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衍宁先生画的英国女王肖像画,十分甜熟、精巧、细腻、完美,看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是一幅非常优秀、无可挑剔的写实性肖像作品。这样的画,受到女王自己和人们的喜爱,是理所当然的。
英国女王像
油画 1999年
陈衍宁作
中国旅美画家
英国女王像(局部)
陈衍宁作
而弗洛伊德画的女王肖像,通过对人物面部特征的显著放大和夸张,不但很好地刻划出了人物的性格,而且也率性地表露岀了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对被画者的诚恳评价。
此画用笔肯定、平滑而流畅;色彩微妙、考究--在和谐中富有对比和对立性,给人一种冷竣、严谨的印象。
它面世时,虽曾引起过公众的争议和舆论界的一片哗然,但女王自己,却给予了它和画家,一片发自肺腑的赞美和褒扬。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像
油画 2001年
15.2x23.5cm
弗洛伊德(英)作
这就使我觉得,女王对艺术家的这种敬重品德,不但令人感佩,她在文化艺术上的如此大度、包容,和在审美上修行上的如此之深,也叫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
弗洛伊德称自己的创作为“灵魂的自传”。他对激不起自己创作欲望的人物,无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一律是回绝不画的。如罗马敎皇和戴安娜王妃,即曾有此遭际。
在英女王登基50周年纪念日前,女王十分挚恳地邀请弗洛依德为自己画一幅肖像。弗洛德在考虑了几个月之后,终于同意画一小幅写生像,以表达对英国的感激之情。但他提出的前提是:自己不能“屈尊”往白金汉宫,女王应该一次次地到他那凌乱的画室中做模特儿。
(以上作画过程,系引自英国《卫报》报导)。
艺术劳动,从深层次讲,是人类的精神性产物,是人类为表现和表达自己情感、乃至思想的一种行为方式--包括对外部世界的评价和批判,而不仅仅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摹和颂扬。
作为以具象为创作基础的弗洛伊德,他作画时始终坚持要处于写生状态。但他的这种具像性的绘画,是以-种既不予以美化、也不追求优雅,又不显得猥琐、俗丑的形式表现岀来的。它具有一种“纯粹而真诚的真实”,很富个性化色彩,是一种很有现代感的表现主义绘画。
人们面对弗洛伊德的肖像画,可能一时间会感到有些艰涩难懂,会有种“隔膜感”,但如果潜下心来细品,其实是十分耐读的,会带给我们许多想像。
肖像“就是人物本身,而不只是与人物相像”--这是弗洛依德始终不渝地追求的绘画境界。
玉山 读画有感
2022.9.21
附注:
卢西恩o弗洛伊德
1922-2011
岀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移居英国。是英国最伟大的当代表现派画家。偏好人物画像和裸体像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