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层塑造与完成后对比
什么是坦培拉混合技法?
14世纪以前
绘画技法上从湿壁画到坦培拉画
广泛意义上来说
多是以水溶性技法为中心的
中层塑造与完成后对比
然而史料记载
把油用在绘画里在1世纪就有人使用
只是当时的油主要以橄榄油为主
不易干、易酸化
只是在画好的表层上涂上油使其光亮
而真正结合在绘画中使用
一直没有解决
上层塑造与完成后对比
根据修道士提奥弗鲁斯著书记载
在15世纪以前的几百年间
无数的画家们尝试用油来画画
经历了数世纪的试错
15世纪初在欧洲的尼德兰地区
中层塑造与完成后对比
以杨·凡·艾克为代表的北方画家
研制出稳定性很好的天然树脂液油
以乳香树脂、达玛为主要成分
外加太阳晒过的亚麻仁油为结合剂
将其与天然颜色搅拌
制作出透明性很高的树脂油画具
用于坦培拉层与油层相结合的画法
这种画法被称为“混合画法”
《根特祭坛画-羔羊的崇拜》
此画法被尼德兰的画家们成功运用
杨·凡·艾克的
《根特祭坛画》就是油画的初例
从而初期的油画技法首次被确立
今天我们所用的油画技法
与当时油画的技法程序上大有不同
当时的树脂油的透明度和流畅性
比今天我们使用的油要好很多
中层塑造与完成后对比
坦培拉混合技法发展史
油画技法总体来划分的话
经过了3个大阶段而趋于完善
从杨·凡·艾克的尼德兰技法
到提香的威尼斯画派技法
再到鲁本斯的弗拉芒技法
第一阶段
杨·凡·艾克的尼德兰技法
使用细密的橡木板做基底材
白垩粉与兔皮胶为底涂料数层涂刷
细磨光滑
做成吸收的画底
基底层
下层描绘
中层描绘
上层描绘
据记载
杨·凡·艾克的画有30~40层之多
这种众多的画层
通过树脂色彩层对光的透明折射
达到了一种微妙而深厚的七彩玻璃的效果
杨·凡·艾克技法
透层技术的关键
取决于曲折率非常高的树脂
及含有树脂的鸡蛋乳溶液
使油与水溶为一体
形成了七彩玻璃的效果
第二阶段
提香·韦切利奥的威尼斯技法
杨·凡·艾克的尼德兰油画技法
很快传播到欧洲南边的意大利
当时传说
“阿尔卑斯山的那边有油画的真谛”
意大利画家们也去尼德兰取经学习
《自画像》提香 作品
然而
15世纪意大利的油画却发展得很缓慢
到了16世纪
随着威尼斯海运业的发展
商业蓬勃发展
大画的定制很普遍
作画的效率随时代的要求得以改变
提香使用了直接画法代
替了程序烦琐的尼德兰技法
亚麻布
同时用船上的亚麻帆布
替代了木板作画
很多大的油画不易用沉重的木板
中粗麻布上作画经济
而且便于拆卸携带
提香·韦切利奥的油画
多是在画布上画的
如上图
麻布的纹理清晰可见
银尖笔底稿与坦培拉混合技法对比
早期主要以平滑的透层方法为主
打素描稿
改良杨·凡·艾克的坦培拉与油的混合技法
需要一种更强的结合剂来代之
根据圣马尔可图书馆的手稿记载
提香·韦切利奥的配方里
将树脂油画色
加上坦培拉色加水搅拌
与蛋黄混合
做成可以更直接涂画的水溶性树脂油膏
作画时既可以达到非常厚的笔触
也可以画得很薄
像纱一样的半透明
画层干燥得很快
不会再被溶解
这种透明下层与厚涂的不透明层
以及像纱雾一般的半透明层
与半覆盖层的结合
被提香·韦切利奥运用到自己的画作里
被称为“直接画法”
欧洲古代工坊场景
但它与我们今天所用的直接画法不同
今天我们多是用笔调出
多种冷暖不同的色彩
而当时仅有两三种左右的固有色
当时混色的方式还是以
层与层的冷暖层相叠来上色的
提香·韦切利奥早期
主要以平滑的直接方法为主
到了1540年
开始在作品中使用了更多的厚涂技法
明暗部都画得很厚
笔触潇洒自如
左起:橡木板、亚麻布、铜板
他随时可以即兴地修改自己的创作
很多和我们今天的作画方法相似
歌德在谈到提香·韦切利奥时说道:
“伟大的画家提香·韦切利奥早期是以具象作画为主的,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对同样具象物质的描画呈现了一种抽象的观念性的东西。”
提香·韦切利奥的油画技法
对荷兰的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和约翰内斯·维米尔
以至我们今天的作画技法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矿物色粉
当然褒贬各半
过多的加厚使之暗变和脱落
在过深的红底子之上
画不具有稳固性的
油画与坦培拉混合颜色
随着时间开始皂化
颜色变褐变黑
第三阶段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弗拉芒技法
鲁本斯 作品
17世纪初
大多数的画家还是以16世纪
红色的厚石膏底子直接作画为主
彼得·保罗·鲁本斯
冷静得看出这种技法的缺陷
他聪明地将提香·韦切利奥的直接画法
与15世纪的杨·凡·艾克混合技法的
长处相结合
并研制出流动性和塑造性很高的
树脂油性颜料
慢慢取代了以前的油水性颜料
进入了新的油画时代
树脂油画颜色(莫西尼)
画底子制作的改良
画底上用细的木炭粉
与油性铅白色混合的亮灰色涂料
涂在吸收性白垩底子之上
使底子变成半吸收光学灰的追求
在他的学生安东尼·凡·戴克的谈话中
这样描述彼得·保罗·鲁本斯的技法:“他要求把画的亮部画得非常厚,而暗部要求画得非常薄,最上面的层必须要看到下面的层。不这样的话,底子的灰色涂层就会失去意义。”底涂层合理利用并与其他画层产生互动效果,称之为光学的灰色。
鲁本斯 作品
具体地说
是在底涂层的素描稿上面
罩染半透层调子
再随型涂上比较弱的半透明半覆盖色层
中间局部使用干擦的掠层法
并反复实施透明罩染
这样多层的透层与不透层相互折射作用
产生的光学灰色层称光学灰的效果
鲁本斯 作品
在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作品中
能够看到
他把光学灰效果表现得非常熟练
而他的弟子们为他画的大作里
却是很难见到
威尼斯松脂
媒介剂的发明:彼得·保罗·鲁本斯在媒介剂的发明与运用上也达到了很完美的水准,他使用的媒介剂非常的强力,以至于他的画画完很久都不需要用光油上光,这也是他作品色彩的光艳度保持良好的秘密所在。
基底制作
文件中记载
像胡桃油、威尼斯松脂
太阳晒过的亚麻仁油
乳香、薰衣草精油
松节油以及核桃油
与氧化铅煮制成的油膏
是他常备和混合使用的油
油膏
他只在作画当日
将适度的干性油与树脂
加入到颜色里搅拌
做成一种适度的树脂软膏
使它柔软并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因而使得他在中层作画时
利用这种软膏用湿加湿的画法
(Wet in Wet)
反复趁着色层未干前
用这种新鲜调制的颜色把局部画完
它比我们今天使用的成品油画色好用
左边的雕塑使用单色塑造我们看到鲁本斯将其画的很生动并且塑造的很充分,右边的人物是在左边单色塑造后的基础上上色后的效果。
灰色单色画法
是彼得·保罗·鲁本斯
常使用的下层作画方式
有色底子上用黑白单色
软色膏塑造形体
巧妙地利用附白与透层把型塑造好
干后再用透明色罩染
与直接画法交替上色的灰色单色画法
在他未完成的画稿中常常可见
这种单色的画法一直影响到
同时期的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和18~19世纪的雅克·路易·大卫特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左起:伦勃朗、维米尔、安格尔、大卫特 作品
古代画家运用
坦培拉混合技法的创作
《救世主》达·芬奇 作品
《20岁自画像》丢勒 作品
《伦敦的德国商人格奥尔格-吉斯泽肖像》
荷尔拜因 作品
《伦敦的德国商人格奥尔格-吉斯泽肖像》局部
《tommaso di folco portinari》汉斯·梅姆林 作品
《戴红头巾的男子》杨·凡·艾克 作品
《戴头巾的女子肖像》韦登 作品
罗伯特·康宾 作品
彼得鲁斯·克里斯蒂斯 作品
彼得鲁斯·克里斯蒂斯 作品局部
迪里克·鲍茨 作品
希罗尼穆斯·博斯 作品
杰拉德·大卫 作品
马西斯 作品
阿德里安·依森布朗特 作品
近代画家运用
坦培拉混合技法的创作
《摩洛哥骑士和他的马》巴尔蒂斯 作品
《通往纳斯山》保罗·克利 作品
酪素油画混合技法
大矢英雄作品 坦培拉混合技法
维也纳-克里姆特 作品
阿尼戈尼 作品
坦培拉混合技法解析
油性隔离层制作
田雨鹭老师的
使用混合技法
进行创作的的过程
头部特写
上层绘画
上层描绘与罩染
经过下层描绘与中层描绘塑造之后
画面主体已经达到饱和
形体画面关系都到位后
就可以进行细微的调整了
将没有完善的地方再作一些加工
然后进行罩染
绘制出最后的完成效果
《少女》局部
经过几层塑造及罩染后
画面基本上趋于完善
但是还会有些不完善的地方
这个时候就要做出补充与微妙的调整
临摹作品步骤图
坦培拉混合技法的特点
1,依据作者的需要,坦培拉混合技法可以画的更坦培拉一些(涩),也可以画的更油画一些(润)。
2,使水与油结合在了一起。
下层描绘环节塑造层次解析图
3,干的快,可以连续作画,无需等干。
罩染过程演示图
4,由于画中使用树脂成分比较多每一层结膜坚硬,画面折光效果好,层层相透,非常耐看。
罩染完成后行程的透层效果图
5,坦培拉混合技法与坦培拉技法、古典油画技法都属于透明画法,多遍薄透,三者的区别是坦培拉技法属于纯水性,画面亚光涩;坦培拉混合技法属于水油混合,既可以往涩的方向画,也可以往润的方向画;古典油画技法属于纯油性,画面润有光泽。
油画艺术工作室
▼
导师田雨鹭教学演示
绘制前的底料制作
坦培拉画板制作(涂刷底料教学演示)
水性坦培拉技法(下层罩染教学演示)
油性坦培拉技法(下层罩染教学演示)
田雨鹭老师亲自演示
古典油画技法半吸收油画底子的制作过程
欧洲绘画材料与技法的传承
西方绘画入驻中国百年,没有使其完整的掌握在国人的手中,实为遗憾,为了推动西方绘画在国内的传承、发展、创新,实现古法今用,洋为中用。于此,《油画艺术宫》自2015年开办以来先后培养了上百位艺术从业者,课程内容涉及湿壁画、坦培拉、混合技法、古典油画、直接画法,造形、色彩,是目前国内最系统专业的《欧洲绘画材料与技法》研究机构。
《坦培拉混合技法研究课题班》招生
“传承”的途径离不开教育,通过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做特定的事情,通过“传承”产生“发展”,通过“发展”产生“创新”,依据《田雨鹭油画艺术工作室招生计划》,西方绘画艺术研究方向,《坦培拉混合技法研究》课题班面向全国招生,为全脱产。
导师介绍
▼
田雨鹭艺术家,丝路画院院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中国油画院研究生课程班。曾多次前往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考察学习并参加画展。获得“美国杰出人才贺状”,现为油画艺术工作室导师,专项研究欧洲绘画材料与技法,涉及:湿壁画、坦培拉、坦培拉混合技法、古典油画技法、油画直接画法等。
艺术家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梦》坦培拉混合技法 作者:田雨鹭
临摹 皮耶罗·迪·科西莫 作品
《西蒙涅塔·维普茨肖像》
临摹杨·凡·艾克 作品《乔瓦尼·阿诺菲尼与妻子》
学生作品
▼
学生作品
▼
临摹汉斯·梅姆林作品
临摹荷尔拜因作品
临摹杨·凡·艾克作品
报名条件
热爱祖国、遵守法律、品学端正、勤奋好学、画家、教师、应往届毕业生、绘画爱好者、能够全脱产学习者,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录取后,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完成学业、可办理延期,学费不退。
《坦培拉混合技法课程》一对一教学。
报名费800元人民币。
注(报名后未能入学报到,报名费不退)
课程介绍:
1,坦培拉混合技法 初级班 学时:15天 学费:8000元
2,坦培拉混合技法 中级班 学时 20天 学费:10000元
3,坦培拉混合技法 高级班 学时 30天 学费:14000元
4,坦培拉混合技法 大师班 学时:30天 学费:16000元
报名:预约报名
报名方式表添加庞老师微信:pangboshi90(微信号)
咨询电话:18701086717 庞老师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