕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72aceea51b4e78b3f9d9fbc44bc6366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78c3b516c758c4e921c01178e420818e.png

展览现场

文/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曾任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专注的研究方向有中国革命美术史、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史,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的批评与策展。

周雷先生的作品在如今的艺术语境颇有几分令人惊喜之感。因为在当下,既常见与当代社会、思想联系较紧的观念性艺术,又不乏偏于随性朴拙的超脱规范的所谓“低技”之作。但周雷的作品难以轻便地归入这些倾向之中,自然,他的作品延承了中国传统的砖刻、木雕和壁画的因素,又与西方贫穷主义、新表现主义等艺术形态有某种隐在的勾连,但是,这种跨文化的学习背景和研磨各种质材、手法的精神,使得其对于多种艺术文化因素的使用顺手拈来,并生化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面貌。

他近些年的雕塑很好地实现了书、绘、塑一体的表达,彩绘、书法的纳入,使得浑厚的立体造型之中又增添了平面化的色彩和线条的美感,那种由浑圆处转化到有如纸本或壁画的柔韧的线造型的自如让人倍觉惊叹。当然,他的绘和塑也会根据材质的不同而变化,比如铜、陶、玻璃钢等便多流畅润滑的线,而木雕用线则有如刀劈斧斫一般的粗拙。总体看来,他所汲取的传统因素更多地来自于早期中国的雕刻和壁绘,也许那里面蕴含的沉雄博大且带有某种原始和神秘色彩的力量让其倾心,同时又能够与当代关于材料及身体脉动的体验连接起来,他所创作的人物和动物,皆有种共同的源自土地的灵气,让观众获得一种内心的震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51121c3f774406bf28dfb407735b0a7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7d374f51113934c43940ab15e65900e3.png

展览现场

文/李安源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副会长。

自现代主义艺术发韧以来,真正能于艺术史上标注名号的艺术家,大抵不外乎于艺术语汇上自立法则,自行其道,此谓个性。虽则如此,倘揭其风格外相,则可见其内美共性,即于形塑、笔力、颜色处,无不散发着混沌初开的生命力量,凡此元气,与原始、民间造物状态最为吻合,凡高、塞尚如此,毕加索、布朗库西⋯⋯无不如此。

周雷的雕塑,无论人物鸟兽抑或其他,扑面而来的便是这种郁勃的原始生命活力,简拙、浑朴,散发着古今民间风物与汉唐雕塑的古意与余韵。他的形塑,简约、出神,保留陶土淳朴的本色,或稍敷以天玄地黄,表里熨帖,呈现出一种斑驳的历史痕迹与现代审美观念时空交错的幽玄之境。现代学院派出身的艺术家,若无洞悉艺术刀斧的密钥,又如何能斩破盔甲的重负而直见性命?

他的数字绘画,自由灵动手法同样令我讶异,一超直入,打回原形,我不知老霍克尼若见到会如何反应,他神我神?今夕何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1993b549dc1994d991cb7a55b90804d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bfff5d5686611cb84cac108fd673456e.png

展览现场

飘扬牧歌的田地:周雷作品的意境

文/陈研

艺术史学者,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博士。

周雷老师近日展览一批雕塑与绘画作品,体量都不大,适合室内。艺术家、美院师生与爱好者们在立冬与小雪之间的飘雨下午济济一堂,人们要么是在作品前的长久静默,要么是低声啧啧感叹。我也深深被这些可爱的作品所吸引,不禁想到维吉尔在《农事诗》(第4首第6行)中所写:“劳作的田地是窄小的,但(收获的)名声并不是如此。”

周雷老师早年便以素描闻名画坛,后负笈欧洲,如果将他形容为一位耕作者的话,他的耕耘之道并没有向外占据更多空间的野心,而是专注于叶纹花蕊中的自然精微之道。这颇类似于庄子在《达生篇》中形容尧时有名的工匠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庄子的故事中,艺人超越了身体与物的束缚,挣脱了它们在现实形成的纽带,正如周雷老师所创作的作品是一种他个人延伸的体验。

这种状态的作品可归入素朴的艺术,甚至是一种原始的艺术,与之对立的是那种感伤或予人刺激的艺术。感伤的艺术不平静而紧张,与自然冲突,具有无休止的渴望,甚至是破坏性的特征。而对于素朴的艺术家而言,艺术是一种表达自然的形式,打动我们的是自然,是感觉的真实。在欧洲中世纪的诗歌中,这是一种美德的传统。灵魂向上帝靠拢常被诗人表现为返回家园的过程,这也是“自然禀性”的一种体现。因此,乔叟在《特洛伊拉斯和克芮丝德》第5卷第1837行中说,“远离尘世的虚荣,回返家园”,迪古尔维说:

千真万确,你应当前往

祂的所在,返回祂的身旁,

顺着你的自然天性来运动。

再一次抵达你的本源。

(《人的生命历程》,利盖特译,第12262行起)

今天的艺术大多是研究媒介的艺术,美术、音乐与电影也大都被“切片”形成了一颗颗味道浓郁的糖豆,它们擅于满足即刻满足与审美快感。感官会被漂亮的光彩和单纯的音乐节奏所满足,但这种即刻的满足也会让人很快厌恶,这是文明社会的人所惯见熟闻的。不过人类文明史中一次次类似的过度错觉主义反而导致艺术走向天真,走向原始。复古的倾向总会带有一股强烈的道德冲击力,健康时代的作品,镌金凿石,纪烈荣神,信有所遗,咸成伟构;而衰败时代,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原始主义是对文明自身成就的一种自体免疫反应,可它有软性也有硬性,有创造也有毁灭。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倒退的诱惑”,去讨论文明所要求的自律的反抗,讨论为何抛弃技法、规避完美。但这里的完美指的是一种精致化的完美,一种表面的完美,它是追求某种以名利为标准的“正确”答案,而不是“更好的”完美。周雷老师在追求极致时竭力避免的这种倾向,极力克服的一种制像的引力,周雷老师向往的是它的反面——一种诚实的完美。

周雷老师是一位沉默的耕耘者,在画室、教室与大地上,他持之以恒地运用着他的天赋,将我们重新带回到艺术那种健康、朴素和纯净的感觉,这其中有真正的秩序与热情,是人类不会遗忘的牧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5f8ba7b5a3114c100bf2286ba8e7cfd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9cb60c522d8e220c0be2cf53af56203a.png

展览现场

文/宋振熙

策展人,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当代艺术调查局(ABI)发起人。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理论与实践博士。

周雷老师的作品卓然雅致,趣味横生,拙成潇洒,意气风发。在我看来,他的创作中将线条艺术作为造型语言的本质,并在这里去化解东西方艺术造诣的历史观。在他看来,艺术无分东西,而重要的是观看这个世界的自我内在景观。所以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素材与方法,并不是一种风格的束缚。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周雷老师的艺术创作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艺术家不要过早的陷入到一种样式中,凝固在一种风格里,保持自我结构后的寻找才是艺术的本质之气。所以我们在找寻艺术的某种回归,这也是青年人要去学习周老师的地方。此外,在我看来,这个这次展览的主题极具反思性。“出神”是放下人们摆脱消费社会景观世界笼罩的唯一办法,我们不需要的是日常被给予的“神态”,而是自由不羁,自我主宰的“神气”。我想周老师给我们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入化”是周老师为艺术而艺术的方法,是艺术教化下的“化解”,化解被固化的艺术景观,化解东西艺术壁垒的意在,也是化解我们被同化的世界观。在此,我们正请观者们去体会这值得深思入心的艺术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a917aab03c71258d6199cd7fb4b557c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3d7b227ef03818f145b8563dee8eb3f5.png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周雷 赛丽美术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