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昌拍卖图录APP同步参拍
本次保利厦门2025秋拍「万象」专场,甄选一系列来源清晰、传承有序的珍玩雅器,多数拍品曾为中外知名古董商旧藏,张宗宪、E.T.Hall教授、史蒂芬·琼肯三世……后经重要拍卖会释出,流传有绪,皆为收藏佳品。
专场拍品预览
备注:
日本萨摩传承馆旧藏
北京诚轩,2018年6月17日,Lot.0825


清代大瓶饰龙纹者,始见于康熙时期,多绘巨龙腾跃海面,占据瓶身主体,气势恢宏。雍正、乾隆两朝续有烧制,然如本品体量硕大、纹饰精美者,已属凤毛麟角。
本品撇口束颈,丰肩收腹,下承浅圈足。造型典雅挺拔,胎釉坚致光润,莹白细腻,通体以釉里红装饰,外壁通景绘苍龙教子图,一条苍龙飞腾空中,身姿矫健雄壮,五爪锋利,胫部海浪汹涌,幼龙跃出海水,与苍龙彼此呼应。龙纹描绘精细,釉里红发色纯正。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藏雍正黄地青花龙纹瓶,与本品在纹饰布局及尺寸上极为相近,另一例见中国嘉德春拍乾隆嘉庆粉青釉凸花苍龙教子图大梅瓶,成交价1012万元,其尺寸和纹饰题材与本品相关,可资参考。

备注:
瑞典古斯塔夫·瓦伦贝格旧藏
《瓦伦贝格家族藏品展》,Östasiatiska Museet,1964年
盖盒之制早见于唐代,明清时期,盖盒常见于宫廷,多作为玉玺印泥之盒,其中饰以龙凤纹样者最具气势,历来为后世所珍。万历一朝,御窑所出瓷样设计精巧,或玲珑,或呈方器,或制大缸,往往耗竭匠力,成器极为不易。加之万历皇帝对盒类器物尤为喜爱,形制多样,如圆形、方形、银锭形、方胜形等,不胜凡举。本品即为其中一例。

盒呈六方倭角造型,盖与身子母口相合,下承圈足,器形规整,端庄秀雅。胎体厚重坚致,釉层莹润,为明代晚期瓷器的典型特征。通体以青花为饰,盖面主体绘双龙戏珠纹,龙身修长,五爪张开,姿态矫健。盖与盒身六面皆设开光,内亦绘双龙戏珠纹。盒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检索公私典藏,万历时期盖盒多见圆形或长方倭角形,如本品作六方倭角造型者极为少见,其纹饰绘制精细,规格不凡。香港苏富比,2015年10月7日曾释出一件明万历 青花穿芝游龙图圆盖盒,为圆饼形制,其纹饰与本品相类,以港币392万元成交,可资参考。
备注:
日本服部来来堂旧藏(据包装和复印件)



带黑漆盖,带日本包装,包装题识“青磁水指”
碗造型古朴端庄,通体施龙泉青釉,釉色清透苍翠,温润如玉。器身内外均以剔刻技法装饰,外口沿饰缠枝卷草纹,与常见的灵芝纹不同,别具一格。碗外壁刻划折枝花卉,茶花清雅高洁,牡丹富丽娇艳;内壁则饰缠枝四季花果纹,枝叶舒展繁茂,花果生动鲜活。碗心点缀花卉纹,整体构图饱满,刻工娴熟流畅。圈足裹釉,内留涩圈一周,修坯规整,为垫烧工艺所致。整器品质卓越,气韵严谨,堪称永乐时期龙泉官窑的典范之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碗”,其外壁缠枝花卉的类别、枝叶表现手法,以及内壁六朵花卉的排列方式,均与本品高度一致。由此可证,本品实为明代永乐时期龙泉官窑烧造之精品,不仅展现了龙泉青瓷的传统风韵,也印证了其与景德镇御窑在官样制度下的紧密联系。
印文:南方火德星君宝印
备注:
刘易斯·科赫家族旧藏
巴黎苏富比,2009年6月11日 Lot.233


本品是清代宫廷印玺艺术的杰出代表。该玺以珍贵檀香木为材,整体造型规整庄重,充分展现清代宫廷工艺的精湛水平。其器形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印体方正,通体采用上等檀香木整料雕琢而成,选料考究,木质致密;二是印钮设计为双龙交叠的交龙钮造型,龙身鳞片细密,背部穿孔设计便于穿系。这种器形既符合清代宫廷印玺的规制要求,又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印面篆书“南方火德星君宝印”八字,其直接关联中国古代星宿崇拜与道教信仰体系。在汉代形成的四方神学说中,南方之神主火,与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共同构成“天之四灵”的宇宙观结构。《史记·封禅书》记载的雍州百庙体系,已包含对日、月及五星的专门祭祀,其中南方火德星君的崇拜源远流长。此印或为清代庙宇祭祀火德星君的专用印信,反映了火神信仰从汉代星宿崇拜到清代灶神奉祀的演变轨迹。

清代宝玺中的玉印大多是作为宫廷内作为皇权象征意义的陈设品,平时并不经常使用,而是根据宫中规定,常年作为装饰摆放在殿宇御案之上,而每一种宝玺实际都会有不同的材质的作为备用。檀香木印即是其中之一。
备注:
巴黎苏富比,2019年12月10日,Lot.0148


注:本拍品处于保税状态
此尊观音结跏趺坐,左手托净水瓶,右手当胸结印。面相丰润,曲眉如月,与挺拔的鼻梁相连;眼睑宽阔,目光微垂,神态安详慈悲,尽显明代汉传造像的典型风貌。双目轻阖,头戴花冠,冠叶雕工精细,并略向外展,与藏式风格稍异,更见汉地审美意趣。造像身形挺拔匀称,体态舒展端庄,结构精准,于神圣庄严中透出温和亲近之感。袈裟自头顶披垂,衣缘镌刻繁密花卉纹样,胸前佩饰璎珞,下身着高束腰长裙,此为明代汉地菩萨造像常见装束。
明代中晚期,净土信仰盛行,观音菩萨造像尤为突出,常以单体形式供奉流传,成为当时宗教崇拜的重要载体。观音菩萨既具“寻声救苦”的现世救济功德,亦能随类化现、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因而深受信众尊崇。加之万历时期慈圣皇太后的虔信与推动,更使此类造像广为流布。明代佛教造像艺术发展至嘉靖以后,虽回归汉传传统,然藏传艺术影响并未消退,二者进一步融合,形成汉藏风格交融并蓄的新貌。此尊观音即为明代中晚期汉地造像的典范之作,整体造型完美,比例精准,工艺精湛,堪称难得。
备注:
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E.T.Hall教授旧藏
伦敦佳士得,2004年6月7日,Lot.70


康熙一朝太白尊以豇豆红釉最为常见,白釉者则极为罕有,本品即为一例。其器形精巧隽秀,盈手可握。唇口微侈,线条圆润外翻;短颈过渡自然,肩部丰腴饱满,至底端含蓄内收,配以浅细圈足。胎体为特选浆胎制作,胎质细腻洁白。外壁以暗刻技法装饰三组团螭纹,每一螭龙盘曲成圆形,龙首矫健,身形婉转,鳞甲细微处皆刻画入微。
本品传承有序,曾为英国著名学者E. T. Hall教授珍藏。Hall教授不仅是国际知名的科技考古学先驱,更是精鉴中国古代艺术的大收藏家,其收藏以品质精良考究著称。此器后于2004年现身伦敦佳士得,流传脉络清晰可考,来源可靠,更添其收藏价值。
备注:
伦敦心雅堂
伦敦苏富比,1973年3月13日,Lot.321
伦敦苏富比,1993年12月7日,Lot.260


伦敦苏富比,1973年3月13日,Lot.321


伦敦苏富比,1993年12月7日,Lot.260
本品器形古雅,釉色沉静,堪称康熙一朝颜色釉中之隽品。器作撇口,短直颈,圆鼓腹,下承圈足,整体素面无饰,弧线流畅饱满。炉内外通施茄皮紫釉,釉质肥厚莹润,色泽浓郁如熟透茄皮,宝光内蕴,静谧华美。茄皮紫釉创烧于明中期,可分深、浅二色,本品属深色一脉。原配瓷座与炉身浑然一体,同施茄皮紫釉,色泽如一,当为同期烧制之原装成套,保存至今,实属难得。
此炉为文房清供上品,其形制端庄,釉色瑰丽,质地精良,加之来源清晰,成套传世,无疑为康熙颜色釉瓷器之典范。
备注:
1.史蒂芬·琼肯三世旧藏
2.纽约佳士得,6月11日,Lot.053
3.Kate Sturges Buckingham(1858-1937)珍藏,芝加哥,入藏于1924年前
4.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Lucy Maud Buckingham(1870-1920)名义于1924年入藏
本品施仿定白釉,侈口,垂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器身外壁暗刻锦地团寿纹一周,腹部满饰灵芝纹。灵芝瑞草刻画生动,线条流畅,布局饱满,繁而不乱,立体感极强,寓意祥瑞,为案头焚香佳器。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白瓷闻名,历来备受珍视。清代沿袭宋代定窑刻划技法,以成熟胎料与精湛刀工,将纹饰表现得错落有致、栩栩如生,本品即为一例。
市场流通方面可见:上海明轩2023年4月27日,编号36,其器形与尺寸与本品相同,唯釉色稍微不同,成交价人民币356,500元;另见北京嘉德2024年11月17日,编号931,清康熙 矾红墨彩描金十八罗汉图大罗汉炉,炉形相类而尺寸、纹饰不同,以人民币1,127,000元成交,可资比较。
史蒂芬·琼肯三世为美国20世纪重要中国艺术收藏家。自1930年代起涉足中国艺术品收藏,至1950-1960年代臻于顶峰。其收藏体系宏大,品质精良,多购自知名古董商,如山中商会、卢芹斋及其继任者弗兰克·卡罗、爱丽丝·庞奈安思远等,藉西方涌现中国艺术珍品之历史机遇,成就卓着收藏。

备注:
法国私人收藏;葡萄牙古董商
本品为乾隆御用茶具之名品。碗侈口,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胎质莹润细腻,釉色洁白匀净。外壁以粉彩绘过枝癞瓜图,过枝类器物始见于雍正,盛于乾隆,后朝续烧不绝。此类纹饰出自内廷画师奉旨设计画样,交付御窑厂后,由彩绘匠人精心摹绘而成。其胎釉之精、彩料之纯、画工之湛,处处彰显御窑水准,予人完美无瑕之感。整体纹饰取“瓜瓞绵绵”之吉意,寓意福寿绵长、子孙延绵,为传统宫廷御用祝寿佳器。

同类作品可见南京博物院藏例,收录于《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218;英国大维德爵士旧藏中亦有相近之作,现藏大英博物馆。市场流通方面,北京诚轩2021年曾释出一对清乾隆粉彩过枝癞瓜图碗,其尺寸、纹饰与本品一致,成交价人民币1,265,000元,可资参照。
备注:
张宗宪旧藏
北京华辰,2013年5月9日,Lot.0159


马少宣(1867-1939),京派内画鼻烟壶艺术大师。其作品融书画于一体,笔法精妙,题材广泛,涵盖山水、人物、花鸟诸科,尤以人物肖像见长,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他与叶仲三、周乐元、乌长安并称为清代京派内画四大名家。
此鼻烟壶作圆角长方壶体,配翠玉壶盖,形制典雅。正面绘“爱菊图”,图中一着长袍的雅士正指点仆僮修剪盆中丛菊,意境清雅。画面上方以楷书题写:“不是绮园多胜事,那从阆苑斗芳菲”,落款“少宣又写”,并钤有“少”“宣”单字篆印。壶背面上款为“幼胪仁兄大人雅玩”,下款“马少宣”,下钤“少宣”单行篆字椭圆印;中间以端庄欧体楷书录唐元稹《菊花》诗:“秋丛绕舍是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字迹工整,章法严谨,充分展现了马少宣以欧阳询楷书入内画的独特风格。
备注:
张宗宪旧藏
北京华辰,2013年5月9日,Lot.161


本品器身敦实厚重,以双面内画技法绘就不同景致。虽无款识可考,然其画工精湛、气韵生动,堪称文房雅玩上品。一面绘“稚子钓虾图”:小童跨坐岩上,手持钓竿,线下水中一巨虾正探首欲饵。另一面为“猫蝶嬉戏图”,取“猫蝶”谐音“耄耋”,寓祝寿延年之吉意。通体内画技艺高超,无论稚童的纯真、花猫的灵动,抑或山石肌理、花叶层次,皆刻画入微,笔墨间尽显作者深湛功力与对自然万物的细致体察。双面画意融生活情趣与祥瑞寓意于一体,虽未落款,仍不失为一件兼具赏玩与收藏价值的珍品。
款识:“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

备注:
香港颂德堂藏
本品为香港颂德堂旧藏,乃民国时期摹古之作,器形小巧可人,作扁圆鼓腹式,器身以子母口相合,弧壁平底。底部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外壁满施豇豆红釉,釉色莹润,绿苔点缀其间,红绿相映,浑然天成。此盒置于文房案头,亦为清玩雅物,逸趣自得。
颂德堂主人,黎德先生(Mr. Lai Tak),生于1920年,祖籍广东,是香港知名藏家及古董商。他的收藏主要以瓷器、书画及艺术品为主。
款识:“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

备注:
香港颂德堂藏
豇豆红釉为清康熙时创烧色釉品类,烧造难度极大,传世小件文房器物居多,以多变的色泽与隽秀的器型而闻名,备受海内外藏家推崇。本品即为民国仿康熙豇豆红经典之作。盒呈扁圆状,子母口,印盒器型饱满,造形小巧玲珑,胎体厚重,釉质莹润自然,桃花红中泛出些许绿苔,淡雅宜人。底施白釉,落“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
颂德堂主人,黎德先生(Mr. Lai Tak),生于1920年,祖籍广东,是香港知名藏家及古董商。他的收藏主要以瓷器、书画及艺术品为主。
款识:”大明万历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备注:
日本优彩庵美旧藏(标签)
万历一朝,五彩瓷器独步一时,且尤以青花五彩最为出众,为后世鉴藏家所珍视,可与永宣青花、成化斗彩并论。万历五彩大器往往略见粗犷,而小器则制作精良,规制严谨,本品正是其中一件难得精品。
盘作敞口,弧壁舒展,平底圈足。胎质细腻,釉色莹白温润。口沿内外及盘心均饰青花双弦纹,内壁以五彩绘就花鸟主题:盘心一株石榴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两只灵鸟栖于枝头,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花枝自下方蔓延而出,红花绽蕊,娇艳欲滴。构图布局疏朗有致,笔意古拙浑厚。外壁以青花绘灵芝螭龙纹,笔触流畅,气韵飞动,青花发色明艳湛然。底心青花书“大明万历年製”六字楷书款,笔力遒劲,布局工整。
款识:”大清光绪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备注:
Borobudur Auction印尼
拍品敞口,浅弧壁,造型规整,圈足。盘内口沿处以粉彩绘饰一周如意云头纹,盘心则以绿彩勾勒宝相花纹,典雅庄重。内壁口沿另饰金彩弦纹一道,其外环饰八吉祥纹,分别为轮、螺、伞、盖、花、罐、鱼、长,诸宝绘工细腻,彩料莹润,排列有序,环绕盘心,寓意祥瑞,气象恢宏。外壁饰以三组折枝花卉纹,与盘内纹饰内外呼应,构图饱满,意趣盎然,呈现出一派生机。盘底心以矾红彩书“大清光绪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工整,笔力劲健,属典型光绪官窑款识。
备注:
沐文堂旧藏
瑞兽以灰白玉为材,局部带沁。采圆雕技法,瑞兽匍匐于地,回首远视,张口露齿,首尾相向,双耳竖起,面部似狮,圆眼大鼻。肌肉饱满,体态健硕,不怒自威。本品雕琢刀法精致细腻,浑圆丰满,极为罕见。
备注:
沐文堂旧藏
本品为长方形白玉佩,玉质莹润,澄澈通透,色泽匀净洁白。采用镂雕技法雕琢双雁交颈相依之景:双雁体态丰润,颈项缠绵相绕,姿态亲昵温存;双目刻画灵动传神,羽翼以细密阴线分层勾勒,纹理清晰,层次分明,富于韵律,细腻还原雁鸟羽翼的蓬松质感与自然形态。底部衬饰简约荷叶纹,与主体呼应,整体布局紧凑和谐,于方寸间营造出鲜活生动的画面感。
备注:
纽约佳士得,1992年6月4日,Lot.0173
Ralph C.Marcove(1929-2001)医生珍藏,纽约,1999年前收藏
玉蝉为白玉雕成,周身受红沁,尾端有横向孔,另有一贯穿头尾的天地串孔,可做配饰。具有红山文化风格特点。古人对蝉十分推崇,认为其高洁清雅,喜用玉蝉佩挂作为装饰。此玉蝉玉质上乘,包浆光洁,小巧简约,实为收藏、把玩、佩戴之佳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