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直以“乡村+艺术”模式火遍全国的浙江永嘉上日川箬溪村,在七夕又大动作。记者日前获悉,以“半村丹青 半村烟火”为主题的箬溪国际艺术村2022首届艺术市集定于8月4日到8日举行。此次首开的艺术市集,是箬溪“乡村+艺术”模式的又一次深化,将为永嘉学派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范本和案例。
艺术市集一向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平台。箬溪国际艺术村2022首届艺术市集紧紧抓住“丹青”和“烟火”两个关键词,将艺术深深植入乡村,让乡村激发艺术创作。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名家和已入驻箬溪的各艺术家工作室是此届艺术市集的主角。艺术市集期间将举行“中国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艺术家通过山水画、雕塑、篆刻和装置这些中西艺术手法,来呈现他们对于乡村的体悟,给观众以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思索。
艺术市集上汇集了艺术家们的最新作品,这些作品多是从乡村生活获得灵感,又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谛。浙江温州一带的瓯窑自古就很出名,当代艺术家们将现代审美融于传统艺术,复烧的瓯窑作品将成为市集中的一大亮点。
除了“丹青”,“烟火”是任何市集都不可缺少的。正值七夕,箬溪国际艺术村精心设计了一棵见证爱情的“月老树”,情侣可在树下许愿,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而美食夜市则汇集了各色楠溪江特色美食,让人对大饱口福之余对永嘉文化、箬溪艺术又有更深入的理解。
业内有专家指出,此次箬溪国际艺术村2022首届艺术市集的举行,也是对永嘉学派在当代进行传承发展的一次有益实践。源于南宋的永嘉学派流传至今千余年而不曾间断,该学派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其实也就是讲究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学派。箬溪村正处于永嘉学派生发的核心地理位置,近些年他们走的“艺术+乡村”的道路,其实就是对永嘉学派理念的生动实践--艺术是理论,乡村是实践,艺术和乡村相互交融,相辅相成。
箬溪村的“艺术乡建”源于家乡在永嘉的周建朋的努力。2016年,这位清华美术学院博士、北大艺术学院博士后和青年画家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这场著名的艺术实践。在建设“箬溪精舍”和“楠溪书院”的基础上,他凝聚多方力量,终于建成了这一个“箬溪艺术村”。“艺术乡建”的核心是对乡村建筑的艺术化提升,放大其审美与生态元素的结合,以低投入取得“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在艺术家们的努力下,农民家的菜地被改造成艺术家菜园,废弃的小学被改造成美术陈列展览馆,闲置农房被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酒吧、画廊等一个个“美学微空间”,使之自然地植入乡村建筑中。为了凝聚更大的力量,周建朋还大力发展乡贤文化,凝聚“高粘度”的乡村振兴社会资本。
以“乡村+艺术”为核心的“艺术乡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社会效益,又不失经济效益,其实这正是对永嘉学派“经世致用,义利并举”的主张在当今时代的生动实践。可以说“艺术乡建”不仅“接古”,而且“续今”。国家现在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箬溪艺术村至今仅投入不到1000万元,就让艺术带给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对乡村文化的一次改造。箬溪村“艺术乡建”经验证明,在工商资本下乡模式之外,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还可以另辟蹊径,要赋予乡村发展更多可能性。箬溪的“艺术乡建”堪称当今乡村建设的一个范本。
上海均瑶集团、监督事长陈理认为,周建朋博士有想法有实践,艺术加持乡村振兴,真是“身在他乡仙境汇,东瓯竹伐彻夜归。”
浙江文史馆馆员、书画家、著名学者张如元认为,“温州文化”与宋代文化在历史上有交叉,宋代时期,永嘉诞生了“永嘉学派”。“永嘉学派”是最有特色的,周建朋博士通过这几年的“艺术乡村建设”实践在箬溪上日川村明确了“半村烟火 半村丹青”的发展方向,使村民积极参与其中,走出了一条乡村发展之路。
永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旭丹表示,用艺术点亮乡村,是他们近些年推动文化赋能山区大县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尝试,通过开展“艺术乡建”实践,他们打造了箬溪艺术村、大若岩云水谣等一批文旅新IP,走出了一条与工商资本下乡显著不同的乡村振兴路径。 她希望箬溪国际艺术市集深耕绿水青山、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把艺术做活、把价值放大、把产业延长,为全市人民提供一个有品位、有情怀、有趣味的文化消费平台、交流平台和展示平台,力争将市集打造成我市的又一张文化金名片。
温州文联主席杨明明说,艺术家要走进人民群众、贴近老百姓生活,这样就能创作出划时代的优秀作品,他们欢迎更多的艺术家蹲点到乡村来。把自己创作的精品之作呈现给村民,让艺术走进乡村,让艺术更接地气。
第一批驻村艺术家军旅画家周钦尧表示,之前我参加了箬溪村的驻村计划。对于驻村计划理解是,不是请艺术家到大自然画点画,而是通过手中的画笔把美的乡情传播出去。周钦尧说,他现在在构思组画巜诗画楠溪、耕读永嘉》,组画计划分三至四年完成。2023年,计划在上海举办专题展览,将美丽的楠溪江带入上海。
中央工美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廖勤俭说,他从2016年到楠溪江写生,就非常喜欢楠溪江这个地方,这也是一个非常适合艺术家写生的地方。通过这次市集活动也是提升村民素质,培养后一代传统文化的传承。
山东青州市王朝画廊董事长王俊杰告诉记者,他也是第一次参加市集活动,这次他也带来了部分藏品的精品,没想到一个小山村人气这么旺,这种艺术市集非常接地气,好的艺术收藏品就能迎来好的藏家。今后我还会参加这些活动。
退休干部乡贤胡巧娅表示,她退休后回到上日川生活居住,她是出生在这个村,长在这个村,对箬溪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她都有感情。那么退休了,我有一种家乡的情怀。“记得2016年当时我们村举办了当巴黎遇到温州、当伦敦遇上温州、永嘉论道等大型艺术活动,当时我只是义工做做志愿者而己,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我发现这些活动都是一位北大博士组织实施的,我被他用学来的艺术回馈故乡的精神所感动。”自去年开始,她不仅自己投入进去还动员全村百姓组建了多支服务保障队伍。在我们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建起了图书馆、美术馆、画廊、文创馆。我们提倡“半村丹青,半村烟火”发展之路使村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意大利企业家爱国华侨黄其林对记者表示,七年前他第一次来到箬溪是受朋友之邀参加艺术研讨会。在一个小山村居然能举办如此大的艺术活动,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发现村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美画自己的居所和村庄环境。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特聘画家、中国文物学会会员、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杨玺说,在小山村参加艺术活动还是第一次,他带来了两幅自己喜欢的作品《秦岭深处》、《陕北人家》,他认为艺术本身就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要把自己的精品力作呈现给山村人民,也是助力乡村建设。
英国伦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关子音说,很开心参加箬溪国际艺术市集的活动。大家可以看到,这次的作品展示与以往在美术馆的展览很不同,是用街边帐篷的形式,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类似与艺术家工作室的环境,让观众进入帐篷如同置身于作者的真实创作环境。
永嘉县文联主席徐俊告诉记者,对艺术乡镇,永嘉县里现在也出台了一个文艺名家工作室的奖励办法,符合条件的文艺名家工作室,要落户到我们永嘉来,县里有个奖励政策30万元人民币,分三年做一个周期。县里面也最近在起草关于文艺精品跟文艺人才的一个扶持奖励办法出台之后,他想对今后永嘉县文化乡村建设起到推进作用。
出席活动嘉宾和参展艺术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蒋和鸣,上海书画院终生画师张秋波,山东画家武怡,永嘉谷雨茗茶庄主、国家一级茶艺技师陈丽丽,景德镇逸沁堂丁鼎靖总经理,斫琴师李奎先生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河北、云南及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艺术家参展。出席活动的还有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平生,温州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岑利,温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吴秒选,温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季华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沈潜教授,永嘉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程远及鹤盛镇等有关领导500多人出席开幕式。
文/学仁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